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8篇
  免费   102篇
  国内免费   29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39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05篇
内科学   226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64篇
综合类   278篇
预防医学   115篇
药学   130篇
  3篇
中国医学   75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94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96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ObjectivesNew Caledonia is a Pacific island of 270,000 inhabitants with mixed ethnicities, including Polynesians (10.2%), people from European ancestry (27.2%), and Melanesians (39.1%),. This study aimed at determining the prevalence of gout and hyperuricemia in the general population and the various ethnicities of New Caledonia.MethodsA 3-degree random sample of the population aged 18 to 60 years was adjusted according to the 2014 New Caledonia census. Face-to-face planned interviews and physical measurements were performed by trained nurses. All consenting participants underwent capillary measurement of creatinine; all consenting men and only women older than 40 years underwent point-of-care uricemia testing. Gout was defined by a validated algorithm. Two definitions of hyperuricemia were used: capillary level equivalent to plasma uric acid level > 360 μmol/l (6 mg/dl) and > 420 μmol/l (7 mg/dl) and/or urate-lowering drug treatment for both thresholds.ResultsWe included 1144 participants (adjusted mean age 37.7 ± 12.0 years; adjusted sex ratio 50.4% men). The adjusted prevalence of gout was 3.3% (95% confidence interval 2.2–4.9). Prevalence was 6.7% (2.5–16.8), 4.1% (1.8–8.9), and 2.6% (1.4–4.7) for Polynesians, Europeans and Melanesians, respectively, and 1.9% (0.5–6.6) for other ethnicities. Prevalence of hyperuricemia, determined in 658 participants, was 67.0% (61.9–71.6) and 37.0% (32.3–42.0) for the 360- and 420-μmol/l thresholds, respectively, and was significantly greater for Polynesians and Melanesians than Europeans for both thresholds.ConclusionsThe prevalence of gout and hyperuricemia in New Caledonia was high, including in patients of European descent.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发生高尿酸血症的机制及防治策略。方法:分析480例肾移植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肾移植术后移植肾功能正常而血尿酸增高者43例(9%),其中痛风7例,移植肾肾盂或输尿管结石3例。随访1~5年,1例痛风患者血尿酸及症状控制不理想,余血尿酸均控制在正常水平,未见并发症的发生。结论:高尿酸血症是肾移植术后较常见的问题,发生原因较多,但主要与环孢素A的作用有关;长期降尿酸及碱化尿液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告了4例肾移植患者术后1-3个月出现高尿酸血症并形成了移植肾、输尿管尿酸盐结石,结合复习文献探讨了环孢素A(CsA)引起高尿酸血症的可能机制和促成结石形成的因素。通过回顾4例患者成功治疗的体验,讨论了移植肾、输尿管尿酸结石预防及治疗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高尿酸血症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患病率逐年升高,而且与代谢综合症密切相关,因此对高尿酸血症发病机制的研究日益增多。高尿酸血症是由于尿酸合成增加及/或尿酸排泄减少所引起。长期的高尿酸血症易诱发痛风,还可伴发高血压、肥胖、糖尿病、肾脏疾病及心脑血管疾病等。近年来,尿酸合成增加的机制已基本明确,而导致尿酸排泄减少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本文从尿酸合成增加和排泄减少两方面对原发性高尿酸血症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湿热内蕴证候大鼠模型,研究具有降血尿酸作用的清利湿热方的中医功效,以证测效揭示清利湿热降血尿酸作用机制。