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0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TJ-A型痛经治疗仪治疗痛经30例山西省中医研究所妇科(030012)王红附院理疗科(046000)董安平痛经是妇科的常见病,尤以青年妇女多见,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工作、学习和生活,从1991年9月开始,我们采用TJ—A型痛经治疗仪,治疗痛经患者...  相似文献   
2.
四年来我们共收治外阴白色病变患者396例,经病理诊断,且基本坚持治疗1月以上者286例,现小结如下。临床资料(一)年龄:外阴白色病变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但以21~40岁最多,占63.3%,最小年龄3岁,最大年龄67岁。(二)职业:286例中工人发病率为103例,占36%;其次为农民84例,占29.4%;家庭妇女为27例;干部  相似文献   
3.
我科门诊于一九七六年十月份开始试用腐植酸钠治疗子宫颈糜烂、阴道炎、外阴炎共63例。列入总结之56例中,痊愈31例,好转23例,无效2例,有效率达96.42%。现将简单情况小结如下,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盆腔炎是妇科的常见病之一,对广大城乡妇女的身体健康、劳动和生活都有较大影响。为了使广大劳动妇女减少痛苦,充分发挥妇女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兹将我们几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的一点体会总结于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们临床治疗崩漏35例,这些患者的西医诊断,多属功能性子宫出血,全部运用中医辨证论治的整体疗法,获效良好。兹将我们的治疗经验简介如下,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药内服对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辨证分型和用药规律。方法:查看近5年来中药内服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相关的公开发表文献,找出并总结相关证型、方剂、伴随症状及用药规律。结果:检索符合标准的文献207篇,总结了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中常见的症状类型有湿热瘀结证、气滞血瘀证、寒湿凝滞证、肾虚血瘀证。常用方剂有桂枝茯苓汤、少腹逐瘀汤、膈下逐瘀汤、白头翁汤、当归四逆汤、四妙散;常见伴随症状及加减用药为带下量多色黄有异味(苍术、黄连、黄柏、蒲公英),腹痛甚(延胡索、桃仁、香附),腰骶酸痛(菟丝子、桑寄生、川续断),大便秘结(大黄、火麻仁)等。结论:盆腔炎疾病后遗症多以湿、热、瘀为主,治疗多以辨证选方为主,随症加减用药,具有标本同治的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7.
祖国医学中没有盆腔炎病名的记载,但根据其临床表现,一般属于中医妇科的“带下病”、“月经病”、“妇人癥瘕”的范畴。《医宗金鉴》中有瘀血血蛊症治“腹中瘀血未成形,面黄发热腹胀疼,产后经来风冷客,血室之内有瘀停”的记载,与本病症状相符。一、病因根据祖国医学理论,认为本病多因体虚,热毒或湿浊邪气乘虚而入,阻碍气机,瘀滞胞宫、胞络而影响冲任致病。由于热毒瘀滞胞宫、胞络致使少腹产生  相似文献   
8.
中西医结合治疗外阴白色病变47例总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淑芬 《中医研究》1993,6(2):38-39
本文对外阴白色病变的47例住院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后,取得的较好疗效进行了总结分析。并通过对补肾、滋阴、活血、止痒为治则,辅以外阴局部中药洗剂及西药腐敏封闭等治法方药的理论探讨,提出了外阴白色病变的发病可能与机体免疫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9.
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肌瘤210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子宫肌瘤是妇科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10年来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的办法治疗子宫肌瘤取得了一定疗效,现将临床资料整理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10年来共收治210例子宫肌瘤患者,其中住院病人150例,门诊病人70例;最小年龄29岁,最大年龄52岁,以36~52岁最多,占发病总例数的89.8%;产次以3~5胎者为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了消糜栓治疗子宫颈糜烂542例的临床疗效观察,有效率94%,治愈率60.1%。本栓剂具有消炎、活血、止血、去腐生肌等作用,无副作用,可重复使用,便于患者自行上药,是治疗宫颈糜烂的一种安全有效的外用中药剂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