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225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7篇
中国医学   42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为我国重要的经济树种。根据叶片挥发油中主要成分的种类和含量,樟树通常被分为龙脑型、樟脑型、芳樟醇型、桉叶油型和橙花叔醇型5种化学型,萜类合酶(terpene synthase, TPS)是形成这些化合物的关键酶。虽然多个关键酶基因已得到鉴定,但最具经济价值的(+)-龙脑的生物合成途径未见报道。该研究通过对4种化学型叶片的转录组分析,克隆了9个萜类合酶基因CcTPS1~CcTPS9。经过大肠杆菌诱导表达重组蛋白后分别以香叶基焦磷酸(GPP)和法尼基焦磷酸(FPP)为底物进行酶促反应,结果CcTPS1和CcTPS9均可催化GPP生成冰片基焦磷酸,并在磷酸水解酶的作用下得到(+)-龙脑,产物占比分别为0.4%、89.3%。CcTPS3和CcTPS6均可催化GPP生成单一产物芳樟醇,CcTPS6还可与FPP反应生成橙花叔醇。CcTPS8与GPP反应生成1,8-桉叶油(30.71%)。9个萜类合酶共计产生9个单萜和6个倍半萜类化合物。该研究首次确定樟树中负责(+)-龙脑生物合成的关键酶基因,为进一步阐明化学型形成的分子机制及利用生物工程技术培育高产龙脑新...  相似文献   
2.
宽叶山蒿为艾的近源种,两者饮片或叶绒混在一起很难鉴别。该研究旨在从分子层面建立一种快速鉴别宽叶山蒿与艾的方法。根据宽叶山蒿与艾的ITS2基因测序结果,使用DNAMAN软件进行序列比对,分析得到在ITS2基因202位存在C/T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并依据此SNP位点设计特异性引物,建立并优化特异性PCR方法,以此方法进行混样检测验证可行性与稳定性。在特异性PCR条件下,使用特异性引物JNC-F与通用引物ITS3R,艾可以扩增出1条218 bp的特异条带,而宽叶山蒿不能扩增;使用特异性引物KY-F与通用引物ITS3R,宽叶山蒿可以扩增出218 bp特异条带,而艾不能扩增。建立的方法同时可以用于检测饮片及加工品叶绒,使用JNC-F/ITS3R体系可以检测宽叶山蒿中是否混有艾,艾饮片及叶绒的最低检测限均为3%;使用KY-F/ITS3R体系可以检测艾中是否混有宽叶山蒿,宽叶山蒿饮片及叶绒的最低检测限均为5%。模板检出限考察中2个体系对模板的检出限均为5 ng。构建方法可为两者质量控制提供依据,准确检测和判定市场上2种药材是否混用。  相似文献   
3.
“道地药材”的生物学探讨   总被引:58,自引:0,他引:5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对“道地药材”的生物学内涵、形成的生物学原理及研究时具有的生物学问题和方法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理论探讨。方法:采用分子生物学、居群遗传学和居群生态学的方法进行阐述。结果:通过对“道地药材”的生物学探讨,指出“道”是生物学上的“居群”,它的形成是由基因型和环境饰变共同作用的结果,具有数量、空间、遗传和药效等特征。结论:对目前已在开展的“道地药材”研究具有理论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赤、白芍药的划分与地域分布的相关性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赤、白芍药的划分与地域分布的相关性探讨黄璐琦王敏格小光何希荣(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北京100700)《中国药典》1995年版规定芍药PaeonialactifloraPal.的根分别是赤芍RadixPaeoniaRubra、白芍RadixPaeoniaAlba二药的来源。赤、白芍同一来源,而药效迥然不同,使得赤、白芍二药的划分标准一直是研究热点。现时虽一般认为白芍多取芍药的栽培品加工而成,赤芍多取其野生品晒干而成[1~4],但各地不一,并且随着市上赤、白芍价格的....  相似文献   
5.
