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4篇
儿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从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笔者采用内服托里消毒散配合自制化腐生肌膏外用治疗老年髋骶部Ⅳ度褥疮患者26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52例患者,所有褥疮均深达肌肉或骨骼,程度为Ⅳ度[1]。随机分为两组各26例。观察组中男18例,女8例;年龄62~85岁,平均73.1岁;病程4~18月,平均10.1月;部位:骶尾部14例,股骨转子区12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微创内固定治疗老年骨质疏松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方法 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5年9月采用Intertan或短重建钉(TAN)内固定微创治疗的112例老年性骨质疏松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结合病史、查体及影像学检查进行诊断,按照AO分型,31-A.1型34例,31-A.2型61例,31-A.3型17例.对手术时间、透视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天数、并发症及髋关节功能评分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12例患者中78例获随访,随访时间3~27个月(平均15个月),其中Intertan组41例,TAN组37例.Intertan组手术时间、透视时间(分别为58.9±6.9、2.70±0.47min)明显短于TAN组(分别为75.6±5.9、4.40±0.47min),术中出血量(107.6±6.7ml)明显低于TAN组(127.8±6.8ml),髋关节Harris评分优良率(73%)高于TAN组(6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9%)低于TAN组(10.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天数、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ntertan和TAN两种微创固定方法 治疗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均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其中Intertan具有操作简单、固定可靠、出血少、髋关节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应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联合植皮修复儿童小腿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5年1月至2019年6月,浙江省立同德医院骨科应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联合植皮修复儿童小腿大面积软组织缺损共11例。其中,男8例,女3例;平均年龄为8.4岁,年龄范围为4~13岁;平均病程时间为10. 5 d,范围为2~21 d;创...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闭合折顶整复手法结合杉树皮外固定夹板治疗儿童尺桡骨远端双骨折的手法操作及其临床疗效。方法:自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采用闭合折顶整复手法治疗儿童尺桡骨远端双骨折患者17例,男13例,女4例;年龄4~11(7.29±2.34)岁。整复后予以杉树皮夹板固定并随访6个月,根据末次随访复查的X线片评价骨折整复的对线对位,采用Anderson前臂功能评定标准评价患肢功能。结果:17例患儿中15例1次复位成功,2例再次复位成功,固定时间(25.00±3.35)d。随访6个月时,根据Anderson疗效评定标准,优12例,良3例,可2例,差0例。对位对线:所有病例对位>3/4,其中解剖复位10例,对线<10°者4例,对线<15°者3例。未出现骨折移位、不愈合、骨筋膜室综合征、前臂旋转功能障碍等并发症。结论:闭合折顶整复手法结合夹板固定手法复位儿童尺桡骨远端双骨折复位成功率高,并发症少,降低术者操作难度同时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应用Ilizarov骨搬移技术治疗下肢创伤后严重复杂感染长段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应用Ilizarov骨搬移技术治疗的下肢创伤后严重复杂感染长段骨缺损患者37例,入院后保持开放性创口引流通畅,控制急性感染,分次扩创。按照Ilizarov骨搬移技术的基本方法步骤实施,观察骨延长时间、骨愈合时间、带架时间及肢体功能恢复情况。术后按Paley骨与功能分级方法评价功能恢复程度,并采用Spearman秩相关性分析患者骨缺损长度、带架时间、骨延长时间与骨愈合时间、功能恢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有1例患者因依从性差、放弃治疗,2例患者分别因皮肤鳞癌变和反复软组织溃疡而截肢。有5例尚在康复治疗中,另29例骨缺损得以修复,肢体得到挽救,功能大部分得以恢复。29例患者Paley评级:优7例,良13例,可7例,差2例,优良率为69.0%。Spearman秩相关性分析显示骨缺损长度、带架时间、骨延长时间与骨愈合时间均呈正相关(r=0.615、0.987和0.515,均P<0.01),与功能恢复程度均呈负相关(r=-0.519、-0.740和-0.619,均P<0.01)。结论Ilizarov骨搬移技术具有简便、实用、效果显著等优点,是目前治疗下肢创伤后严重复杂感染长段骨缺损、挽救肢体并最大限度恢复功能的常用方法,值得临床普及和推广。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InterTan髓内钉治疗不稳定型髓内钉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对53例不稳定型的股骨转子间骨折使用InterTan髓内钉治疗。对术后并发症、负重行走时间、Harris髋关节评分、x线随访及骨折愈合时间等情况进行评估。结果53例均获随访,时间9~12(10.53±0.42)个月。术后Harris髋关节评分60~96(84.47±2.19)分,优良率79.25%;骨折愈合时间8~12(9.77±0.38)周。无股骨头颈部短缩、髋内翻、内植物周围骨折和内固定物失效、断裂发生。结论InterTan髓内钉治疗伴骨质疏松的不稳定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并发症少,骨折愈合率高,近期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RP)关节腔注射联合穴位注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方法和疗效。 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骨科就诊的6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联合注射组)和对照组(关节注射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应用PRP关节腔注射联合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采用PRP关节腔注射治疗。分别采用安大略西部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系统和《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关于骨痹的疗效判定标准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价。 结果:两组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治疗前后两组WOMAC评分均得到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两组间WOMAC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12个月,两组间WOMAC评分比较显示观察组膝关节功能改善更佳,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关于骨痹的疗效判定标准,对治疗后12个月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价,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67%,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但两者差异尚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富血小板血浆关节腔注射联合穴位注射与关节腔注射均能改善膝骨性关节炎临床症状,但联合注射较关节腔注射获得了更持久的疗效,是一种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搬移技术(Ilizarov技术)有效解决了慢性骨髓炎伴结构性骨缺损这一临床难题,但该方法存在对合端不愈合、延长间隙矿化不良等严重骨性愈合相关的并发症。术中对搬移骨段力线的维持、截骨端组织的保护;术后合适的搬移速率和应力刺激,以及"手风琴技术"的应用,是降低此类并发症的关键。目前对于外固定架的拆除时机仍有较大争议,一旦因过早拆除引起再发骨折仍需尽早积极手术治疗。此外,需减少术中钉道局部热损伤以及加强术后钉道护理,以预防钉道感染的发生。而全程合理的镇痛方案结合积极的功能锻炼,是避免邻近关节功能障碍发生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0.
脊柱周围深部感染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脊柱周围深部感染的外科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自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脊柱周围深部感染患者7例,均为脊柱术后3周内发生的急性感染。其中男5例,女2例,年龄29~67岁,平均42岁。伤口有内植物4例,无内植物3例。感染确诊后,采用负压封闭引流辅助下彻底清创,局部放置载抗生素人工骨结合全身静脉滴注抗生素,并以血供丰富的组织瓣修复创面的方法治疗。所用组织瓣包括:椎旁肌推进肌瓣4例,胸腰筋膜瓣1例,背阔肌肌瓣1例,椎旁肌推进肌瓣联合胸腰筋膜瓣1例。结果:术后7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3.28个月。随访期间,有内植物的4例患者中,除1例腰椎融合的患者因术后感染复发而拆除内固定外,其余3例成功保留内植物。1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经背阔肌转位术后感染创面愈合,但供区皮瓣下出现积液,经过穿刺引流,局部加压包扎后治愈。其余5例创面获得Ⅰ期愈合,无感染复发、血肿、积液及伤口裂开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脊柱周围深部感染是一种严重并发症,一旦确诊,应积极治疗。负压封闭引流辅助下彻底清创,局部放置载抗生素人工骨结合全身静滴抗生素,并以邻近组织瓣修复创面是治疗脊柱周围深部感染的一种有效术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