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01篇
  免费   547篇
  国内免费   285篇
耳鼻咽喉   71篇
儿科学   60篇
妇产科学   21篇
基础医学   654篇
口腔科学   646篇
临床医学   2306篇
内科学   305篇
皮肤病学   67篇
神经病学   82篇
特种医学   124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1篇
外科学   3177篇
综合类   4414篇
预防医学   672篇
眼科学   468篇
药学   1592篇
  10篇
中国医学   1182篇
肿瘤学   64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74篇
  2022年   179篇
  2021年   197篇
  2020年   272篇
  2019年   234篇
  2018年   126篇
  2017年   195篇
  2016年   224篇
  2015年   339篇
  2014年   701篇
  2013年   744篇
  2012年   1091篇
  2011年   1200篇
  2010年   1102篇
  2009年   1004篇
  2008年   1240篇
  2007年   1164篇
  2006年   1038篇
  2005年   1190篇
  2004年   865篇
  2003年   775篇
  2002年   580篇
  2001年   554篇
  2000年   449篇
  1999年   373篇
  1998年   290篇
  1997年   272篇
  1996年   243篇
  1995年   195篇
  1994年   147篇
  1993年   125篇
  1992年   90篇
  1991年   78篇
  1990年   64篇
  1989年   69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总结1例直肠癌患者术后继发腹壁多处坏死性软组织感染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感染性休克的早期识别和有效控制;坏死性软组织感染的识别及护理,控制全身性感染再次发生;分阶段落实个体化镇痛,改善疼痛症状;分阶段动态落实营养支持方案;实施全程心理干预。经过122 d的精心护理,8处伤口全部愈合,患者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治伤巴布剂对急性软组织损伤(acute soft tissue injury, ASTI)模型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丝/苏氨酸蛋白激酶(AKT)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治伤巴布剂干预ASTI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将40只雄性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治伤巴布剂组、p38MAPK信号通路抑制剂组、AKT信号通路抑制剂组,每组8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四组均予以左侧后肢小腿ASTI造模。造模成功后,治伤巴布剂组于标记部位立即予治伤巴布剂(修剪成1.5x3cm大小)外敷,并用胶布固定;其余四组均予等剂量赋形剂(修剪成1.5×3 cm大小)外敷处理,胶布固定;持续外敷,共持续24 h。p38MAPK信号通路抑制剂组在造模前30 min予腹腔注射p38MAPK信号通路抑制剂SB203580(400 μg/kg/天)1次;AKT信号通路抑制剂组在造模前30 min予腹腔注射AKT信号通路抑制剂perifosine(20 mg/kg/天)1次。分别于0(造模前)、2h、4h、8h、12h、24h测量受伤小腿肌肉处的周长,并计算肌肉肿胀率(muscle swelling rate,MSR)。24 h药物干预结束后,采用颈椎脱臼法处死大鼠。后将左侧后肢小腿损伤中心部位进行取材,分成三份。一部分用于观察组织病理学形态变化;一部分用于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p65 mRN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白细胞介素-1β(IL-1β)mRNA表达水平;剩下部分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骨骼肌组织TNF-α、IL-1β含量水平及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blot)法测定p38MAPK、AKT、NF-κB p65、核因子抑制蛋白α(inhibitor kappa B alpha, IκBα)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MSR显著增加(P<0.01);病理形态学上,骨骼肌组织可见大面积肌细胞排列紊乱,肌细胞变性坏死,间质内可见红细胞聚集及大量炎症细胞浸润;骨骼肌组织TNF-α、IL-1β含量水平显著升高(P<0.01);磷酸化p38MAPK(p-p38)/总p38MAPK(t-p38),磷酸化-AKT(p-AKT)/总-AKT(t-AKT)明显升高(P<0.01),NF-κB p65及NF-κB p65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治伤巴布剂组MSR在治疗第8 h、12 h、24 h显著下降(P<0.01),且在治疗第24 h,其MSR较p38MAPK、AKT信号通路抑制剂组下降更明显(P<0.05);病理学评分显著下降(P<0.01),且较p38MAPK、AKT信号通路抑制剂组下降更显著(P<0.05);骨骼肌组织TNF-α、IL-1β含量水平明显下降(P<0.01),且较p38MAPK、AKT信号通路抑制剂组更显著(P<0.05);p-p38/t-p38及p-AKT/t-AKT明显下降(P<0.01),NF-κB p65及NF-κB p65 mRNA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1),且较p38MAPK、AKT信号通路抑制剂组在降低NF-κB p65及NF-κB p65 mRNA相对表达值方面更显著(P<0.01)。结论 治伤巴布剂可能同时对p38MAPK、AKT信号通路产生了一定的抑制作用,引起NF-κB活性下调,NF-κB p65蛋白的表达下调,进而引起骨骼肌组织TNF-α、IL-1β炎性细胞因子含量水平下调,减轻ASTI炎症反应,从而改善ASTI。  相似文献   
3.
