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总结32例经椎弓根椎间融合与AF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经验。方法:应用经伤椎椎弓根椎体间融合并AF系统复位内固定,以提高复位效果与脊柱的稳定性。结果:全部病例获随访,时间3~23个月,伤椎均与上位椎体间融合,无矫正角度与高度丢失,无断钉及螺钉松动,神经功能平均1.5级以上的恢复。结论:经椎弓根椎间融合与AF治疗胸腰椎骨折,操作简单,复位可靠,可重建脊柱的稳定性,椎体间融合更符合生物力学内环境的持久稳定。  相似文献   
2.
骨间前动脉发尺动脉腕上皮支的变异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作者在参加 2 0 0 2年全国显微外科应用解剖学习班解剖时 ,发现 1例 (双侧 )尺动脉腕上皮支由骨间前动脉发出 ,现报道如下。本次学习班尸体共 2 8具 (5 6侧 ) ,仅发现 1例 (双侧 )尺动脉腕上皮支由骨间前动脉发出 ,该尸体年龄约13岁 ,身高 135cm左右 ,体形中。在解剖右尺动脉腕上皮支为蒂的前臂尺侧皮瓣时 ,发现尺动脉在腕上仅发出两分支支配尺侧腕屈肌 ,并没有皮支或肌皮分支至尺侧皮肤 ,但在尺侧腕屈肌和尺侧腕伸肌间隙中却有蒂血管支配尺侧皮肤 ,逆行寻找蒂血管来源 ,切断尺侧腕屈肌之腱性部将其向近端牵开 ,发现蒂血管来自骨间前动脉 …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玻璃酸钠联合得宝松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应用玻璃酸钠联合得宝松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选择以往单纯应用玻璃酸钠和得宝松治疗的患者进行对照研究,对比分析三种用药方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以及膝关节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联合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玻璃酸钠组和得宝松组(P<0.05);联合治疗组治疗后,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平均值明显高于玻璃酸钠组和得宝松组(P<0.05或P<0.01);联合治疗组治疗后,VAS疼痛评分平均值明显低于玻璃酸钠组和得宝松组(P<0.05或P<0.01);全部病例未见全身严重不良反应发生,三组注射部位疼痛、肿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酸钠和得宝松联合应用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在提高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改善膝关节功能、减轻疼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5.
保留椎体后侧壁植骨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占蓓蕾  叶舟 《中国骨伤》2006,19(8):467-468
目的:探讨经颈前路植骨融合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38例,男29例,女9例;年龄35~78岁,平均56·5岁;慢性发病18例,急性发病9例,轻度外伤或劳累后发病11例;病程15d~16年,平均31个月;病变累及2个节段19例,3个节段14例,4个节段5例;曾行后路全椎板减压术5例,单开门1例。采用保留颈椎椎体后侧壁植骨融合的方法治疗以提高颈椎椎体结构的相对稳定及植骨融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69个月,平均32个月。手术减压及融合节段全部于手术后2个月获骨性融合,颈椎稳定性良好。依据贾连顺疗效评价:优19例,良14例,可4例,差1例。结论:该方法具有脊髓减压彻底,颈椎椎体结构干扰破坏少,既提高植骨融合面积,又确保植骨融合,术后并发症少,为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提供一种比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6.
单侧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治疗腰椎节段性不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单侧经椎间孔后路腰椎间融合与内固定治疗腰椎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采用单侧经椎间孔后路椎间融合与TENOR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腰椎节段性不稳32例,49个节段,其中腰椎退行性滑脱7例,节段不稳伴椎管狭窄16例,节段不稳伴椎间盘突出9例。结果经6~22个月,平均12个月的随访,2个月融合节段可见模糊骨痂生长,4~6个月达骨性愈合,术后症状消失25例,显著改善5例,优良率为93%。无固定螺钉松动、断裂,无椎间高度及复位丢失情况,钛网融合器除1例放置偏后并有2 mm下沉外,其余均正常。结论单侧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是新近发展应用的技术,与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联合应用,可使腰椎获得即刻稳定,恢复脊柱序列及椎间高度,维持腰椎生理弧度,促进植骨融合。  相似文献   
7.
