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肺黏液性微乳头型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手术切除的黏液性微乳头型腺癌的临床病理资料、组织形态学和免疫组化结果,并应用免疫组化、ARMS法和FISH检测EGFR、KRAS、EML4-ALK、BRAF等主要驱动基因。结果 7例患者平均年龄57. 4岁,男女比为4∶3,3例有吸烟史,5例获得随访的病例中4例死亡。组织学方面,所有病例主要由微乳头构成并含有丰富的细胞内/外黏液,表现为彼此游离的黏液性微乳头和实性细胞团"漂浮"在黏液池中。肿瘤细胞呈多角形,异型性明显,有时含有黏液柱状细胞和印戒细胞。部分病例肺泡壁的结构保持完整,肺泡腔内充满黏液及肿瘤性微乳头。所有病例弥漫性表达CK7(7/7),不同程度表达TTF-1(4/7)、Napsin A(2/7)、p53(4/7)、MUC5B(4/7)、MUC5AC(3/7)和ROS1(2/7),1例表达ALK(D5F3),不表达p63、CK5/6、GATA3、CK20、CDX2和PAX8。2例有KRAS突变,1例表达ALK(D5F3)的病例经FISH证实阳性,未检测出EGFR、BRAF(V600E)和ROS1突变。结论肺黏液性微乳头型腺癌罕见,在组织和细胞学特征、免疫表型和常见驱动基因改变方面与经典的微乳头型腺癌有不同之处,该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具有高度侵袭性,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检测晚期肺癌患者外周血及恶性胸水中CD4+ CD25+ Foxp3+调节性T细胞(CD4+CD25+ Foxp3 +Treg,Foxp3 +Treg)及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通过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得26例晚期肺癌患者外周血、胸水中淋巴细胞及上清和1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外周血淋巴细胞及上清...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对糖尿病并发肺结核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12年12月至2015年11月在北京胸科医院、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湖南省胸科医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胸科医院、河北省胸科医院、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结核科住院的207例糖尿病并发肺结核及95例单纯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糖尿病并发培养阳性肺结核患者组141例(简称“Ⅰ组”)、糖尿病并发培养阴性肺结核患者组(简称“Ⅱ组”)66例、单纯糖尿病患者组(简称“Ⅲ组”)95例。应用全血T-SPOT.TB 试剂盒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对MTB菌株早期分泌性靶抗原6(ESAT-6)和培养滤液蛋白10(CFP-10)的免疫反应。结果 T-SPOT.TB检测在Ⅰ组、Ⅱ组、Ⅲ组患者中的阳性率分别为92.9%(131/141) (95%CI:87.3%~96.5%)、86.4% (57/66)(95%CI:75.7%~93.6%)、48.4% (46/95)(95%CI:38.0%~58.9%)。Ⅰ组的T-SPOT.TB检测阳性率高于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59.91,P<0.01);Ⅱ组的T-SPOT.TB检测阳性率高于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24.33,P<0.01)。Ⅰ组的T-SPOT.TB检测阳性率与Ⅱ组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2.31,P=0.129)。以肺结核临床诊断为金标准,T-SPOT.TB检测糖尿病并发肺结核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诊断准确度分别为90.8%(188/207) (95%CI:86.0%~94.3%)、51.6%(49/95) (95%CI:41.1%~62.0%)、80.3%(188/234) (95%CI:74.7%~85.2%)、72.1%(49/68) (95%CI:59.9%~82.3%)、78.5%(237/302) (95%CI:73.4%~83.0%)。