方法: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四妙丸组以及清利湿热方低、中、高剂量组,每组8只。采用饲喂高脂高糖饲料,自由饮用蜂蜜水,并隔天灌胃猪油脂或酒,建立湿热内蕴证候大鼠模型,观察清利湿热方对大鼠一般状态的影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热激蛋白70(HSP7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促胃液素(GAS)、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含量以及血浆胃动素(MTL)、肝脏组织Na+-K+-ATP酶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胃肠组织水孔蛋白3(AQP3)、水孔蛋白4(AQP4)含量,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结肠组织中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p65表达量。结果:模型组体质量下降(P<0.05,P<0.01),HSP70、TNF-α、IL-1β升高(P<0.05,P<0.01,P<0.001),胃肠组织中AQP3表达量下降(P<0.05),AQP4表达量上升(P<0.01,P<0.001),GAS含量下降(P<0.01),IgM含量升高(P<0.01),结肠组织TLR4表达量增加(P<0.01)。清利湿热方能增加大鼠体质量,降低HSP70、TNF-α、IL-1β含量(P<0.05,P<0.01,P<0.001),升高胃肠组织AQP3表达量(P<0.05,P<0.01,P<0.001),降低AQP4表达量(P<0.05),升高GAS、Na+-K+-ATP酶含量(P<0.05,P<0.001),降低IgM含量(P<0.05,P<0.01)。结论:饲喂高脂高糖饲料,自由饮用蜂蜜水,并隔天灌胃油脂/酒,可以成功建立高尿酸血症湿热内蕴证候模型,清利湿热方可以从大鼠一般状态、体质量、热激蛋白以及炎症介质、水孔蛋白、胃肠激素、免疫等多方面改善大鼠湿热状态,发挥清利湿热功效。清利湿热方具有降血尿酸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TLR4,核因子κBp65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系统评价桂枝芍药知母汤联合西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b、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搜索桂枝芍药知母汤联用西药与单用西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与安全性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并用改良后的Jadad量表对纳入的文献质量进行初步评价,利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篇文献,共49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西药联用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西药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20,95%CI为1.12~1.28,P<0.000 01);中西药联用观察组在降低BUA(MD=-61.35,95%CI为-93.17~-29.53),CRP(MD=-1.83,95%CI为-2.56~-1.11),ESR(MD=-3.93,95%CI为-6.60~-1.26),关节肿胀积分(SMD=-2.89,95%CI为-3.36~-2.43)和关节疼痛积分(SMD=-3.11,95%CI为-3.87~-2.35)的效果明显优于西药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药联用干预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西药对照组(P<0.05)。结论:桂枝芍药知母汤联合西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明显优于单用西药,但受纳入研究质量和数量的限制,仍需更多高质量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来证实上述结论。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和分析非透析慢性肾脏病(non-dialysis chronic kidney disease,ND-CKD)患者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肾内科就诊的540例ND-CKD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HUA的诊断标准(男性>420μmol/L,女性>360μmol/L),分为HUA组(n=295)与非HUA组(n=245)。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法分析ND-CKD患者发生HUA的危险因素。结果540例ND-CKD患者中,HUA的发生率为54.6%,其中CKD 1~5期患者HUA的发生率分别为31.7%、50.5%、58.7%、64.3%、76.