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背景]探讨经椎弓根椎体内人工骨植骨加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效果.[病例报告]选择26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病例,给予经椎弓根椎体内人工骨植骨加内固定术治疗作为观察组,与同期29例经单纯内固定治疗的同类骨折病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疗效.观察组患者术后平均随访16个月,2例Cobb角加大2°,1例出现内固定物松动;对照组患者术后平均随访14个月,22例患者椎体前缘高度较术后3 d时下降6~8 mm,Cobb角加大7°~9°,10例出现内固定物松动,3例出现断钉.观察组患者伤椎前后缘高度、Cobb角的改变、螺钉松动及断钉情况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讨论]经椎弓根椎体内人工骨植骨术可恢复伤椎椎体正常的骨小梁结构,恢复伤椎的生物力学强度,降低后期内固定松动、断裂及矫正度丢失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骶髂关节压迫法对髋臼发育有何影响?方法:初诊时做冠状位的B超检查后,每周做1次骶髂关节压迫法(共作3-4次),4周的后再作B超检查测量Graf法的α角。结果:本组为160个髋关节,采取骶髂关节压迫法的84个关节中,改善47个关节占55.9%;临床观察的76个关节中,改善为18个关节占23.7%。结论:骶髂关节压迫法,不仅能解除外展受限,而且还对髋臼发育不良病例有促进髋臼发育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腰腿痛是骨外科临床常见的病症,病因多见于脊柱退变性疾病如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小关节紊乱综合征等,本病常导致患者丧失劳动能力,严重影响日常生活.作者自2004~2007年介入治疗不同类型的腰腿痛患者共150例,临床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分叉交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分叉交锁髓内钉(BLIN)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共有11例肱骨干骨折病例采用BLIN钉内固定,随访3-12个月,平均5个月。结果:术后5-10周内均有明显的骨痂形成,10-16周内基本骨性愈合。有1例延迟愈合,至8个月达到骨性愈合。大部分在3-5周内肩肘关节功能恢复正常。结论:BLIN对新鲜或陈旧肱骨干骨折均有满意的疗效,创伤小、固定可靠、操作简便及术后可早期功能锻炼是该钉的优势所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颈椎后路改良"Z"形椎管扩大成形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其原因。方法:对行改良"Z"形椎管扩大成形术的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JOA评分法、颈椎屈伸活动度、颈椎弯曲类型中前突型比率、相邻椎间的稳定性评价临床疗效,确定其手术并发症,分析其原因。结果:随访4~7年,平均5.2年。15例(26.8%)患者出现轴性症状,4例(7.1%)出现神经根麻痹,颈部旋转受限18例(32.1%),过伸受限13例(23.2%),屈曲受限10例(17.9%),侧屈受限8例(14.3%)。前突型比率由术前79.2%下降为73.9%,1例出现相邻椎间失稳。结论:改良大Z形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后轴性症状、神经根麻痹及颈部活动受限较多见,其术后并发症的产生是多因素造成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应用Reclvse内固定、经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疗效,探讨其适应证.[方法]2002年6月~2008年12月,对142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行Reclvse内固定、经椎弓根植骨手术治疗.术前伤椎前缘平均高度49%、脊柱后凸角(Cobb角)平均28°、伤椎椎管正中矢状径平均68%.术后次日X线片、CT扫描,测量伤椎体高度、Cobb角和椎管矢状径.术后每隔2~3个月随访观察内固定物、骨折愈合、神经功能恢复等情况.术后12个月CT检查统计骨折骨性愈合率,取内固定术后3个月X线片统计伤椎体高度,术后18个月按Frankel标准统计神经功能.[结果]术后伤椎前缘平均高度恢复到98%、平均Cobb角4.6°、伤椎椎管正中矢状径恢复到平均92.5%,手术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期间有椎弓根螺钉折断3例、松动4例、断棒l例、螺丝帽松脱2例.术后12个月骨性愈合率93%,取出内固定后无伤椎体高度丢失,除了9例,神经功能有1~3级恢复.[结论]Reclvse内固定、经椎弓根植骨术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术式之一.此术式创伤小、并发症少、操作简单、经济而疗效可靠,适用于无明显骨质疏松、伤椎椎管正中矢状径≥50%的新鲜胸腰椎爆裂骨折.  相似文献   
7.
