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5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56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0篇
外科学   32篇
综合类   45篇
预防医学   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2篇
中国医学   32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患者 男,57岁。因双下肢进行性肿胀伴疼痛40d入院。入院检查:双下肢明显肿胀,局部皮温高,腓肠肌轻压痛。双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示: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予以静脉溶栓及消肿等治疗。治疗后第3天,突然出现左下肢疼痛加重,渐出现左小腿无力,小腿后侧及足部感觉减退,足部活动受限;查体:左胭窝上约10cm处明显压痛,无明显放射痛,足背伸、跖屈肌力0级,伸趾肌及屈趾肌肌力0级,小腿后外侧及足部感觉消失、膝腱反射(++),跟腱反射(-);  相似文献   
2.
吴丽元  巫洁  杨芳  彭敏 《护理学杂志》2007,22(21):41-42
目的 探讨臀部皮肤温度测量临床应用的科学性与可行性.方法 对124例新生儿进行不同部位体温观测,比较不同情况下臀部皮温与腋温和肛温的关系.结果 同一环境温度下,腋温与肛温、臀温与肛温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臀温与腋温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不同环境温度下相同部位体温比较,腋温、肛温及臀温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 臀部皮肤测温法可替代腋温测量法,能客观地反映新生儿体温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3.
疾病与两侧经穴皮温失衡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4.
李刚  祁巍  王征 《中国乡村医生》2006,22(24):29-29
资料与方法 病例1 患儿,女,11岁。从7岁开始发现左侧小腿中部伸侧多汗,伴有局部皮温增高,尤以活动后明显。在继续观察中,左小腿忠处皮肤出现暗红色斑,摸之局部较软,并随年龄增长症状逐渐加重,左小腿变粗、肥大,同时局部出现多毛。父母非近亲结婚,家族中无类似患病者。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51岁。20天前扭伤后右小腿疼痛,不能站立、活动,继而出现右小腿肌肉肿胀。专科检查:右小腿中上段肿胀,无明显皮肤充血,局部皮温无明显升高,压痛、叩击痛明显,无明显骨擦音、骨擦感。数字X线摄影(DR)片:示右胫骨上段髓腔内类圆形透亮区,沿胫骨长轴生长,内见片状骨化影,周围见硬化缘,无骨膨胀,无骨膜反应(图1、2)。CT扫描:示右胫骨中上段病图1DR正位片:胫骨上段髓腔见类圆形透亮区,内见片样骨化影图2DR侧位片:病灶内片样骨化影,边界不规则图3CT横断位:病灶边缘光整,内见脂肪密度影及小片样骨化影图4MRI横断T2WI:病灶内脂肪信号…  相似文献   
6.
锁骨骨髓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临床资料患者,女,70岁,因“发现左肩部包块1年伴疼痛2个月余”入院。患者缘于1年前无意中发现左肩部包块,当时约鸽蛋大小,无任何不适,包块逐渐增大,近2个月来感包块增大至鸡蛋大小,且伴有酸胀痛,疼痛可放射至左肩关节、左腋下,无咳嗽、咳痰、咯血、胸闷及其他骨骼疼痛。查体:全身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左锁骨近端近胸锁关节处可见6 cm×4 cm×3 cm包块(图1),表面无红肿、血管聚集,触诊包块质地不均,包块中央部质软、周围质硬,边界不清,活动度差,表面不光滑,局部皮温不高,轻压痛,听诊无血管杂音;左上肢感觉、活动、循环、肌力、反射无异常。X线…  相似文献   
7.
山茛菪碱和中药联合治疗血栓性静脉炎1例文/刘云娥,赵增宝1病例男,42岁,教员,患静脉曲张>10年,右下肢踝关节以上皮肤瘀斑>1年。体检:右下肢大隐静脉曲张、变硬,局部皮温较高,可见暗红色皮肤色素沉着。按之皮下血管有结节。诊断:血栓性静脉炎。治疗:山...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22岁。因右大腿内侧疼痛,出现水肿性红斑、水疱、血泡,并迅速扩大,很快波及整个右大腿内侧。病前无明显外伤史及糖尿病史。入院查体:右大腿内侧有20cm×30cm大小片状水肿红斑、紫红斑,表面散在大小不等水疱、血疱,疱壁松弛易破,周围2cm皮肤充血水肿。局部皮温增高,触压痛,无波动感。实验室检查:外周血W BC10.7×109/L,中性0.95,H GB10.7g/L,ESR67m m/h。初步诊断:丹毒,给予静脉滴注先锋霉素V、甲硝唑、地塞米松,局部用洗必泰液湿敷,治疗效果不明显。入院3d后出现高热,创面皮肤迅速发白坏死,皮下组织液化,皮肤漂浮其上。血培养阴…  相似文献   
9.
红外热像术研究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红外热像观测研究手法对颈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运用红外热像技术记录两组病例手法和功能操前后颈项部体表温度变化,进行对照观察。结果:治疗后两组皮温较治疗前均有升高,手法组改善幅度优于功能操组。结论:红外热像可通过手法治疗前后的皮温变化反映局部热分布及功能状况,对于颈型颈椎病的诊治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新型遮光式保温灯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其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行手部再植或移植组织术后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新型遮光式保温灯组及传统的手术反光灯组,每组50例.新型遮光式保温灯组术后7d采用新型遮光式保温灯进行局部保温,传统手术反光镜组术后7d采用普通手术反光灯进行局部保温.并将新型保温灯组的患者随机分为针对性护理组和一般护理组,每组25例,分别采取相对应的护理措施.观察两种保温方式各自的效果及采用不同护理方法对患者的睡眠质量影响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差异.结果 新型保温灯组的平均皮温[ (34.33±0.98)℃]高于传统保温灯组[(32.32±0.90)℃].而针对性护理组患者的睡眠时间及睡眠效率[(7.3±1.8)h,87.95%]均高于对照组[(6.3±1.6)h,74.12%],病情针对性护理组的护理满意度(92%)也高于一般护理组(80%).结论 新型遮光式保温灯临床应用效果优于传统手术反光灯,配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及对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