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肿瘤学   1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鼻咽癌细胞株中C-KIT表达和突变以及对Imatinib的反应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培钰  洪明晃  张星  麦海强  罗东华  张力 《癌症》2010,29(2):137-142
背景与目的:我们先前报道了鼻咽癌组织中存在C-KIT表达和突变,但体外水平Imatinib是否对鼻咽癌细胞有增殖抑制作用及其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评价了鼻咽癌细胞株中C-KIT表达和突变以及对Imatinib的反应性,探讨三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Western blot检测鼻咽癌细胞株CNE-1、CNE-2、Hone-1、C-666、SUNE-1、5-8F及鼻咽上皮细胞株NP-69的C-KIT表达情况,应用直接测序法检测CNE-1、CNE-2、Hone-1、C-666、SUNE-1、5-8F、NP-69的C-KIT基因突变情况,应用CCK-8试剂盒进行Imatinib对CNE-1、CNE-2、Hone-1、C-666、SUNE-1及5-8F的增殖抑制实验,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t检验分析鼻咽癌细胞株中C-KIT表达、突变和对Imatinib的反应性三者之间是否有相关性。结果:鼻咽癌CNE-1、CNE-2、Hone-1、C-666、SUNE-1及5-8F细胞株相对于鼻咽上皮细胞株NP-69存在C-KIT蛋白高表达。CNE-1、CNE-2、Hone-1、NP-69发现杂合IVS17+78T>C,C-666...  相似文献   
2.
C-KIT基因在鼻咽癌患者中的突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与目的:C-KIT基因功能获得性突变是应用伊马替尼治疗胃肠间质瘤有效的真正分子标记,鼻咽癌是否存在C-KIT基因突变尚不清楚.我们检测了鼻咽癌患者C-KIT基因的突变情况,期望为伊马替尼治疗鼻咽癌提供初步依据.方法:采用直接测序法检测34例鼻咽癌组织中C-KIT基因9至21号外显子序列.结果:在34例鼻咽癌患者的442个外显子中,发现10个外显子存在突变,其中3个是点突变,1个是缺失突变.9、10、18、21号外显子的总突变频率分别是2.9%(1/34),5.996(2/34),17.6%(6/34),2.9%(1/34).结论:鼻咽癌组织中C-KIT基因9、10、18、21号外显子存在突变,为进一步研究伊马替尼在鼻咽癌中的治疗价值提供了初步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诱导化疗+同步放化疗与诱导化疗+放疗在T3~4N0~1M0和T1~4N2~3M0期鼻咽癌患者的疗效.方法 对2002-2005年间收治的92分期为Ⅲ、Ⅳa期的400例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诱导化疗+同步放化疗组和诱导化疗+放疗组,其中对T3~4N0~1M0(197例)和T1~4N2~3M0(203例)期分别进行亚组分析.放疗采用常规分割方案,化疗采用氟尿嘧啶脱氧核苷+卡铂.结果 中位随访3.9年,随访率96.2%.T3~4N0~1M0期鼻咽癌患者诱导化疗+同步放化疗组(104例)和诱导化疗+放疗组(93例)的3年总生存率、无瘤生存率、无局部区域复发生存率、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分别为84.0%和85.9%(χ2=0.08,P=0.780)、77.0%和72.0%(χ2=0.44,P=0.510)、89.5%和92.3%(χ2=0.65,P=0.420)、84.9%和77.0%(χ2=1.59,P=0.210);T1~4 N2~3 M0期(97例和106例)的分别为67.4%和82.2%(χ2=3.48,P=0.060)、61.5%和68.0%(χ2=1.86,P=0.170)、86.2%和87.0%(χ2=0.57,P=0.450)、66.2%和75.6%(χ2=2.07,P=0.150).急性毒副反应只有白细胞减少诱导化疗+同步放化疗比诱导化疗+放疗严重,其余相似.结论 采用诱导化疗+同步放化疗方案未能较诱导化疗+放疗进一步提高T3~4N0~1M0、T1~4N2~3M0期鼻咽癌总生存率.  相似文献   
4.