距排前韧带和跟腓韧带损伤的手术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距排前韧带和跟腓韧带复合损伤的手术方法及术后疗效。方法:1991年5月-1998年8月在我院因距排前韧带和跟腓韧带复合损伤接受手术的患者48例,将其分为修复距排前韧带和跟腓韧带的修复组21例及单纯复距排前韧带而未修复跟腓韧带的未修复组27例。修复组随访3-21个月,平均8.7个月。未修复随访3-26个月,平均11.3个月,术后临床观察踝关节有无疼痛、不稳定感以及活动受限等情况,X一观察距骨前移距离(anterior talar translation,ATT)和距骨前移率(△ATT)以及距骨倾斜角(talar tilt,TT),结果:术后踝关节疼痛,活动受限及关节不稳定的发生率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术前或术后两组间TT值和△TT值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距排前韧带和跟腓韧带复合损伤时单纯修复距排前韧带和两种韧带同时修复的临床疗效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
[目的]用多节段椎弓根螺钉或椎弓根螺钉加钩棒系统后路固定,结合经椎弓根椎间融合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5例Denis分类Type B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实施了后路椎弓根钉系统固定术.受伤至手术间隔时间平均7 d,平均年龄38.6岁.平均随访时间28个月.采用多节段椎弓根螺钉或椎弓根螺钉加钩棒系统的后路固定法.植骨采用经椎弓根切除椎间盘椎体间植骨的方法.[结果]局部后弯从术前的Cobb角平均15.5°改善到4.7°.术后平均28个月随访时为9.4°,平均损失4.7°.[结论]多节段椎弓根螺钉或椎弓根螺钉加钩棒系统,经椎弓根椎体间植骨,加强前柱的支持性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联合应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及经伤椎椎弓根羟基磷灰石植骨治疗胸腰段爆散骨折的临床及影像学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3月~2010年3月在延边大学附属医院骨科因胸腰段爆散骨折接受手术治疗患者36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A、B两组,A组20例采用单纯内固定,B组16例在单纯内固定基础上联用经椎弓根羟基磷灰石人工骨椎体内植骨。术后12个月取出内固定。比较两组术前、术后3、12、24个月的伤椎楔变角、局部后凸角、椎体前缘压缩比、Denis疼痛与功能状态评分。结果未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及内固定断裂。术前、术后3个月两组伤椎楔变角、后凸角、椎体前缘压缩比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取内固定前A组伤椎楔变角[(11.2±1.7)°]、后凸角[(11.2±2.0)°]、椎体前缘压缩比[(0.79±0.15)]与B组[(9.5±2.2)°、(9.7±2.1)°、(0.87±0.16)]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24个月A组伤椎楔变角[(12.2±2.6)°]、后凸角[(12.3±2.6)°]、椎体前缘压缩比[(0.78±0.13)]与B组[(10.1±2.7)°、(10.3±2.7)°、(0.85±0.18)]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在Danis疼痛评分和功能状态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椎弓根羟基磷灰石人工骨植骨可以有效的协助术后矫形度数的维持,维持脊柱的矢状序列,防止内固定失效,但是其对患者术后疼痛及功能状态的影像有待长期随访研究。  相似文献   
10.
<正> 患者男,61岁。5年前开始无明显原因地双手环指不能主动伸直,逐渐呈屈曲状态,并随着时间的流逝,屈曲状态更加严重。左手不仅是环指,小指也呈屈曲状态。发病以来无疼痛及肿胀,5年来未到医院检查过。无外伤史和家族史。近来逐渐影响双手功能,影响工作,于1992年11月25日入院。体格检查:右手环指掌指关节处呈屈曲80°畸形,左手环、小指掌指关节呈屈曲80°畸形,左小指近侧指间关节呈屈曲90°畸形,双手掌侧环指掌指关节体表皮肤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