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4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6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2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35篇
中国医学   333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究黄芪-赤芍配伍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的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TCMSP,Pharmmaper数据库,筛选黄芪-赤芍治疗COPD的活性成分和潜在靶点;结合Genecards数据库挖掘的COPD相关靶点,对黄芪-赤芍药对与COPD靶点进行PPI网络构建,交互处理得到黄芪-赤芍药对治疗COPD的关键靶点,并进行GO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并采用分子对接技术将主要活性成分与TNF-α(肿瘤坏死因子),IL-6(白细胞介素6)等进行分子对接;最后利用A549炎症细胞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缺氧损伤模型进行体外细胞实验对结果加以验证。结果 黄芪-赤芍药对中44个有效成分作用于COPD,核心成分为:槲皮素、山奈酚、丁子香萜、芍药苷、(2R,3R)-4-methoxyl-distylin、二氢异黄酮;黄芪-赤芍药对通过IL6、PTGS2、TNF等113个靶蛋白,调控Ras、PI3KAkt、IL-17等多条信号通路治疗COPD,且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槲皮素、山奈酚、丁子香萜、芍药苷与IL-6、PTGS2、TNF大分子蛋白有良好的结合性,体外细胞试验证实,槲皮素与山奈酚均能减少IL-8,MMP-9炎症因子的分泌,具有不同程度的抗炎效果;芍药苷有明显的扩血管、抗血栓之效。结论 黄芪-赤芍药对治疗COPD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整体调节的作用特点。初步揭示了黄芪-赤芍药对通过抑制炎症反应、调节上皮细胞生长增强保护屏障等预测出黄芪-赤芍药对治疗COPD的潜在作用机制,以期为其活性成分的药效物质基础提供理论研究和思路。  相似文献   
2.
介绍禤国维教授应用酸敛法治疗小儿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经验。认为表虚兼有表燥是本病的基本病机特点,酸敛法可调理肺气、收敛心神、收敛肝气;治疗上注重散收并用,乌梅、五味子、白芍为其最常用的酸敛药,可调理肺、心、肝三脏的功能,并通过与辛散类药物(紫苏叶、防风、蝉蜕等)的配合,达到敛阴而不留邪、祛邪而不伤正的效果。并附验案1则。  相似文献   
3.
中药赤芍对球囊损伤术后血管重构的干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中药赤芍防止球囊损伤术后血管重构作用。方法 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高脂组、赤芍高剂量组、低剂量组。高脂喂养6周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行颈动脉球囊损伤术,8周时取材作病理形态学检查。结果(1)与高脂组比较,赤芍高、低剂量组增生内膜面积、中层面积,内膜、中膜、外膜PCNA阳性着色均显著减少(P<0.05或P<0.01)。(2)各组内皮增生成分主要为平滑肌细胞;巨噬细胞阳性着色主要分布在外膜,与高脂组比较,赤芍高、低剂量组阳性着色较少。(3)高脂组动脉损伤侧外膜Ⅰ型胶原增多,赤芍组Ⅰ型胶原增加较少。结论 赤芍对高脂喂养兔颈动脉球囊损伤术后血管重构有显著防止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挖掘整理含丹参-当归的方剂,利用统计软件系统分析其用药规律。方法 检索筛选《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含丹参-当归药对的方剂,利用Excel软件分析中药使用频次、频率及丹参-当归配伍特征和主治中医病证频次,运用SPSS Modeler 18.0软件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进行数据挖掘。结果 通过统计共筛选出含丹参-当归药对的方剂390首,频次统计分析发现涉及中药504味,使用频次≥60的中药共22味,除丹参、当归外,核心高频药物为川芎、甘草、白芍、肉桂、地黄、牛膝6味。通过组方规律分析得到常用中药组合有丹参-当归-川芎、丹参-当归-甘草、丹参-当归-白芍。主治病证涉及105种,频次≥10的中医病证10种,以瘀血疼痛病症、妇科病症为主。通过网络可视化得到治疗月经病的核心中药组合为丹参-当归-川芎-白芍-香附,治疗痹证的核心中药组合为丹参-当归-川芎-肉桂,治疗虚劳病核心中药组合为丹参-当归-牛膝-肉桂-防风。