结论 T-SPOT.TB检测糖尿病并发肺结核具有较高的阳性率、敏感度和特异度,可以作为糖尿病并发肺结核的一种辅助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靶向CD19分子的嵌合抗原受体修饰的T细胞(CD19-CAR-T)与未被基因修饰的T细胞相比,是否可以提高对CD19+的套式淋巴瘤细胞的杀伤率。方法通过基因合成和分子克隆手段构建CD19-CAR片段,将CD19-CAR片段克隆到慢病毒载体上,然后用慢病毒对T细胞进行转染。利用PCR、蛋白免疫印迹、流式细胞术检测目的蛋白在T细胞上的表达。最后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效果。结果未被基因修饰的T细胞对CD19阳性的Jeko-1、Rec-1、Maver-1细胞的杀伤效率分别为30%、17%和32%,而CAR-T细胞对上述3种肿瘤细胞的杀伤效率分别为78%、60%和75%。未被基因修饰的T细胞对CD19阴性的293T细胞的杀伤效率为13%,CAR-T细胞对293T细胞的杀伤效率为24%。结论经CD19嵌合抗原受体修饰的T细胞可特异性识别CD19分子,对CD19阳性的套式淋巴肿瘤细胞的杀伤效率显著高于未被基因修饰的T细胞,显示出CD19-CAR-T在套式淋巴细胞肿瘤免疫治疗的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安宁疗护相关的情况进行调查,探讨如何对晚期肿瘤病人较好的开展安宁疗护。[方法]2016年10—2016年11月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苏州某三级甲等医院工作的7名护士进行深度访谈并录音,用质性研究的现象学分析法收集整理资料、分析提炼主题。[结果]有时护士不适宜直接与肿瘤病人说明病情;部分病人无法参与制定治疗方案;部分晚期肿瘤病人存在过度治疗;需要加强心灵关怀及信仰;需要加强安宁疗护的意识、机构及专业人员;需要加强针对晚期病人家属的身心照护。[结论]我们有必要加强肿瘤科护士相关技能及态度的培训,增加死亡教育及必要的宗教知识,鼓励病人自己了解病情并理性选择治疗方案,同时也应该重视对家属身心的照护,提供多种形式的安宁疗护服务。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自体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激活的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ytokine-induced killer,CIK)细胞在晚期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治疗中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采集22例2011年7月至2012年6月期间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肿瘤内科收治的22例RCC Ⅳ期患者\[男性12例、女性10例,中位年龄60.8岁(21~79岁)\]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体外制备成DC-CIK细胞。流式细胞术分析DC-CIK细胞中CD3+T、CD8+T、CD4+T、NK(CD3-CD56+)和NKT(CD3+CD56+)细胞的比例,MTT法检测DC-CIK细胞对白血病K562细胞(对NK细胞敏感)和肾癌786-0细胞(对NK细胞不敏感)的杀伤活性。受试患者于常规治疗(手术+化疗+放疗/细胞因子治疗)结束后4周进行DC-CIK细胞治疗,每次静脉回输细胞数约(5.0±0.5)×108个,5次为1疗程,共3个疗程,分别于疗程开始前与结束后1周内监测患者外周免疫学指标(淋巴亚群、细胞因子谱),严密观察并记录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DC-CIK细胞组成为CD3+细胞占(86.92±5.32)%、CD3+CD8+CD56+(NKT细胞)占(52.04±7.33)%、CD8-CD56+(NK细胞)占(785±315)%,DC-CIK细胞对786-0细胞和K562细胞的体外杀伤率相仿(效靶比为3∶1时,杀伤率分别为(16.5±1.7)%和(18.4±1.9)%,P=0.014)。患者接受DC-CIK细胞治疗后,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CD3+T、CD4+T、CD8+T、CD3-CD56+NK细胞)比例无显著变化(P>0.05);外周血中IL-2、IL-12和IFN-γ细胞因子水平较治疗前明显提升(均P<0.05),而TNF-α 和IL-10变化不明显(均P>0.05)。2例患者发生一过性发热,持续4~6 h恢复,1例出现短期乏力。结论:DC-CIK细胞体外能有效杀伤786-0细胞和K562细胞。 输注后可提升部分RCC患者免疫水平,安全性良好,可作为晚期RCC患者辅助治疗之一。  相似文献   
7.
