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48篇
综合类   4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低位前外侧入路微创全髋置换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评价低位前外侧入路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可行性和早期临床效果.方法:17位患者18例髋关节进行前外侧入路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仰卧位,自大转子上2 cm为顶向前下切口,纵行切开髂胫束和臀中肌前部着点,由髋关节囊前方分离至髋臼前外缘.不脱位,经股骨颈截骨和取头,处理髋臼植入假体.患髋内收外旋股骨颈基底脱出切口外,股骨扩髓后植入假体.结果:手术切口平均长(10.5±2.1)cm.切口长短与体重正相关,髋臼病理改变和翻修者更长.手术时间平均为(101.7±14.6)min,术中出血量110~600ml,平均(302.2±77.3)ml;双侧髋关节置换1例.术后2~5 d患髋均可负重行走.随访7~22个月,Harris评分平均:术前44;术后6个月85.假体位置理想.无并发症.结论:经低位的前外侧入路行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需要特殊的髋关节拉钩和牵开技术.有创伤小、不损伤臀上神经、假体位置理想、术中可以处理较复杂病理改变、准确测量两侧下肢体长度、术后外展肌有力、早期康复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在动物脊髓损伤模型中,甲基强地松龙(methylprelnisolone,MP)与氨基胍(aminoguanidin,AG)分别及联合应用对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相似文献   
3.
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03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后路单开门扩大成形术临床结果进行Odom's法评定分析.临床疗效优良率达80%,其中术后3 d内自觉症状不同程度改善者达90%以上.颈椎后路单开门扩大成形术能有效地解除脊髓的压迫,改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4.
自1987年7月到1991年12月共收治114例腰间盘脱出症,手术治疗110例,其中MRI检查确诊为腰间盘脱出症为80例。MRI检查与手术结果符合率占97.5%.文章就.MRI检查优于CT及MRI图象区别腰间盘变性与腰间盘脱出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颈脊髓压迫性病变中MRI髓内信号强度的改变与临床症状及疾病预后的关系。方法对选取的46例颈脊髓压迫性病变的病人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术前正常信号/正常信号(N/N)组有13例,正常信号/高信号(N/Hi)组有26例,纯信号/高信号(Lo/Hi)组有7例。随访时Lo/Hi组恢复率明显低于其他两组,术前脊髓最大受压处的横截面积在N/N组、N/Hi与Lo/Hi组之间差异显著,术后JOA评分3组之间也有差异。结论脊髓受压后出现的髓内信号强度的改变,多表现为T2加权序列高信号,单独出现预示脊髓有一定的修复功能,但如同时出现T1加权序列改变则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7.
神经节苷脂治疗急性脊髓损伤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神经节苷脂对急性脊髓损伤后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50例脊髓损伤患者选择性分为GM1组和常规组,经外科治疗后,常规组24例不给予GM1,GM1组26例在常规组的基础上给予GM1,以Frankel分级法法二者的疗效。结果:GM1组总体改善率与常规组无显著性差别,Frankel二级恢复率,有用恢复率均高于常规组。  相似文献   
8.
9.
人体就象一部机器,一些关键的部件长期反复使用,加之一些特殊的损伤,就会发生退行性病变。腰椎间盘突出是比较常见的情况之一。人体承重最大的是腰椎直立行走的人类,其支柱是脊柱。椎骨则是组成脊柱的骨性部分。椎骨被分成颈椎、胸椎、腰椎、骶骨和尾骨五部分,它支撑着人?..  相似文献   
10.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对体外培养人椎间盘细胞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对体外培养人椎间盘细胞凋亡、分裂增殖及基质合成的影响。 方法:实验于2003-05/2004-02在卫生部小儿先天畸形重点实验室完成。2003-05/12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临床医院骨科施行脊柱侧凸前路松解术的患者8例,术前检查无代谢性软骨疾病。将术中取出椎间盘组织(患者知情同意)立即置人装有HAMF-12培养液的无菌瓶内带至实验室。体外单层培养人椎间盘细胞,取生长良好的第2代细胞实验,加入不同浓度(1,10,100,1000μg/L)的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利用dUTP缺口末端标记法检测椎间盘细胞凋亡;用噻唑蓝法观察椎间盘细胞分裂增殖情况,利用氯胺T法和Alcian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羟脯氨酸及硫酸软骨素的含量。 结果:①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对人椎间盘细胞凋亡的影响:不同浓度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10,100,1000μg/L椎间盘细胞凋亡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0.91&;#177;0.32,0.52&;#177;0.24,0.11&;#177;0.04,P〈0.01),低浓度(1μg/L)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对椎间盘细胞凋亡无影响。②不同浓度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的培养液中硫酸软骨素和羟脯氨酸的含量:随着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浓度的增加(10,100,1000μg/L),硫酸软骨素含量、羟脯氨酸含量明显增加[硫酸软骨素:(33.34&;#177;4.32),(48.67&;#177;6.71),(69.79&;#177;6.62)μg/L;羟脯氨酸:(5.79&;#177;0.91),(8.27&;#177;1.23),(10.34&;#177;1.51)μg/L,P〈0.01],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的浓度与两者呈正相关(ra=0.875,p〈0.01;rb=0.912,P〈0.01)。③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对椎间盘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影响:10μg/L组和100μg/L组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对人椎间盘细胞有促进增殖的作用,1μg/L组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对人椎间盘细胞的增殖无影响,而1000μg/L组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可抑制人椎间盘细胞增殖。 结论: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对体外培养的椎问盘细胞凋亡具有拮抗作用,并对椎间盘细胞的分裂增殖、基质中胶原及蛋白多糖的合成具有促进作用。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