4.
近年来凭借大数据及深度学习使得以纹理分析(Texture Analysis)为代表的影像组学迅猛发展。随着纹理分析方法及影像新技术的不断研发应用,近年来纹理分析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临床研究,为疾病、尤其是肿瘤的诊断、分级与疗效预测评估提供有价值的医学影像依据。本文总结了纹理分析的常用方法、流程,并对软组织肿瘤的研究现况进行调查,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烧伤后四肢皮肤瘢痕患者应用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技术治疗的临床有效性、安全性。方法 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40例烧伤后四肢皮肤瘢痕患者,将患者经分层抽样法分为扩张器研究组(A组,n=20例)与对照组(B组,n=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即皮片移植法治疗;扩张器研究组患者采用皮肤组织扩张器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精神健康、躯体健康、社会活动状态、活动能力)、并发症发生率(皮片/皮瓣坏死、创面/创周感染、血肿、远期皮片/皮瓣破溃)、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参照组,数据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烧伤后皮肤瘢痕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技术治疗有较好的疗效,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7.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9,25(17):40-44
目的:探索人工真皮联合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凝胶剂(金扶宁)对皮肤缺损愈合及细菌检出率的影响。方法:收集我科收治的110例手指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在彻底清创后直接进行人工真皮修复,观察组在清创后先给予重组人GM-CSF凝胶涂布创面,然后再进行人工真皮修复。比较两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情况、创面炎症情况和细菌检出率、炎症因子表达、随访情况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7、14、21、28 d的创面愈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211,P=0.000;t=14.895,P=0.000;t=25.346,P=0.000;t=8.247,P=0.000)。观察组创面愈合的平均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197,P=0.000)。观察组各时间点创面炎症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经组间、时间点、组间·时间点交互效应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创面细菌检出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8,P=0.030 5);两组的检出细菌主要为大肠杆菌、破伤风杆菌、真菌等。治疗前两组各指标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两组炎症因子IL-1β、TNF-αIOD值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应用人工真皮联合金扶宁能够促进指腹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愈合,还能有效抑制创面细菌感染,能够消炎、杀菌、减轻炎症感染,降低细菌检出率。  相似文献   
8.
9.
目的观察复方伤痛胶囊联合七厘散外敷治疗急性胸壁扭挫伤的临床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7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37例,对照组予七厘散外敷,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口服复方伤痛胶囊,连续治疗10 d。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改善,分别采用VAS评分、ADL评分和SF-36量表评价疼痛、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VAS评分、ADL评分和SF-36量表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临床症状疼痛、压痛、肿胀、失眠及VAS评分更低,SF-36量表躯体疼痛和活力评分明显更高(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未见不良反应出现。结论复方伤痛胶囊联合七厘散外敷可明显改善急性胸壁扭挫伤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比应用新型再生可降解生物材料猪小肠黏膜下层脱细胞修复补片(SIS)与植皮术在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治疗效果.方法 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共收治手部软组织缺损36例,根据缺损面积与治疗方法分为两组:补片组21例,软组织缺损面积2.0 cm×1.5 cm^9.0 cm×3.5 cm,平均5.3 cm×2.1 cm,采用SIS治疗;植皮组15例,软组织缺损面积9.0 cm×4.0 cm^16.0 cm×9.0 cm,平均12.0 cm×8.5 cm,采用中厚皮片植皮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方法促进软组织缺损愈合的效果,记录术后14 d、21 d、28 d、3个月创面区愈合情况,并随访评估创面区愈合后的外观、色泽、弹性、感觉恢复与部分肌腱外露的治疗效果.结果 本组36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10个月,平均5个月.两组创面均完全愈合,外观、色泽接近,皮肤弹性及感觉均恢复良好.补片组感觉恢复优14例(66.6%),良5例(23.8%),差2例(9.6%);植皮组感觉恢复优9例(60.0%),良4例(26.0%),差2例(14.0%).创面愈合效果补片组优14例,良5例,差2例;植皮组愈合优9例,良4例,差2例.结论 SIS能快速、有效的刺激机体再生出表皮组织,并且新生的表皮经过生长与周围皮肤颜色无明显差异,无明显瘢痕增生,是一种手部小面积浅表软组织缺损的理想修复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