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25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4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16 毫秒
1.
动脉粥样硬化肾动脉狭窄证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脉粥样硬化肾动脉狭窄(ARAS)是引起终末期肾脏病的重要原因,它的发生、发展是一个渐进而又缓慢的过程,对其早期干预治疗以防止和延缓肾功能不全的进展是非常重要的。迄今为止,现代医学对ARAS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即使介入治疗也不能解决主要临床问题。中医药在防治慢性肾功能衰竭和动脉粥样硬化(AS)方面所取得的疗效已经得到医学界的认可,但笔者通过系统检索只发现2篇涉及ARAS领域的中医研究文献,可见其相关中医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笔者在跟从导师饶向荣临证过程中,总结了导师对ARAS的中医病因病机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指导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IgA肾病是我国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指免疫病理表现为以IgA为主的免疫复合物在系膜区沉积。其临床表现为血尿,伴不同程度的蛋白尿、高血压和肾功能受损,若治疗不当或病程迁延,最终将发展为慢性肾衰竭。目前对IgA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阐明,普遍认为与感染、免疫、遗传等因素有关。研究表明,IgA肾病的发病过程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环节:IgA分子在外周血液循环中的持续存在,  相似文献   
3.
肾脏病领域的“治未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饶向荣  李深  李雪霞 《光明中医》2008,23(3):258-261
早在二干多年前《黄帝内经》时代,我们的祖先已经有着非常先进的预防医学思想,表现在疾病的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等。“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一直成为广大临床工作者的追求目标。当今社会慢性肾脏病(CKD)已经成为一种流行病,严重威胁人类的生活质量,甚至生命。故前国际肾脏病学会主席Brenner教授指出:“未来5年将是肾脏病预防年”。如何继承传统的治未病的思想,结合当今肾脏病研究成果,积极地防治慢性肾脏病,是中医、中西医结合肾脏病时代要求。  相似文献   
4.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病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占永立 《中医杂志》2008,49(9):822-824
1 病历摘要 王某某,男,53岁.主因"水肿反复发作4年余,加重2个月"于2007年11月14日以"肾病综合征(Ⅱ期膜性肾病)"收入院.患者2003年初因"感冒"后出现颜面及四肢浮肿,活动后加重,未引起重视.2003年10月体检时查尿常规:尿蛋白(PRO)( )、尿潜血(ERY)( ),就诊于某医院,查24小时尿蛋白定量13 500mg,白蛋白(Alb)12g/L,诊断为"肾病综合征",予氯沙坦钾及福辛普利钠等治疗,水肿等症状未见好转.2004年3月转诊于某医院,经肾活检病理诊断为"Ⅱ期膜性肾病",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霉酚酸酯(骁悉)口服,每次0.75g,每日2次.  相似文献   
5.
占永立 《中医杂志》2007,48(2):157-159
1 病历摘要 郑某某,男,41岁,病历号:098356。主因“全身红斑脱屑丘疹10年,加重伴关节疼痛1个月”,于2005年7月27日收入我院皮肤科。患者10年前无诱因头皮出现绿豆大、双下肢伸侧鸡蛋大及躯干四肢散在红斑丘疹,上覆银白色鳞屑、伴痒,外院诊断为“银屑病”,予中药口服及外用药物治疗,皮疹消退。以后此疹反复发作,冬季加重,1个月前出现脊柱及四肢小关节疼痛,为系统治疗收入我院皮肤科。入院时症见头部绿豆大、双下肢伸侧鸡蛋大红色丘疹及斑块,肥厚、干燥,上覆厚层银白色鳞屑,脊柱及四肢小关节轻度疼痛,口干、口苦、咽痛,大便干,小便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血瘀证与临床指标及肾脏病理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对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78例CKD患者于肾活检前24h内行中医虚损证候、血瘀证及湿热证评分;分析血瘀证积分与中医虚损证候积分、湿热证积分、年龄、病程、血压、体重指数(BMI)、24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Alb)、血肌酐(Scr)、尿酸(UA)、eGFR、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血三酰甘油(TG)、血胆固醇(CHO)、纤维蛋白原(FBI)等临床指标及肾脏病理损伤半定量积分之间的关系。结果:(1)经过多元相关回归分析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患者的瘀血证积分与虚损证型积分、湿热证积分及肾小管间质病理损伤积分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2)瘀血积分病程≥13个月组与4~6个月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3)瘀血积分在不同中医虚损证型中的分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其中无虚损证型组与脾肾阳虚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与肝肾阴虚组及阴阳两虚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4)瘀血证积分随着患者肾小管-间质损伤程度不同而变化,其中多灶状损伤组分别与无损伤组、灶状损伤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1)在CKD患者中存在瘀血证伴随中医虚损证型出现的情况;(2)湿热证与血瘀证之间存在密切联系,“湿热夹瘀”可能是CKD患者的重要中医证候;(3)血瘀证与肾小管间质损伤存在相关性,血瘀证可能是导致CKD进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缓衰方对肾大部切除大鼠肾内微血管重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益气养血活血的中药复方——益肾缓衰口服液对肾大部切除(SNX)大鼠残肾内微血管重塑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76只,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n=16):假手术+自来水10ml·kg-1·d-1灌胃;模型组(n=20):5/6肾切除+自来水10ml·kg-1·d-1灌胃;缓衰口服液组(n=20):5/6肾切除+益肾缓衰口服液10ml·kg-1·d-1灌胃;氯沙坦钾组(n=20):5/6肾切除+氯沙坦钾40mg·kg-1·d-1灌胃。分别于术后2、4、8、12周取肾组织PAS染色观察病理改变;免疫组化SP法进行APP、FN和Col-Ⅳ染色,结合图像分析,评价肾小球微血管面积和肾间质微血管数动态变化及其与细胞外基质(ECM)成分(FN和Col-Ⅳ)表达的关系。结果:在大鼠SNX模型中,残余肾间质毛细血管数和肾小球毛细血管襻相对面积随时间呈逐渐下降趋势,肾小球的毛细血管襻相对面积与Col-Ⅳ、FN的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分别为-0.598和-0.601,P〈0.001);缓衰口服液组和氯沙坦钾组其微血管丢失和ECM积聚程度较轻。结论:在SNX大鼠中,缓衰口服液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氯沙坦钾)具有相似的减少肾内微血管丢失从而减轻肾小球硬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扶肾祛浊口服液治疗肾虚浊停证慢性肾衰竭早、中期(代偿期、失代偿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开放、阳性药物平行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 ,将5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5例,在控制饮食与对症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口服扶肾祛浊口服液,每次20 mL,每日3次;对照组口服尿毒清颗粒,每日早、中、晚各5g,睡前10g.疗程均为8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肌酐清除率、肌酐、尿素氮、尿蛋白、血红蛋白、血白蛋白、血球蛋白及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临床综合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总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肌酐明显上升(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肌酐明显上升(P<0.01),肌酐清除率明显下降(P<0.01),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其余实验室指标治疗前后及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扶肾祛浊口服液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与尿毒清颗粒相近.  相似文献   
9.
国际上对"慢性肾脏病"有着明确的定义,1999年美国肾脏病基金会KDOQI专家组提出T.陵性肾脏病(CKD)的定义及分期标准。根据该定义,CKD是指肾脏损害或肾小球滤过率  相似文献   
10.
无症状性血尿或蛋白尿作为肾小球疾病常见的临床现象,越来越引起广大。肾内科医师的重视。本研究通过回顾性临床病例分析,探讨此类患者临床与。肾脏病理的相关性,以期进一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