背景:腺瘤性结肠息肉病(APC)基因突变与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发病风险密切相关。目的:探讨1例FAP家系的遗传学病因。方法:1例反复便血的患者接受内镜检查、病理学分析、家族史调查后诊断为FAP,应用新一代测序(NGS)技术对该FAP家系成员进行遗传学分析。结果:该家系中存在APC基因杂合突变c. 2800_2803delACTT(p. T934fs),使APC基因发生移码突变,导致该基因氨基酸编码发生改变,形成结构异常的蛋白。该突变可导致较为严重的FAP症状,早发结直肠腺瘤和癌变。结论:NGS可更早、更准确地对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为遗传病的早期预防提供新的检测方法。p. T934fs杂合突变是引起该FAP家系发病的根本原因,受累成员需行息肉切除手术,以避免结肠恶化癌变。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一种改良型的NK细胞扩增技术。方法分离4名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采用工程细胞p APC-mb IL-21和IL-2对NK细胞进行体外扩增,应用细胞计数法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比较NK细胞的扩增倍数和NK细胞纯度,并采用CFSE/7-AAD法对肿瘤细胞K562和RPMI-8226进行细胞毒性实验检测杀伤效率。结果经过21 d的刺激培养,NK细胞平均扩增至409.4倍,细胞纯度最高可达95.86%。杀伤实验结果显示,扩增的NK细胞对K562细胞杀伤率高达85.2%。结论 p APC-mb IL-21工程细胞联合IL-2能够在体外高效的扩增出具有较高杀伤活性的NK细胞,可以为NK细胞免疫治疗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肺非终末呼吸单元(non-TRU)型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苏州肿瘤诊疗中心病理科和解放军南京总医院病理科2005年1月至2016年12月72例手术切除的肺non-TRU型腺癌的病例资料,光镜下观察组织学和细胞学特征及其前驱病变,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谱系特异性标志物和肿瘤干细胞标志物的表达。应用扩增阻滞突变系统(ARMS)或直接基因测序法检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KRAS、BRAF、EML4-ALK和ROS1基因。结果non-TRU型腺癌常见于男性(65.3%,47/72)、有吸烟史(68.1%,49/72)、年龄较大(平均61岁)、中央型腺癌(75.0%,54/72)、有肿瘤性坏死(61.1%,44/72)和高级别(73.6%,53/72)腺癌。光镜下,non-TRU型腺癌具有复杂多变的组织学结构,通常表现为大而不规则的、裂隙状腺样或囊泡状结构,腔内充满黏液、坏死的肿瘤细胞碎屑及中性粒细胞,或表现为伴有显著黏液产生的浸润性腺癌。肿瘤细胞具有支气管表面上皮细胞、黏液柱状细胞、多角形细胞或杯状细胞特征。25.0%(18/72)、31.9%(23/72)和38.9%(28/72)的病例伴有纤毛柱状细胞化生(CCCM)、黏液柱状细胞变(MCCC)和细支气管上皮异型增生(BCCD)。免疫组织化学表达细胞角蛋白(CK)7(100%,72/72)、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12.5%,9/72)、Napsin A(5.6%,4/72)、MUC5AC(81.9%,59/72)、MUC5B(87.5%,63/72)、p53(66.7%,48/72)、CK5/6(12.5%,9/72)、p63(18.1%,13/72)、CK20(19.4%,14/72)和CDX2(16.7%,12/72),肿瘤干细胞标志物表达CD44(43.1%,31/72)、CD133(31.9%,23/72)、β-catenin(58.3%,42/72)、ALDH1(36.1%,26/72)、GATA6(12.5%、9/72)、SOX2(20.8%,15/72)和OCT4(29.2%,21/72)。驱动基因中19例(26.4%,19/72)KRAS突变,2例(2.8%,2/72)EGFR基因突变,1例(1.4%,1/72)EML4-ALK融合基因,未检测到BRAF和ROS1改变。 结论non-TRU型腺癌具有显著的临床病理特征、组织形态学表现、免疫学表型和驱动基因改变,是肺腺癌独立的少见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