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9 毫秒
1.
总结分析脊柱外科医生手术中所受的射线辐射危害及防护措施的进展。脊柱外科手术中,医生遭受显著的射线辐射,应被视为辐射职业工作者,需良好防护并接受相应监测。降低射线辐射应引起充分重视。计算机辅助导航技术与传统透视技术比较具有显著优越性,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射线辐射。  相似文献   
2.
背景:股骨近段髓腔的形态学特点对于股骨假体的匹配和远期稳定性至关重要.但目前还没有基于三维CT多平面重建股骨近段髓腔的形态学研究.目的:分析国人近段股骨髓腔的总体三维形态学特点,用以指导假体设计和手术操作.方法:50件(25对)正常国人的股骨标本,由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提供.对股骨标本进行CT扫描和多平面重建,在矢状面、冠状面及横断面重建图像中选择标准化层面分别测量股骨前弓角、近段股骨髓腔长度、股骨距轴线与近段股骨髓腔轴线的夹角(股骨距矢状面倾角)、干骺端髓腔内壁倾角以及股骨颈前倾角.应用Pearson二元相关分析明确以上参数的相关性.结果与结论:近段股骨髓腔长度为(175.6±8.6)mm;股骨前弓角为(10.6±1.8)°;在经股骨距内缘层面、中份层面和外缘层面股骨距矢状面倾角分别为(12.7±1.2)°,(6.3±0.9)°,(0.3±O.06)°;干骺端髓腔内壁倾角为(18.8±2.7)°;股骨颈前倾角为(11.0±2.3)°.相关分析表明股骨前弓角和股骨颈前倾角呈显著正相关(r=0.749,P=0.014).在矢状面上,由内侧向外侧股骨距轴线与近段股骨髓腔轴线逐渐趋向一致.虽然在外观上近段股骨在干骺端部位存在后弓,但近段股骨髓腔的轴线为直线,近段股骨髓腔无后弓.提示进行初次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直柄假体更能够适应国人近段股骨髓腔的形态.干骺端髓腔内壁的较大倾角使其成为股骨近端应力承载的最重要部位,因此干骺端髓腔内壁倾角应作为假体选择和术前计划的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3.
阶段性酶消化法高效分离关节软骨细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软骨细胞的简便、高效分离方法。方法 应用自行设计和制造的细胞消化器,对10只新西兰白兔关节软骨细胞进行阶段性酶消化分离,以45min为一个消化单位时间,计算细胞收获率和细胞存活率.并与传统分离法进行比较。结果应用改进的细胞消化器通过阶段消化分离法可获得大量具有活性的软骨细胞,细胞收获率4877±726×10^4个/g,细胞存活率98.7±1.6%,比传统消化分离法有明显提高。结论 应用自制细胞消化器进行软骨细胞的阶段性酶消化分离简便宜行,可高效分离软骨细胞。  相似文献   
4.
脊柱颈胸椎段(C7、T1~T3)劈开胸骨进行手术操作时由于有胸骨、纵隔等结构的阻挡,暴露较为困难,增加了手术的难度和手术风险,同时此手术容易并发喉返神经损伤。因此,有必要对其局部解剖结构进行研究。本文从解剖学角度分析此入路喉返神经损伤的原因,为临床手术操作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作者1997年收治了全身多发性痛风石2例,采取综合治疗,均收到满意疗效。患者男,49岁,汉族。全身皮下结节,右侧手足关节肿痛12年,右足背破溃流脓3天,大量饮酒史,家族中无类似病者。检查:肥胖体型,于全身可见散在多个痛风石,米粒至鸽卵大小不等,在右手、足背有约鸡蛋大小痛风石,右足背皮肤已破溃,有黄白色粉末状和灰砂粒状物流出。血尿酸值5276umol/L(参考值202~461);BUN:66mmol/L(参考值3~71);X线片示右手第四、五掌指关节,右足第一跖趾关节呈穿凿样骨质破坏;B超示双肾锥体呈强回声反射,符合痛风肾改变。入院后先清除右足破…  相似文献   
6.