药用植物濒危与保护等级划分中的问题及其标准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光红  黄璐琦 《中国中药杂志》2005,30(18):1474-1477
保护珍稀濒危药用植物是中医药学持续发展的前提。从物种濒危与保护等级划分的现状出发,对药用植物濒危与保护等级划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药用植物濒危等级划分应参照IUCN国际标准进行,保护等级划分应针对药用植物特点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并对相关的定性、定量指标进行探讨,为珍稀濒危药用植物保护等级划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药用肉苁蓉的遗传多样性RAPD分析   总被引:16,自引:6,他引:16  
目的 :荒漠肉苁蓉Cistanche deserticola和管花肉苁蓉Cistanche tubulosa群体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方法 :对荒漠肉苁蓉 2个野生居群和管花肉苁蓉 4个野生居群进行RAPD分析 ,利用POPGENE1.31版软件分析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结果 :荒漠肉苁蓉平均多态位点百分率 47.37% ,2个居群多态位点分别为 39.4 7%和 35.53% ,平均Nei’s基因多样性为 0 .135 8,Shannon’s多态性信息指数为 0.2072 ,基因分化系数Gst=0.2546。管花肉苁蓉平均多态位点百分率 27.5 9% ,各居群多态位点百分率从 19.54 %到 25.29% ,其中安迪尔居群的最高 25.29% ,平均Nei’s基因多样性为 0.0823,Shannon’s多态性信息指数为 0.1258,基因分化系数Gst=0.1755。结论 :荒漠肉苁蓉和管花肉苁蓉在居群间均有一定的分化 ,荒漠肉苁蓉的遗传多样性明显高于管花肉苁蓉 ,并已明显分化成 2个生态型。  相似文献   
7.
通过查阅古籍及现代文献,对淡豆豉的历史演变、古今发酵工艺对比和关键环节控制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分析并总结了淡豆豉的品质影响因素及其控制方法,以期为淡豆豉质量控制研究提供参考依据。经分析后发现,在淡豆豉的发酵过程中,发酵菌种、杂菌、温度和湿度等均为影响其品质的重要因素,“后酵”过程的条件控制更是被历代本草重点关注。此外,古代认可的“香美之豉”是以霉菌为优势菌发酵而成,发酵霉菌的选育和使用应是解决淡豆豉品质问题的要点。因此,基于历代本草所载 “香”和“美”的评价指标深入研究和优化菌种、温度、湿度等工艺条件对提高淡豆豉的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笔者对已报道的经典名方药物考证相关研究进行系统梳理与分析,总结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经典名方药物考证要点建议,为经典名方药物考证相关研究提供借鉴。该文分别从注意古今药物考证内涵的异同、注重多维信息的综合利用、注重药物不同关键环节历史流变的梳理与考证、注重近代学名考订沿革梳理、注重尊古不泥古的考证原则、注重文献学基础知识等角度进行探讨,提出经典名方药物考证应对本草考证的现状、问题、成果进行深入的总结分析,吸收前人的优点,补充以往考证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根据经典名方药物考证自身特点,形成特有的研究体系,注重历史变迁的脉络梳理,注重横断面分析,在全面分析基原、道地产区、药用部位与炮制等不同关键环节历史变迁基础上,充分吸收近现代研究成果,并结合当前生产力和认知水平,给出不同时期经典名方药物的合理关键信息,为经典名方的开发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9.
彭华胜  郝近大  黄璐琦 《中药材》2015,(8):1750-1755
道地药材经历了从雏形、发展到形成的一个复杂的演变过程。道地药材包涵了很多要素,自然要素有种质、产区、药用部位,人文要素有采集与加工、经验鉴别与质量评价等。随着道地药材的发展,道地药材的要素也经历了沿革与变迁。导致道地药材要素变迁的原因,可能有疆域变迁及其交通便利、地缘政治格局、军阀割据、气候、资源过度利用、引种以及品种分化等方面。  相似文献   
10.
周莹莹  刘宇灵  林龙飞  石国琳  李慧  黄璐琦 《中草药》2021,52(24):7709-7717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长期性、顽固性、致残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临床上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主要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糖皮质激素、免疫调节剂等,但长期使用易产生恶心、胃肠道不适、肝损伤等不良反应。青藤碱是源于青风藤中的一种有效成分,具有镇痛、抗炎、抗菌、降血压等药理作用,临床可用来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目前,青藤碱尚存在半衰期短、生物利用度低、给药剂量大等不足之处,青藤碱新剂型的开发有望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基于近年来青藤碱的研究进展,对青藤碱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基本性质、临床应用、药理作用和新剂型研究进行了综述,为青藤碱新剂型开发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