卡培他滨应用于鼻咽癌同期放化疗的Ⅰ期临床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背景与目的:卡培他滨(capecitabine)是一种口服的氟尿嘧啶类药物.在肿瘤组织中,由特异高表达的胸腺嘧啶磷酸化酶( thymidine phosphorylase,TP酶)转变为 5-氟尿嘧啶( 5-fluorouracil,5-FU),因此在肿瘤细胞内 5-FU浓度较高.本试验探讨卡培他滨在鼻咽癌同期放化疗的最大耐受剂量( maximum tolerated dose,MTD).方法:对 36例病理诊断为鼻咽癌的放疗患者同时给予不同剂量单药卡培他滨化疗,观察不良反应并随访治疗效果.卡培他滨采用间断服用方法,放疗后开始口服,每天 2次,服药 14天,然后休息 7天,再开始第二疗程化疗 ,一共 2疗程.中位剂量为 1 600 mg· (m2· d)- 1,剂量为 700~ 2 500 mg· (m2· d)- 1.放疗剂量 66~ 74 Gy( 6~ 7.4周).结果: 2例Ⅲ级剂量限制性毒性( dose-limiting toxicity,DLT)发生在 2 300 mg· (m2· d)- 1剂量组, 1例为Ⅲ级腹泻, 1例为Ⅲ级手足综合症( hand-foot syndrome,HFS).结论:鼻咽癌患者对卡培他滨单药化疗联合同期放疗耐受良好,最大耐受剂量为 2 300 mg· (m2· d)- 1.我们推荐卡培他滨Ⅱ期临床试验的剂量为 1 700 mg· (m2· d)- 1(间断服用方法 ).  相似文献   
5.
鼻咽癌的化疗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是华南地区常见肿瘤,其发病与遗传、EB病毒、环境等因素关系密切。鼻咽癌的治疗以放疗为主,鼻咽癌规范治疗后5年生存率可达60%以上,早期鼻咽癌通过单纯放疗即可达到根治效果。局部晚期鼻咽癌单纯放疗尽管近期疗效尚可,但远期疗效不佳,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为远处转移和局部区域复发。鼻咽癌对化疗  相似文献   
6.
【摘 要】 目的:探讨c-kit蛋白在鼻咽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评价伊马替尼(Imatinib)应用于鼻咽癌的可能性。方法:将石蜡包埋的153例鼻咽癌和165例正常鼻咽上皮组织制成组织芯片染色。在153例鼻咽癌患者中,42例有完整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分期和生存数据。结果:鼻咽癌c-kit阳性表达率为37.3%(57/153),正常鼻咽上皮阳性率为4.8%(8/165),两者差异显著(P=0.000)。42例有完整临床资料的鼻咽癌患者中,c-kit表达与性别、年龄、分期无关,c-kit阳性表达较其阴性表达的T分期更晚,但未见统计学差异(P=0.067);c-kit阴性表达的5年局域无复发率较其阳性表达高(P=0.041)。结论:c-kit蛋白的过表达更常见于鼻咽癌组织而少见于正常鼻咽上皮,c-kit过表达者5年局域无复发率低,这一结果为伊马替尼应用于鼻咽癌的治疗提供了初步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背景与目的:诱导化放疗与同时期化放疗被认为是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最有效的两种策略。本随机研究目的在于比较诱导化疗加同时期化放疗与诱导化放疗治疗局部区域晚期鼻咽癌的疗效。方法:从2002年8月到2005年4月,408例患者随机分为诱导化放疗(induction chemoradiotherapy, IC/RT)和诱导加同时期化放疗(induction-concurrent chemoradiotherapy, IC/CCRT)两组。两组患者接受同样的诱导化疗方案:两程氟尿嘧啶脱氧核苷(floxuridine,FuDR)(750mg/m^2,d1-5)+卡铂(carboplatin,CBP)(AUC=6),化疗结束后1周行放疗。诱导加同时期化放疗组的患者在在放疗的第7、28、49d接受卡铂AUC=6的化疗。8例不符合人组标准的患者被排除。剩余的400例患者被纳入进行了分析。结果:诱导加同时期化放疗组和诱导化放疗组Ⅲ、Ⅳ度毒性率分别为28.4%和13.1%(P〈0.001)。中位随访3.9年。诱导加同时期化放疗组和诱导化放疗组的3年总生存分别为75.9%和83.4%(P=0.12)。两组的无病生存、局部区域控制和远处转移控制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本研究采用的诱导加同时期化放疗方案未能较诱导化放疗进一步提高局部区域晚期鼻咽癌患者的总生存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化疗依从性对诱导+同期放化疗与诱导化放疗治疗局部晚期(Ⅲ、Ⅳ_a期)鼻咽癌疗效的影响.方法 对400例患者经意向性治疗(ITT)分析后选择依从性较好的314例进行符合方案集(PP)分析.