结论 与丹参-当归配伍的高频中药为白芍、川芎、肉桂等,优势病证为月经病、痹证和虚劳病,揭示了丹参-当归药对的用药规律,为该药对在临床合理用药及深入研究与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川乌与白芍配伍前后抗炎作用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观察川乌与白芍配伍前后不同比例、剂量的抗炎作用。结果表明:乌、芍配伍前后对角叉菜胶和甲醛性大鼠足跖肿胀,棉球肉芽肿增生及小鼠二甲苯耳壳肿胀和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并使大鼠炎性组织释放的PGE2明显降低(P<0.05,P<0.01)。而且多数结果表明二药配伍的抗炎作用优于单味药川乌、白芍,其中尤其对慢性关节炎模型,有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P<0.05,P<0.01)。  相似文献   
6.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补气和血胶囊中芍药苷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补气和血胶囊中芍药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HPLC法.采用ODS—C18,0.1%,磷酸溶液-乙腈(85:1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30nm,流速1.2ml/min。结果:芍药苷在0.098~0.49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7%。结论:该方法简便、快捷、重现性好.适用于补气和血胶囊中芍药苷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7.
赤芍拮抗内毒素活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提取分离中药赤芍中拮抗内毒素(LPS)的有效成分并进行药理学活性检测。方法:通过生物传感器,结合常规的中药分离技术,分离提取出赤芍拮抗LPS的有效成分,应用鲎实验和ELISA法检测该有效成分对LPS的中和作用。结果:赤芍中的有效成分与LPS具有较高的结合作用,该结合作用具有较强的中和LPS活性,在体外能够显著抑制由LPS介导小鼠RAW 2 6 4.7细胞释放TNF α。结论:以LPS为靶点,应用生物传感器技术,可快速、有效地提取分离赤芍中具有较强的中和LPS活性的有效成分。  相似文献   
8.
醋炙白芍的炮制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红飞  杨中林  尹丽华 《中成药》2005,27(3):291-293
目的:筛选醋灸白芍的最佳炮制工艺.方法: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醋灸白芍水煎液中芍药总苷的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醋灸白芍的炮制工艺进行优选.结果:以加醋量20%,温度130℃,加热10 min为最佳炮制工艺.结论:醋炙白芍炮制参数有实际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9.
杨欢  崔恒林  陈钧 《中国药业》2005,14(3):36-37
目的:定性分析黄连阿胶汤中黄连、黄芩、白芍单煎液与合煎液中的挥发性成分,研究其对合煎液中挥发性成分的归属以及在煎煮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变化.方法:分别用石油醚萃取黄连、黄芩、白芍3味药的单煎液与合煎液,浓缩萃取物并定容至1 mL,使用Agilent GC-MS色质联用仪和HP-5 MS毛细管柱对样品进行分析.柱温程序为50℃保温5 min,8℃/min,升温至250℃.结果:共鉴定出了19个主要化合物.结论:除19号峰外,单煎液中的挥发性成分均在合煎液中检出.  相似文献   
10.
白芍的原植物鉴定及药材形态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义峰  杭悦宇  陈丙銮 《中药材》2005,28(10):877-879
对我国10个主产区的不同类型白芍原植物及药材,制作标本,进行形态鉴别.结果表明,我国主产区白芍原植物为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和毛果芍药P.lactiflora Pall.var.trichocarpa(Bunge)Stern.前者的药材,呈圆柱形,表面类白色至红棕色,有纵皱纹及细根痕,偶有残存的棕褐色外皮.断面较平坦,类白色或微棕红色,木质部具有放射状纹理,味酸;后者的药材,多呈长条形,外皮棕色,断面粉性足,味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