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73篇
综合类   50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6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4 毫秒
1.
近年来,围术期神经损伤正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我院1994~2004年来全麻下手术有7例患者外周神经损伤,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肝脏移植术患者围术期心跳骤停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院自开展肝脏移植以来共完成各种肝脏移植术2078例,其中围术期心跳骤停42例。本研究简要分析心跳骤停的原因,为临床预防其发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肿瘤病人输血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中患儿血流动力学的变化与急性肾损伤(AKI)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9年1—12月接受亲体肝移植术患儿112例,男62例,女50例,年龄5~24个月,体重5~12 kg, ASAⅢ或Ⅳ级,肝功能Child-Pugh评分B级50例,C级62例。根据2012年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诊断标准将患儿分为两组:术后急性肾损伤组(AKI组)和无急性肾损伤组(nAKI组)。术中均采用压力记录分析法(PRAM)进行血流动力学的实时监测,包括CVP、心指数(CI)、MAP、左心室收缩力指数(dp/dt_(max))、心动周期效率(CCE),记录再灌注早期(门静脉开放5 min内)各指标最大波动值(ΔCVP_(max)、ΔCI_(max)、ΔMAP_(max)、Δdp/dt_(max)、ΔCCE_(max))。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血流动力学最大波动值与术后AKI的相关性,并通过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各相关因素的AUC下面积。结果所有患儿中共有45例发生AKI,发生率为40.18%。AKI组再灌注早期(门静脉开放5 min)内MAP、CI及dp/dt_(max)一过性迅速下降,最大下降值(ΔCI_(max)、ΔMAP_(max)、Δdp/dt_(max))明显大于nAKI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ΔCI_(max)、ΔMAP_(max)、Δdp/dt_(max)与术后AKI具有相关性,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4(0.65~0.83)、0.74(0.65~0.84)和0.76(0.68~0.85),截断值分析结果显示当上述指标分别大于0.25 L·min~(-1)·m~(-2)、0.10 mmHg/ms及20 mmHg时AKI的风险明显升高。结论肝移植术中再灌注早期患儿出现严重心肌抑制及心排量、血压明显下降与术后AKI具有独立正相关性,实时连续的血流动力学监测,稳定心功能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能减少术后AKI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张裕霞  张秀生 《天津医药》1999,27(8):493-494
肝移植术已成为治疗终末期肝功能衰竭的有效手段。近年来随着手术和麻醉技术的不断提高,肝移植病人的预后和生存率已有很大改善,1年成活率达70%~80%以上[1],围手术期的处理直接影响手术的成败。我院于1994年5月10日对1例原位肝移植病人在无肝期应用体外静脉转流技术获得成功,术后存活至今(4年零1个月),并基本恢复正常生活,总结如下。 病例介绍 1.患者男,37岁。体重51 kg。因上消化道大出血于1994年1月以肝硬化门脉高压、食道静脉破裂出血住院。肝功能为 Child C级。实验室检查:总蛋白 45 g/L,白蛋白:球蛋白为15 g:30 g,转氨酶及胆红素均…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乌司他丁 (UTI)对体外循环 (CPB)心脏手术期间体液因子变化的影响 ,探讨其手术期间的保护作用。方法  30例择期CPB心脏手术病人 ,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 15例 ) ,乌司他丁组 (U组 )给予乌司他丁 2万U kg ,对照组 (C组 )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分别于麻醉诱导后 (t1 )、主动脉开放后 10min(t2 )、CPB停机后 10min(t3)、CPB停机后 1h(t4 )测定血浆TNF -α、ET - 1、TXA2 的水平及血浆丙二醛 (MDA)的浓度和过氧化物歧化酶 (SOD)的活性。结果 两组的TNF -α在t2 升高 ,U组在t3开始下降 ,C组持续至t4 与基础值相比仍明显升高。ET - 1在t2 升高 ,并逐渐下降 ,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两组MDA在t2 、t3升高 ,但U组明显低于C组 ,且U组MDA在t4 恢复至基础水平 ,而C组仍明显高于基础值 (P <0 .0 1)。两组的SOD活性在主动脉开放后至CPB停机后 1h持续升高 ,在t2 、t3U组SOD活性显著高于C组 (P <0 .0 1)。两组的TXA2 在t2 、t3较t1 明显升高 ,且C组与U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U组的TXA2 在t4 已恢复至基础值 ,C组仍明显高于基础值。结论 乌司他丁可以抑制体外循环时TNF -α、TXA2 等炎性因子的产生 ,并能提高SOD的活性 ,在行体外循环的心脏手术中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抑制置入喉罩时应激反应的性别差异。