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OR=1.583,95%CI 1.018~2.461,P<0.05)、CKD分期(OR=1.501,95%CI 1.230~1.832,P<0.01)、高血压病(OR=1.632,95%CI 1.020~2.611,P<0.05)、BMI(OR=1.111,95%CI 1.042~1.186,P<0.01)、血磷(OR=5.947,95%CI 2.589~13.658,P<0.01)、年龄(OR=0.971,95%CI 0.957~0.985,P<0.01)是ND-CKD患者发生HUA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随着CKD分期的进展,HUA的发生率逐渐增高,重视CKD患者HUA的发生并针对危险因素早期进行干预,可延缓CKD进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社区成年人高尿酸血症(HUA)与慢性肾病(CKD)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 基于华东区域自然人群队列,对7 276例基线时未患CKD的上海市松江区20~74岁常住居民进行基于社区的前瞻性队列研究。CKD的诊断根据美国肾脏基金会慢性肾脏病实践指南的标准,HUA定义为血清尿酸(SUA)>420 μmol/L(男性)或>360 μmol/L(女性)。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HUA与CKD发病风险的关联。结果 经过中位时间2.65年的随访,队列人群新发CKD病例301例,累积发病率为4.14%,发病密度为16.01/1 000人年(95% CI:14.20~17.82)。CKD发病人群HUA的基线患病率显著高于非CKD发病人群。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HUA与CKD发病风险呈显著正关联,HUA患者的CKD发病风险HR值为1.92(95% CI:1.46~2.53)。在对性别、年龄、BMI、2型糖尿病、高血压等因素分层后,HUA与CKD发病风险仍呈显著正关联;在相加模型中,年龄与HUA存在交互作用,交互作用指数为1.78(95% CI:1.18~2.68)。结论 上海市松江区成年人CKD的发病率较高,HUA为CKD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 探究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铁蛋白(SF)水平与血尿酸(SUA)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9月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T2DM患者400例,根据SF的四分位数水平将其分为4组:Q1组(<75.9ng·mL-1)、Q2组[(76.0-141.0)ng·mL-1]、Q3组[(141.1-244.4)ng·mL-1]、Q4组[(>244.5)ng·mL-1],比较不同SF水平组SUA水平、高尿酸血症(HUA)患病率的差异。此外,T2DM患者分为高尿酸血症组(HUA)和非高尿酸血症组(NHUA),比较两组之间SF水平及高铁蛋白血症患病率之间的差异。Spearman相关性分析、线性回归分析T2DM患者SF与SUA之间的相关性。以T2DM是否合并HUA为因变量,性别、年龄、体质指数、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SF为协变量,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T2DM患者HUA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T2DM患者Q1组SUA水平[(306.64±80.16)μmol·L-1 ]显著低于Q2、Q4组[(333.16±75.93)μmol·L-1和(341.62±98.19)μmol·L-1,P均<0.05],不同SF水平组间HUA患病率无统计学差异性。HUA组SF水平[159.80(103.60-290.25)ng·mL-1]显著高于NHUA组[130.00(69.43-236.75)ng·mL-1,P<0.05],高铁蛋白血症的患病率(18.33%)高于NHUA组(17.35%),但未达到统计学显著性。Spearman相关性分析提示SUA水平与SF正相关(rs=0.110,P=0.028)。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提示T2DM患者SF与SUA水平独立正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2DM患者SF水平与HUA独立正相关(OR=1.002,P=0.044)。结论 T2DM患者SF水平与SUA密切相关,SF是T2DM患者HUA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索不健康行为生活方式与高尿酸血症的关系,以及高血压、血脂异常的效应修饰作用,为预防高尿酸血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设计,基于2021年10-12月来自四川省、贵州省28个地级市和重庆市33个区(县)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的西南职业人群队列基线数据,通过问卷调查、体格测量及实验室生化检测收集研究对象的人口学特征、行为生活方式、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情况。不健康行为生活方式得分根据吸烟、饮酒、膳食模式、体力活动和低体重/超重状况进行评分,分值越高不健康行为生活方式越多。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不健康行为生活方式评分、吸烟状况、饮酒状况等与高尿酸血症的关系,采用分层分析探索高血压等疾病对不健康行为生活方式与高尿酸血症之间关系的修饰效应。结果 共纳入11 748名研究对象,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为34.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现在吸/既往吸烟、现在饮/既往饮酒及BMI异常是高尿酸血症患病的危险因素,不健康行为生活方式对高尿酸血症患病风险呈现累积效应,随着得分的升高,高尿酸血症患病风险升高,OR值由1.64(95%CI:1.34~2.00)上升至2.89(95%CI:2.39~3.50)。分层分析结果显示,在高血压及血脂异常人群中,不健康行为生活方式对高尿酸血症患病风险影响更大。结论 多种不健康行为生活方式的共存会升高高尿酸血症患病风险,这一效应在高血压、血脂异常人群中更明显。及时纠正不健康行为生活方式,并控制高血压和血脂异常,降低患高尿酸血症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