将314例患者分为诱导+同期放化疗组(127例)和诱导化放疗组(187例),其中诱导加同期放化组为完成全部两程诱导化疗和至少两程同期化疗,诱导化放组为完成全部两程诱导化疗.放疗采用传统二维放疗技术,全组均采用~(60)Co γ线或直线加速器6~8 MV X射线照射,颈后三角区域应用8~12 MeV电子线治疗.诱导化疗采用氟尿嘧啶脱氧核苷+卡铂联合,同期化疗采用单药卡铂.结果 随访率为96.2%,随访满3年者295例.诱导+同期放化疗组的3+4级毒副反应发生率比诱导化放疗组要高(23.6%:13.4%;χ~2=5.50,P=0.019)且后者无4级反应.两组3年总生存率(78.1%:84.6%)、无瘤生存率(74.3%:70.1%)、无局部区域复发生存率(89.7%:89.5%)和无远处转移生存率(78.9%:76.5%)均相似(χ~2=0.61、0.12、0.10、0.05,P=0.435、0.731、0.748、0.825).结论 对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诱导+同期放化疗与诱导化放疗方案的3年生存率相似但严重毒副反应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9.
初诊远处转移鼻咽癌临床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初诊远处转移鼻咽癌预后的影响因素,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收集1997-1-2003-12在我院确诊时或在治疗期间发生远处转移的209例鼻咽癌患者临床资料.采用SPSS 13.0软件,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用Log-rank检验各组生存率.采用Cox逐步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全组病例1、2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61.0%、32.0%和16.0%,中位生存时间为15.47(0.83~96.63)个月.其中27例未治疗患者中位生存期9.23(2.80~44.23)个月,1、2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37.0%、14.0%和5.0%.182例接受治疗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17.6(0.83~96.63)个月,1、2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65.0%、35.0%和18.0%(χ2=11.642,P=0.001).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P=0.038)、治疗方式(P=0.000)和化疗周期数(P=0.000)是初诊远处转移鼻咽癌预后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治疗方式(P=0.004)和化疗周期(P=0.001)是影响初诊远处转移鼻咽癌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治疗方式和化疗周期是影响初诊远处转移鼻咽癌预后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10.
TPF诱导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Ⅰ期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灵  林焕新  徐敏  陈秋燕  王成涛  黄培钰 《癌症》2010,29(2):143-147
背景与目的:PF方案是治疗晚期头颈部癌包括晚期鼻咽癌的标准方案,近年发现泰素帝加PF的TPF方案可提高其疗效。本研究旨在探讨TPF诱导化疗治疗晚期鼻咽癌的剂量限制毒性(dose-limiting toxicity,DLT)和最大耐受剂量(maximum tolerated dose,MTD),同时观察疗效。方法:从2006年12月至2008年5月,共有41例初诊局部晚期(UICC分期Ⅲ、Ⅳ期)鼻咽癌患者入组,其中男性29例,女性12例,中位年龄47岁(29~60岁),ECOG体力状况评分≤2。TPF方案起始剂量为泰素帝40mg/m2d1,顺铂40mg/m2d1,氟尿嘧啶400mg/m2d1~5,每3周重复,共2个周期。泰素帝和顺铂每剂量级增加5mg/m2,氟尿嘧啶增加50mg/(m2·d)。每个剂量组至少收治6例患者,6例患者全部完成2个疗程化疗后并进行不良反应评价再进行剂量升级。第5周开始放射治疗,鼻咽原发病灶68~72Gy/34~36次,7周,颈部淋巴结阳性区60~66Gy/30~33次,6~6.5周。结果:41例患者共完成80周期化疗。40例(79个疗程)可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第1~4剂量组均未出现D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