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5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随着近年来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数量的增加,对比剂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已成为最主要的医源性肾功能衰竭的原因之一。对比剂肾病可以增加患者的住院费用,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增加患者的近期及远期死亡率。对比剂肾病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目前尚不明确,水化是临床指南推荐预防对比剂肾病发生的重要手段。目前关于对比剂肾病防治的研究多以西医为主,中医防治方法尚在起步阶段。一些临床研究显示,中医药在对比剂肾病的防治中也有一定的作用,故旨在总结近年来西医、中医防治对比剂肾病方面的新进展,从不同的角度探讨对比剂肾病的发病机制和防治方法,并为进一步开发中医药预防对比剂肾病启迪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方和益生菌联合治疗脓毒症模型大鼠的作用。方法: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制作大鼠脓毒症模型,健康Wistar大鼠14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脓毒症模型组、抗生素组、益生菌组、清热解毒方中药组及清热解毒方和益生菌联合治疗组,对大鼠腹水和血标本进行细菌培养鉴定及实时定量PCR检测。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脓毒症模型组大鼠腹水和血液中细菌检出率明显升高(P<0.05),其腹水中大肠杆菌检出率100%、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63.6%,血液中大肠杆菌检出率94.7%、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21.1%。与模型组比较,单纯中药组和单纯益生菌组治疗后细菌检出率和数量均有所降低(P<0.05)。与单纯用药组比较,联合治疗组上述细菌检出率和数量进一步降低(均P<0.05)。结论:脓毒症模型大鼠主要致病菌为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清热解毒方和益生菌联合使用可协同抑制其主要致病菌。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某儿童专科医院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PA)感染流行趋势,观察PA的科室分布特征、耐药性及基因型。方法收集该儿童专科医院住院患儿送检标本分离的56株PA进行耐药性分析,并应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型技术对其进行基因分型。结果56株PA对氨苄西林耐药率为100.00%,对阿米卡星、环丙沙星耐药率为0.00%,对其他抗菌药物表现为不同的耐药率(1.79%~96.43%);共被分为18个PFGE型别,其中A型26株(均分离于呼吸科),B型12株(11株分离于内分泌科), C型3株,D~R型各1 株。不同科室分离的菌株数量不同,其中呼吸科分离最多,达27株(48.21%);其次为内分泌科13株(23.21%)。结论该儿童医院呼吸科和内分泌科分别存在PA的2种不同克隆菌株流行。PFGE具有特异性高、重复性好、结果容易判断等优点,是目前细菌基因分型较为可靠的技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冬虫夏草预防糖尿病大鼠对比剂肾病的机制。方法SD大鼠80只,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60 mg/kg)建立糖尿病模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对比剂肾病组(CIN组)、冬虫夏草低剂量组(L组)、冬虫夏草标准剂量组(M组)和冬虫夏草强化剂量组(H组)。L组、M组、H组大鼠分别给予冬虫夏草(2.0、2.5、3.0 g/kg)灌胃,C组、CIN组则以等量生理盐水灌饲,连续7天。7天后检测SCr、BUN、尿蛋白排泄率(UAE)、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总抗氧化能力(T-AOC)、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肾损伤分子1(KIM-1)及IL-18。取左肾测病理和氧化应激指标;右肾用于Western Blot检测抗凋亡蛋白和促凋亡蛋白(包括:Bcl-2、Bax、Caspase-3、Caspase-9、p-Akt、p-mTOR、p-ERK、p-JNK、p-P70S6K)表达。结果与C组比较,CIN组SCr、BUN、UAE、MDA、NAGL、KIM-1、IL-18均明显升高,NO、T-SOD降低(P<0.05)。与CIN组比较,L组、M组、H组SCr、BUN、UAE、MDA均明显降低,NO、T-SOD升高(P<0.05);L组、H组NAGL、IL-18、降低(P<0.01),其中H组KIM-1均明显降低(P<0.01)。与L组、M组比较,H组SCr、BUN、UAE、MDA、NGAL、KIM-1、IL-18明显降低,NO、T-SOD升高(P<0.05)。与C组比较,CIN组Bcl-2、P-Akt、P-mTOR、P-P70S6K、P-ERK蛋白表达增加,Bax、P-JNK、Caspase-3、Caspase-9蛋白表达减少(P<0.05)。与CIN组比较,Bcl-2、P-Akt、P-mTOR、P-P70S6K、P-ERK蛋白表达在L组、M组、H组逐渐增加,其中H组最高(P<0.05),Bax、P-JNK、Caspase-3、Caspase-9蛋白表达L组、M组、H组逐渐减少,H组表达量最少(P<0.05)。结论冬虫夏草通过抗氧化应激、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抗凋亡等途径对糖尿病大鼠对比剂肾病发挥较好的保护作用,冬虫夏草强化剂量组优于低剂量组和标准剂量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人外周血单核细胞表面人类白细胞抗原DR(HLA-DR)表达水平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期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天津市南开医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和体检健康者共37例, 根据临床症状及感染指标分为对照组(15例)、急性期组(临床治疗干预前, 22例)和稳定期组(临床干预后, 16例)。