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18篇
  免费   466篇
  国内免费   317篇
耳鼻咽喉   11篇
儿科学   26篇
妇产科学   22篇
基础医学   386篇
口腔科学   42篇
临床医学   463篇
内科学   403篇
皮肤病学   43篇
神经病学   110篇
特种医学   14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3篇
外科学   223篇
综合类   1467篇
预防医学   353篇
眼科学   16篇
药学   2382篇
  4篇
中国医学   554篇
肿瘤学   138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99篇
  2022年   126篇
  2021年   151篇
  2020年   141篇
  2019年   141篇
  2018年   99篇
  2017年   119篇
  2016年   116篇
  2015年   139篇
  2014年   264篇
  2013年   274篇
  2012年   382篇
  2011年   427篇
  2010年   366篇
  2009年   354篇
  2008年   487篇
  2007年   424篇
  2006年   443篇
  2005年   453篇
  2004年   280篇
  2003年   222篇
  2002年   164篇
  2001年   142篇
  2000年   114篇
  1999年   110篇
  1998年   81篇
  1997年   79篇
  1996年   89篇
  1995年   94篇
  1994年   78篇
  1993年   63篇
  1992年   64篇
  1991年   56篇
  1990年   61篇
  1989年   59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Mixed lineage leukemia 1(MLL1)是组蛋白甲基转移酶SET家族的成员之一。MLL1与WDR5、RbBP5、Ash2L和DPY-30组成MLL1甲基转移酶复合物调控组蛋白H3的第4位赖氨酸的甲基化水平,对造血系统的发育和血细胞的更新至关重要。部分白血病患者体内存在因MLL1基因易位而产生的致癌蛋白——MLL1融合蛋白,MLL1融合蛋白在发挥其致癌作用时需要功能完整的MLL1酶复合物,故靶向MLL1-WDR5的蛋白-蛋白相互作用成为治疗MLL1融合型白血病的潜在策略。本文对MLL1-WDR5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的生物学机制、结构信息以及抑制剂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并结合已报道数据对该领域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技术比较哮喘患者与健康人的基因芯片数据,初步鉴定与哮喘相关的基因以及治疗哮喘的潜在药物。方法:从基因表达数据库下载GSE74986基因芯片,使用GEO2R分析得出差异表达基因,采用Morpheus制作差异表达基因的热图;通过DAVID 6.8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基因本体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分析,使用String 10.5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筛选核心基因。进一步使用Cytoscape 3.6.1的插件MCODE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模块分析。通过医学本体信息检索平台筛选治疗哮喘的小分子药物。结果:筛选出510个差异表达基因,包括29个上调基因和481个下调基因。差异表达基因生物过程与通路主要富集在染色质沉默、核糖核酸聚合酶Ⅱ启动子的转录调节、蛋白质转运、信使核糖核酸加工、核糖核酸剪接以及泛素介导的蛋白水解、内质网中的蛋白质加工、核糖核酸转运、髓样分化因子依赖性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血小板激活、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信号通路等。共得出9个核心基因,包括T-复合蛋白1θ亚基(CCT8),T复合物蛋白1α亚单位(TCP1),26S蛋白酶调节亚单位S10B(PSMC6),热休克蛋白90α(HSP90A) A1,细胞周期蛋白C(CCNC),HSP90AB1,26S蛋白酶体非ATP酶调节亚基6(PSMD6),泛素特异性蛋白酶14(USP14),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4E(EIF4E)。得出2个重要模块,模块里的基因主要涉及剪接体和泛素介导的蛋白水解、蛋白修饰以及核糖核酸修饰等生物过程。治疗哮喘的潜在小分子药物有茴香霉素和金雀异黄素等。结论:差异表达基因和核心基因促进了对哮喘发病分子机制的理解,为哮喘的诊治提供了潜在的基因靶标与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3.
4.