方法适合术中通过喉罩维持机械通气的择期全麻手术患者77例, 40例男性患者和37例女性患者各随机分为2组:MP组(男性丙泊酚组, n=20)、 FP组(女性丙泊酚组, n=19)、 MR组(男性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组, n=20)、 FR组(女性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组, n=18)。采用血浆靶控输注模式对患者进行全麻诱导,其中MP组、 FP组丙泊酚初始浓度设为5.0μg·m L~(-1); MR组、 FR组丙泊酚初始浓度设为3.0μg·m L~(-1)同时靶控输注瑞芬太尼2.0 ng·m L~(-1)。待丙泊酚血药浓度达到平衡时插入喉罩,通过序贯法对置入喉罩时丙泊酚浓度进行观察记录,下一例患者上下增减幅度为0.5μg·m L~(-1)。观察并记录麻醉诱导前(T_0),置入喉罩前1 min (T_1),置入喉罩时(T_2),置入喉罩后l min (T_3)、 2 min (T_4)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脑电双频指数(BIS)值。结果诱导后, 4组患者MAP、 BIS值都较诱导前显著下降(P <0.05)。MP组T_1、 T_3、T_4时HR较T_0时显著下降(P <0.05), FP组T_4时HR显著下降(P <0.05), MR组、 FR组T_0~T_4时HR均无明显变化(P> 0.05)。MP组T_1、 T_3、 T_4时MAP显著低于MR组(P <0.05), FP组T1时MAP显著低于FR组(P <0.05), 4组间各观察时点HR比较无显著差异(P> 0.05)。T_1~T_4时MP组、 FP组的BIS值显著低于MR组、 FR组(P <0.05)。MP组、 FP组、 MR组、 FR组丙泊酚半数有效浓度分别为(5.00±0.49)、(5.07±0.42)、(2.60±0.42)、(2.19±0.46)μg·m L~(-1),其中MR组、 FR组显著低于MP组、 FP组(P <0.05), MP组与FP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 0.05), FR组显著低于MR组(P <0.05)。4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女性患者对瑞芬太尼抑制插入喉罩应激反应作用的敏感性更强。诱导期,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诱导较单独丙泊酚靶控输注诱导更能达到血流动力学的稳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肝缺血再灌注 (HIR) 对幼鼠海马以及远期认知功能的影响, 并探讨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 2A亚基 (NR2A) 磷酸化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方法 健康C57小鼠54只, 2周龄, 体质量6~9 g,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 (n=18): 假手术组 (S)、 HIR组 (I) 和NR2A抑制剂NVP-AAM077处理组 (N)。建立70% HIR模型, N组于术后连续3 d每天予NVP-AAM077 (10 mg/kg) 腹腔注射。S组和I组以相同方式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每组随机取 10只小鼠于术后3 d处死, 分离血清并取脑组织,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ELISA) 检测血清脑损伤标志物S100β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 水平, HE染色观察海马组织病理改变, Western blot检测cleaved caspase-3、 NR2A、 p-NR2A Y1325蛋白水平。其余小鼠于术后30 d进行Morris水迷宫实验, 评价远期认知功能。结果 与S组比较, I组与N组血清S100β和NSE水平明显升高, 海马组织水肿, 细胞排列紊乱, cleaved caspase-3、 p-NR2A Y1325蛋白水平升高, 平台所在象限滞留时间缩短 (P<0.05); 与I组比较, N组血清S100β和NSE水平降低, 海马神经元病理损伤减轻, cleaved caspase-3、 p-NR2A Y1325蛋白水平下降, 平台所在象限滞留时间明显延长 (P<0.05)。3组之间NR2A表达水平、 逃逸潜伏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幼鼠HIR可导致脑损伤和远期认知功能障碍, 其机制可能与 NR2A Y1325过度磷酸化介导的兴奋性毒性和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1,6-二磷酸果糖(FDP)对大鼠肝脏冷缺血-再灌注时肺的保护作用。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24只,周龄8~10周,体重200~250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三组,每组8只。O组大鼠仅进行单纯开关腹手术,游离相应血管;K组大鼠采用肝脏冷缺血-再灌注模型手术,不给予任何干预措施;F组大鼠采用肝脏冷缺血-再灌注模型,在切皮时经睾丸静脉给予FDP 250mg/kg。于再灌注后6h收集血清和肺组织标本,利用ELISA和免疫组化检测TNF-α和IL-6表达水平;测定肺组织MDA和SOD含量,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学结果。结果与O组比较,K组和F组大鼠血清TNF-α和IL-6浓度及肺组织MDA含量均明显升高(P0.05),肺组织SOD含量明显降低(P0.05);与K组比较,F组血清TNF-α和IL-6浓度及肺组织MDA的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肺组织SOD含量均明显升高(P0.05)。免疫组化染色显示O组TNF-α和IL-6表达较K组和F组明显降低,与K组比较,F组TNF-α和IL-6的表达明显降低。O组肺组织形态结构未见明显异常,K组肺泡腔内渗出明显,大量的炎症细胞浸润,F组肺组织损伤较K组减轻。结论 1,6-二磷酸果糖可明显减轻大鼠肝脏冷缺血-再灌注后的急性肺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