采集患者外周静脉血, 用流式细胞仪分析CD14+单核细胞HLA-DR的表达水平, 并与患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中性粒细胞计数、CD3+ T细胞百分比、CD3+CD4+ T细胞百分比、CD3+CD8+ T细胞百分比和CD4+/CD8+等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 急性期组患者外周静脉血CD14+单核细胞HLA-DR的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急性期组比较, 稳定期组患者外周静脉血CD14+单核细胞HLA-DR的表达水平升高(P<0.05), CRP的水平降低(P<0.05), 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中性粒细胞计数下降(均P<0.05), CD3+CD4+ T细胞百分比、CD4+/CD8+增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核受体(NRs)基因在汉族人群中家族遗传性胆囊胆固醇结石(HCGD)患者肝组织中表达的变化。方法:收集9例HCGD患者(HCGD组)、9例散发性胆固醇结石患者(SCGD,SCGD组)和7例无胆石病肝血管瘤患者(对照组)血液与手术肝组织标本。用酶法检测血清脂代谢相关指标,用qRT-PCR测定肝组织肝NRs:肝X受体(LXRα)、法尼醇X受体(FXR)、甾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2(SREBP2)、雌激素受体α/β(ERα/β)、G蛋白偶联受体30(GPR30)、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mRNA的表达。结果:HCGD组血清总胆汁酸(TBA)含量较对照组与SCGD组明显降低(均P0.05),其余脂代谢相关指标各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HCGD组ERα/β、SREBP2、PPARγ的mRNA表达量明显升高,SCGD组FXRmRNA明显升高(均P0.05);LXRα和GPR30mRNA在各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HCGD组中ERα、ERβmRNA表达与患者血清TBA水平呈负相关(r=-1.000,P=0.000;r=-0.989,P=0.011)。结论:ERα/β、SREBP2、PPARγ基因在HCGD患者肝组织中表达上调,其高表达可能参与了HCGD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的临床特征及血清白介素-17(IL-17)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至2021年12月于天津市儿童医院住院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412例,其中研究数据资料齐全的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病例126例,包括NRMPP87例和RMPP39例。统计分析2组病例的临床特征和相关实验室检查指标。结果两组年龄、性别及最高体温方面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MPP胸片以节段性肺炎或大叶性肺炎为主,且合并胸腔积液发生率高于NRMP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期NRMPP组与RMPP组在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淋巴细胞百分比、血红蛋白、血小板和降钙素原(PCT)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IL-17、C反应蛋白(CRP)及乳酸脱氢酶(LDH)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IL-17的AUC为0.814,IL-17诊断效能更高,其最佳诊断界值为9.55 pg/ml,灵敏度72.4%,特异度71.8%。结论儿童RMPP多表现为节段性或大叶性肺炎,更易合并胸腔积液,且血清IL-17和LDH较NRMPP有差异;血清IL-17可作为早期预测RMPP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山莨菪碱联合普罗布考对糖尿病大鼠造影剂肾损伤凋亡基因FAS/FASL及其蛋白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SD大鼠45只,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构建糖尿病模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N组)、造影剂肾病组(M组)、山莨菪碱组(A组)、普罗布考组(P组)、山莨菪碱联合普罗布考组(A+P组)。10周后P组及A+P组大鼠给予普罗布考灌胃,连续一周。A组和A+P组分别在注射造影剂前及注射后腹腔注射山莨菪碱。血标本检测Scr、BUN,尿标本检测NGAL、KIM-1、IL-18;取左肾组织用于病理研究,右肾组织采用RT-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FAS和FASL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M组比较,A组大鼠Scr、肾指数含量明显降低,而BUN、NAGL、KIM-1、IL-18含量均无明显变化;P组BUN、Scr、肾指数、NAGL、IL-18含量均明显降低,而KIM-1无明显变化;A+P组上述指标含量均明显降低。与M组比较,A组和P组大鼠肾脏组织FASL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而FAS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无变化;A+P组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M组。结论山莨菪碱、普罗布考及两药联用均可下调CIN大鼠肾脏的FAS/FASL表达,减少肾细胞凋亡,减轻肾损伤;且两药联用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9.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辅激活因子-1α(PGC-1α)是调控线粒体生发和功能的主要调节因子,亦是维持线粒体稳态的枢纽,它参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肾小管线粒体功能障碍是急性肾损伤(AKI)发病的重要机制,PGC-1α 与AKI 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该文主要对PGC-1α 的分子特征及生理功能,PGC-1α、缺血再灌注、肾毒性与AKI 的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定量检测脓毒症大鼠肠道主要菌群的变化情况,同时找出引起脓毒症大鼠患病甚至死亡的主要致病菌。方法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CLP)制作大鼠脓毒症模型,取腹水进行细菌培养和菌种鉴定;同时取结肠内容物提取DNA,使用荧光定量PCR法对肠道内5种细菌进行定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肠道内双歧杆菌、乳杆菌数量明显减少,而大肠埃希菌的数量则有所增加。同时大肠埃希菌在腹水中大量繁殖。结论肠道中益生菌数量减少和条件致病菌的大量繁殖是导致脓毒症大鼠发病和死亡的微生态学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