背景:课题组前期研究了男性青年尸体脊柱L4节段椎体松质骨的蠕变特性,此次实验是前期工作的继续。目的:观察青年和老年新鲜尸体腰椎L4椎体松质骨的蠕变力学性质,为临床提供生物力学参数。设计、时间及地点:对比观察,于2007/08-10在吉林大学力学实验中心完成。材料:青年的新鲜尸体5具,均为男性,年龄20~30岁,老年的新鲜尸体5具,均为男性,年龄60~72岁,尸体标本由白求恩医科大学解剖教研室提供,死者死亡1h之内解剖取下脊柱L4椎体,每组共5个标本。实验仪器为日本岛津AG-10TA自动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方法:在Shimadzu AUTOGRAPH电子万能试验机上对青年组和老年组L4椎体松质骨各10个试样进行蠕变实验。模拟人体体温在36.5℃的温度场进行实验,以0.05GPa的应力增加速度对标本施加应力,设定时期为7200S,采集100个实验数据。采用三参数模型计算蠕变方程。主要观察指标:①蠕变实验曲线。②青年组、老年组L4椎体松质骨蠕变量。结果:L4椎体松质骨蠕变在最初600s内变化最快,之后应力缓慢下降、应变缓慢上升。青年组L4椎体松质骨7200s蠕变量为0.22%,老年组L4椎体松质骨7200s蠕变量为0.16%。老年组7200s蠕变量显著低于青年组(P〈0.05)。结论:L4椎体松质骨在蠕变的初期变化率较快,后期曲线比较平缓。说明松质骨内固有的膨胀压与局部的压力差减少,最后达到相对平衡。老年组标本存在不同程度的骨量丢失,从而对蠕变特性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髌骨关节软骨进行形态学研究,探讨螺旋CT对关节软骨的最佳成像方法及在关节软骨形态学研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5例新鲜膝关节标本进行螺旋CT容积扫描,将髌骨原始图像行SSD、MPR重建成像后进行关节软骨形态学研究并与解削标本研究测量结果进行对比,应用线性回归和相关分析统计学分析两种测量方法的差异性。结果正常髌软骨在不同区域厚度不同,CT扫描图像经重建后能良好显示出关节软骨,图像中关节软骨形态轮廓与真实软骨相近,在螺旋CT三维重建图像上行关节软骨厚度测量与标本测量结果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正常髌骨软骨关节面形态与骨性关节面并非完全一致,软骨关节面厚度为非均等性分布;螺旋CT成像是一种快速、有效的无创性影像学技术,可在活体条件下进行关节软骨的形态学研究。  相似文献   
8.
后路减压侧块螺钉固定治疗老年颈椎后纵韧带钙化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of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是导致脊髓和神经根慢性压迫的一种疾病,基因及环境等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目前发病机制不明〔1〕.OPLL的常用手术方法中前路减压手术能直接有效地减压,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前交叉韧带粘弹性特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前交叉韧带的力学性能和粘弹性行为与时间的变化规律,为研究人工韧带提供生物力学参数。方法 对正常国人新鲜尸体膝关节前交叉韧带进行系统的拉伸、应力松驰、蠕变实验,得出最大载荷、强度极限、最大应变、弹性模量等;还得出了应力松驰、蠕变实验数据和曲线,归一化应力松驰函数、蠕变函数数据和曲线。并得到7200s时的蠕变量和应力松驰量。结果 ①前交叉韧带在实验中表现出典型的松弛、蠕变现象,说明其粘弹性性质在膝关节运动中起着重要的缓冲作用。②最初600s时应力应变的变化幅度较大,之后应力缓慢下降,应变缓慢上升,前交叉韧带7200s时应力松弛量1.05Mp,蠕变量为6.82%。结论 前交叉韧带具有良好的粘弹性力学性质。其粘弹性力学行为是为了适应其所在解剖部位的功能需要。  相似文献   
10.
继发性脊髓损伤机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急性脊髓损伤 (ASCI)目前仍是一种后果极其严重的创伤。虽然临床医生竭尽全力 ,使其死亡率从 2 0世纪初期的5 0 %左右降低到目前的 6 % [1] ,但神经损伤的恢复程度仍令人失望。目前的研究结果表明脊髓损伤的最终神经学损害是由两种机制引起 ,即原发性损伤 (包括机械压迫、出血、电解质从受损细胞中外溢等 )和继发性损伤 (包括水肿、炎症反应、局部缺血、生长因子、细胞因子、再灌注、Ca2 溢出及过氧化基团异常变化等对脊髓产生的毒害作用 )。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表明[2、3 ] ,原发性损伤被动地发生在损伤后短时间内 (一般认为 4h内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