[摘要]?微小RNA (microRNA, miRNA)在宿主-病毒相互作用中起关键调节作用,参与HBV感染、复制和HBV相关疾病的调节。细胞miRNA可以通过直接结合HBV转录物或通过靶向与HBV生命周期相关的细胞因子间接调节HBV转录和复制。反过来,HBV感染也可以影响宿主细胞内的miRNA水平。HBV和miRNA之间的相互作用在HBV复制和HBV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对miRNA与HBV的相互关系进行综述,为进一步探讨HBV感染致病的分子机制和开发新的抗HBV治疗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可造成全身多脏器损害。梅毒螺旋体致病机制涉及暴露、黏附/定植、侵袭/感染、播散等过程。在这些过程中梅毒螺旋体与宿主细胞存在长期的相互作用,病原体本身及其相关蛋白的致病性与宿主的免疫防御间的平衡在相互作用中扮演重要角色。本文就梅毒螺旋体及其相关蛋白与不同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中国药房》2019,(6):846-850
目的:了解小柴胡汤与化学药联合应用及两者相互作用的研究现况,为其临床用药及深入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小柴胡汤""化学药""药-药相互作用""药物代谢酶""细胞色素""药动学""药效学""Xiaochaihu decoction""Xiaochaihu Tang""Sho-saiko-to""Chemical drugs""Herb-drug interactions""Drug-metabolizing enzymes""Cytochrome""Pharmacokinetics""Pharmacodynamics"等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网、PubMed等数据库中组合查询1998年1月-2018年7月发表的相关文献,对小柴胡汤联合化学药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免疫相关疾病以及其他疾病的用药情况及其对联用化学药吸收及代谢的影响进行论述。结果:共检索到相关文献7 337篇,其中有效文献49篇。其中,关于小柴胡汤与化学药联合用药的临床疗效观察较多,且小柴胡汤分别与雷贝拉唑、单硝酸异山梨酯、恩替卡韦等化学药联用在消化、心脑血管、免疫等系统疾病中均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而有关两者相互作用机制的研究则较为有限,只有少量文献报道小柴胡汤可通过影响联用化学药的吸收与代谢等体内过程而发生药物相互作用。结论:临床上小柴胡汤与化学药联用广泛,大多联用的治疗效果优于化学药的单用,两药联用存在潜在的药物相互作用而影响药效,今后可以从小柴胡汤对肝药酶的影响等方面入手加强相互作用机制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内分泌科老年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多重用药的药物相互作用(DDI)进行分析和干预,提高临床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2017年11月1日至2018年4月30日内分泌科老年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入院第2天的用药医嘱进行筛查,针对多重用药(全身用药品种≥5种)患者,采用Micromedex和PASS软件对用药医嘱进行药物相互作用的检索,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对检索结果进行分析,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结果研究共纳入247例住院的老年2型糖尿病多重用药患者(多重用药发生率为94.3%),合并疾病2~33(9±5)种,住院期间服用化学药品5~18(6±3)种,利用Micromedex和PASS软件分别筛出706条和789条药物相互作用(DDI),匹配的DDI总数为262条,匹配率分别为37.1%和33.2%。其中发生DDI频次较高的药物类别有:内分泌系统药物、循环系统药物、血液及造血系统药物等,发生DDI几率较高的药物有比索洛尔、阿司匹林、氢氯噻嗪等。根据患者用药DDI及其他具体情况,对4例患者进行干预,修改给药方案,对150例患者实施密切监护,对93例患者实施常规监护。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多重用药发生率高,DDI发生率高。Micromedex和PASS软件在DDI筛查方面各有特点,临床药师应结合使用,并综合患者其他具体情况,综合评估判断,协助医生制定合理的个体化给药方案。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他汀类药物与常见心血管药物的相互作用,为他汀类药物应用于冠心病(CHD)的治疗奠定基础。方法 80例冠心病患者,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心血管药物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血脂指标水平。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发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HDL-C(1.98±0.52)m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45±0.47)mmol/L, TC(5.17±0.34)mmol/L、LDL-C(2.56±0.13)mmol/L以及TG(1.31±0.23)m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26±0.62)、(3.02±0.38)、(1.65±0.47)m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0%,低于对照组的15.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他汀类药物与常见心血管药物具有协同作用,不但可以改善患者血脂水平,提升治疗效果,同时还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究藏药二十五味肺病丸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 )的可行性分析及机制探讨。方法 基于课题组藏药大复方的研究经验,通过文献调研,筛选出二十五味肺病丸专属性、特征性化合物,并通过Chemical book数据库以及TCMSP数据库进行验证,确定二十五味肺病丸有效物质成分。将筛选出的成分通过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进行靶点筛选,进而运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药物-化合物-靶点(基因)网络进行可视化。运用CTD数据库查询与疾病COVID-19 相关的靶点,找出与二十五味肺病丸共有的靶点,将共有基因导入STRING数据库生成蛋白互作网络,并通过DAVID数据库进行KEGG通路富集分析和GO功能富集分析,预测藏药二十五味肺病丸的作用机制。结果 经筛选藏药二十五味肺病丸中檀香、悬钩木、山柰、红花、獐牙菜、甘草、藏木香、宽筋藤等19种药材被纳入到研究中。药材-化合物-靶点网络包含了19种药材,38个化合物和相应靶点419个。通过CTD数据库查询到COVID-19 疾病相关靶点基因472个,与二十五味肺病丸共有靶点基因77个,分别为ESR1、NOS2、PPARG、PTGS2、PPARA、HMGCR、CYP17A1、NR1H4、TLR9等。通过网络拓扑和蛋白互作网络分析筛选出关键靶点涉及PTGS2、ESR1、AKT1、EGFR等。GO功能富集分析得到339条生物过程条目(BP),45条细胞组成条目(CC)和81条分子功能条目(MF)。KEGG通路富集分析筛选得到102条信号通路,包括小细胞肺癌、非小细胞肺癌、膀胱癌、甲型流感、胰腺癌、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等。结论 二十五味肺病丸可能通过作用于PTGS2、ESR1、AKT1、EGFR相关靶点并通过相关肺病通路、炎症通路、免疫通路对COVID-19起到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0.
冠心病患病率及死亡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威胁人民健康的主要病因之一。目前中西药物联用是治疗冠心病的主要形式,药物间代谢性相互作用引起的安全性及有效性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本文针对临床上常用的治疗冠心病中成药,按照辨证分型从CYP450酶系和转运体的角度探讨与西药可能发生的潜在代谢性药物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