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5篇
肿瘤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子宫苗勒管腺肉瘤的临床和病理学特征、生物学行为、治疗及预后。方法通过组织学观察,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7例子宫苗勒管腺肉瘤病例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年龄40~62岁,主要表现为阴道不规则出血及子宫赘生物、子宫增大等。组织学特征主要为良性的上皮组织伴肉瘤间质,具有腺周"袖套"结构和息肉样突入腺腔的结构。免疫组化:上皮成分显示CK阳性,间质成分CD10阳性。1例伴性索分化的腺肉瘤其性索成分表达钙网膜蛋白、CD99和抑制素。结论子宫苗勒管腺肉瘤较为少见,多属于低度恶性肿瘤。典型子宫苗勒管腺肉瘤结合组织病理学特点和免疫组化标记一般可作出准确诊断,而伴异源成分及肉瘤过度分化时会导致诊断难度加大,应与子宫腺纤维瘤和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等鉴别。临床治疗上多采用子宫全切或次全切除术,大部分患者生存期在5年以上(确诊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管球瘤(GT)的临床和病理学特征。方法通过组织学观察,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8例GT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病例均发生于四肢末端,组织学上多由形态较一致的小圆细胞组成,细胞间界限清楚,胞浆透明或嗜酸性,胞核多数较小而圆位于中央,瘤细胞团巢间可见散在分布的薄壁血管。免疫组化显示Vim、SMA阳性,Desmin、CK、S-100、CgA、LCA、Tg、Syn、FⅧa和CD34阴性。结论血管球瘤较为少见,多属于良性肿瘤。典型血管球瘤结合其特殊的好发部位、组织病理学特点和免疫组化标记一般可作出准确诊断,而伴有异型细胞核的血管球瘤和血管球肉瘤诊断较难。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DX2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各项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和原位杂交法分别检测60例结肠癌患者组织中CDX2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年龄、性别、肿瘤部位、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Dukes分期的相关性。结果结肠癌组织中CDX2蛋白及其mRNA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1.67%和73.33%)显著低于正常组织(分别为93.33%和1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DX2蛋白及其mRNA的阳性表达率在高中分化与低分化、浆膜浸润与否、淋巴结转移与否、Dukes分期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而两者在不同年龄、性别和肿瘤部位、大小间的差异则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X2蛋白及其mRNA在结肠癌患者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均随肿瘤分化程度降低、浸润深度加深、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变晚而逐渐降低,但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及部位无关。  相似文献   
4.
女性腹膜恶性间皮瘤临床病理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恶性腹膜间皮瘤是一种原发于腹膜的比较少见的肿瘤,在妇女中不常见,极易误诊为其他疾病。作者报告近年来在本院诊治的8例女性腹膜恶性间皮瘤,探讨其临床病理学特点、免疫表型及鉴别诊断要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汗孔瘤(EP)的临床及病理组织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EP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免疫组化观察、PAS染色.[结果]所有患者临床均误诊,诊断大多数为化脓性肉芽肿、软纤维瘤及疣.肿瘤组织界限清楚,由增生一致的基底细胞样立方形细胞构成,伴灶性导管分化,偶尔形成囊肿,耐淀粉酶PAS阳性,CEA、EMA导管阳性表达.[结论]EP临床表现多样化,对病程长的红色结节或疣状损害,应考虑到EP的可能,组织学上界限清楚,形态单一的小立方形基底样瘤细胞向皮下生长,整体超过旁边正常皮肤水平线,并出现导管样分化,具有诊断性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卵巢颗粒细胞瘤的临床和病理学特征、生物学行为及治疗预后。方法通过组织学观察,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25例卵巢颗粒细胞瘤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年龄32~77岁,表现为绝经后阴道流血16例,17例呈实性为主,少数区可见大小不一囊腔,仅1例肿瘤为单房囊性。病理组织学特点是瘤细胞呈小的多边形或椭圆形,细胞质稀少,淡红色,细胞核呈圆形或卵圆形,呈石榴子样,可见纵行核沟,呈咖啡豆样外观及14例部分区可见Call-Exner小体。免疫组化:α-inhibin表达阳性率为92.00%(23/25),CD99、CD56、Vimentin表达阳性率为100.00%(25/25),SMA阳性率为72.00%(18/25),CKPan阳性率为44.00%(11/25),ER表达阳性率为48.00%(12/25),PR表达阳性率为60.00%(15/25);Ki-67呈低表达;25例Syn、CGA、CK7、CEA均阴性。7例施根治术(包括切除子宫、双附件、大网膜、阑尾),16例患者全子宫及双侧附件切除,2例行单侧附件切除。术后辅助化疗7例,18例未化疗。23例随访6个月~12年,1例肿瘤破裂、部分区伴有支持细胞成份的73岁患者术后11个月因出现腹腔转移与腹水而死亡;1例因脑出血死亡;其余21例患者均存活;2例失访。结论卵巢颗粒细胞瘤较为少见,属于低度恶性的肿瘤,手术切除是主要治疗方法,临床分期、肿瘤是否破裂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术后应终身随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和鉴别诊断。方法通过组织学观察结合免疫组织化学对12例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例病变组织镜下改变基本一致,但5例出现其他成分分化,其中2例伴性索样分化,2例伴平滑肌分化,1例伴腺体分化。结论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基本组织学形态较为特异,但常伴多种成分分化,其中以性索样分化与平滑肌分化最常见。当送检组织小或病变结构复杂时仍需结合免疫组化等结果,以便与其他多种病变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