联合入路双钢板内固定治疗骨折脱位型胫骨内侧平台骨折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探讨膝前正中入路联合后内侧倒"L"形入路双接骨板内固定治疗骨折脱位型胫骨内侧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0年2月至2013年9月收治17例骨折脱位型胫骨内侧平台骨折患者,男11例,女6例;年龄21~65岁,平均42岁。采用前正中入路复位固定内侧平台骨折块,后内侧倒"L"形入路复位及支撑固定后内侧骨块,术后进行临床和影像学随访,采用HSS评分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患者获随访,时间11~25个月,平均18个月。术后即刻和随访终末胫骨平台内翻角(TPA)分别为(87.8±4.2)°和(88.2±4.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58);术后即刻和随访终末胫骨内侧平台后倾角(PSA)分别为(10.1±3.7)°和(10.3±4.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12)。膝关节HSS评分86.7±6.1,所有患者无感染、皮肤坏死、内固定松动断裂及骨折复位丢失等并发症。结论:联合入路双钢板固定治疗骨折脱位型胫骨内侧平台骨折,具有显露清楚、复位满意、固定可靠、便于早期功能锻炼等优点,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小切口缝匠肌髂骨瓣植入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一种经小切口与缝匠肌髂骨瓣转移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方法。方法:股骨颈骨折33例,男25例,女8例;年龄17~50岁,平均39.5岁。Garden骨折分类:Ⅰ型2例,Ⅱ型4例,Ⅲ型16例,Ⅳ型11例。采用经股骨粗隆外侧小切口带缝匠肌髂骨瓣植入方法进行治疗。结果:33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7年8个月,平均3年6个月。所有病例均达解剖复位。股骨头缺血性坏死2例,骨折不愈合1例,其余病例骨折愈合良好。按Harris疗效评定标准:优19例,良10例,可2例,差2例。无断钉及螺钉松动发生。结论:经小切口与缝匠肌髂骨瓣转移具有操作简便,骨折复位可靠,创伤小,并发症少的优点,为青壮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提供一种骨折愈合率高、股骨头坏死率低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9.
张晓文  张春 《河北医学》2002,8(6):532-533
胫排骨骨折为骨科常见的创伤性疾患 ,由于小腿中下段软组织菲薄 ,一旦发生软组织坏死感染极易造成骨外露或骨折术后钢板外露 ,在处理上较为困难 ,有时甚至直接影响骨的愈合。以往采用各类皮瓣或肌皮瓣覆盖创面 ,往往因手术难度较大 ,基层医院开展较困难。我院自 1989年至 1999年共采用邻近肌瓣覆盖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共 2 4 7例均取得满意效果。1 临床资料本组病人男性 196例 ,女性 5 1例 ,年龄 18~ 4 6岁 ,平均 32岁。致伤原因 :机械皮带绞伤 2 4例 ,车祸伤14 0例 ,重物压砸伤 83例。按损伤程度分型 :Ⅰ型 97例 ,Ⅱ型 137例 ,Ⅲ型 2 3…  相似文献   
10.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功能重建的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是关节内复杂性骨折,属高能量损伤所致。随着交通事业及工业的发展,在临床上越来越多见。临床治疗上要求恢复解剖关系的同时,必须保留关节功能,处理不当易引起创伤性关节炎、关节强直及关节不稳定等严重并发症。我院自1998年1月-2005年9月收治复杂胫骨平台骨折35例,通过回顾性分析,着重就功能重建中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讨论。1临床资料本组35例,其中男25例,女10例;年龄17~52岁,平均41.5岁。按AO分型:C1型15例,C2型12例,C3型8例。致伤原因:交通伤22例,坠落伤8例,砸伤5例。开放性骨折8例,闭合性骨折27例。合并韧带损伤11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