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3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34篇
  2012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岳美中(1900—1982)名钟秀,号锄云,河北省滦县人,著名中医学家。早岁攻读文史,因肺病咯血,愤而自学中医。临证每能自出心抒,青年时代以一剂调胃承气汤治愈阳狂重症而名噪乡里,村人传为神奇。及长,自建“锄云医社”,行医于冀东、鲁西一带,颇负盛名。解放后曾任唐山市中医公会主任,市卫生局顾问。1954年奉调进京,旋入卫生部中医研究院工作,历任西苑医院内科主任,中医研究生班主任,教授,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副会长等职。  相似文献   
2.
<正> 《伤寒论》文字虽较《内经》浅近,但是距今已1700余年,这当中或者因词简义奥,或者因时代沿革及社会变迁,使得我们今天读它感到其中不少地方难以理解。根据个人体会,读《伤寒论》字字都得下功夫,尤其是难懂的字句,更要宁涩勿滑,细细玩味,有时往往因一字一句的辨析,而对研读大有裨益。今析其字义三则,不同于历来所注,俟贤达教正。一、并平脉辨证《伤寒论》原序说:“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历来多数注家认为“平脉  相似文献   
3.
29例健康老年人木糖排泄率与脾虚证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们在对老年病的防治研究中,观察到老年人脾虚证候较为常见。为了观察老年人的临床脾虚见证情况,探讨其客观指标及其变化,进而在此方面确立老衰的有关指征,并用于验证清代宫廷中及其他有关健脾方药的疗效,我们对29例健康老年人进行了木糖  相似文献   
4.
本刊自本期起特辟“清宫医药”栏目,陆续选载中医研究院清宫医案研究室有关清代宫廷医学研究文章,以及有关清宫医案的整理资料,以飧广大读者。中医学术,源远流长,代代相传,迨至清代温病学派崛起,学术发展臻于新的境界。清宫医药档案资料真实反映了有清一代中医学术水平。为了深入继承发扬祖国医学遗产,1980年7月,中医研究院和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开始合作整理研究清宫医药档案。这批档案资料数量相当可观,其中包括皇帝、皇后、妃嫔、太监及部分王公大臣的原始诊病记录,如清宫脉案、内务府抄件、帝后用药底簿及配方本、御药房各项记录、御膳房各项记录、御茶房各项记录、皇帝及个别皇太后起居注、皇帝有关医药之“朱批”、宫中敬事房档案等,不少资料还是当年封存迄今尚未启动者,可谓精美名贵,其中尤以慈禧、光绪医案最多,记录完整,颇具特色。目前由陈可冀(主编)、单士魁(顾问),周文泉、徐艺圃、江幼李编著的《慈禧光绪医方选议》已经付排。将由中华书局出版。另《清宫医案研究》、《清宫配方研究》正值编著中。这三本书就是根据上述这些清宫医药档案史料整理的,同时还就有关学术思想分专题详细评析.其内容翔实,文字精采,立论精辟,充分体现了清宫医药的卓越成就,并为目前老年医学和心血管系、消化系疾病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课题,使过去为帝王后妃服务的宫廷医药重放异彩,为人民群众服务。  相似文献   
5.
时方,一般指金元以后医学家们自创的方剂,特别是温病学家们所创制的方剂。清官医案中,除了大量运用经方治病以外,也广泛征用温病时方,形成医疗上的一大特点。兹略举数隅,以见一斑。一、杏苏饮之应用清官御医对于感受风寒早期,外有寒邪、内有痰热者,多用杏苏饮治疗,并且依据证情之偏热偏寒,偏湿偏饮加以变化,用法十分灵活。  相似文献   
6.
在《中医基础理论》考试中,有一类试题主要考察考生掌握基本概念的情况,重点考试考生的理解力、记忆力,我们把它叫做概念题。这类试题有时以解释名词术语的形式出现,有时又散在问答题中,看似容易,要回答正确又很难。笔者根据多年来命题阅卷情况,对常见错误,略举数例,归类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在清宫医案中,泻下法的使用范围甚为广泛。兹结合有关医案,略事分析,就正同道。一、清宫运用泻下法的基本特点(一)重视脏腑表里相关1.泻下治肺:肺与大肠,一脏一腑互为表里。倘热结大肠,里热壅实,可致肺气不得宣肃;同样,热邪恋肺日久,亦可传于阳明,以致热结肠胃。宫中常采用泻下法荡涤肠胃积热而治疗肺之邪热。如光绪某年十一月十八日,慈禧皇太后之脉案:“皇太后脉息滑数,原系肺胃滞热,外受风凉之症,服清解利咽汤表凉已解。咽喉宣肿作痛,咯破鲜血,惟肺热上炎,熏蒸咽嗌,滞热过盛所致。今用清热化滞汤午服一帖调理:枳实三钱、厚朴二钱、川军二钱、连翘二钱、酒芩二钱、桔梗三钱、麦冬三钱、山豆根三钱、元参四钱、  相似文献   
8.
张仲景的原著,汉末已佚。我们研究张仲景著作,发现除存于《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两书以外,还散见于一些重要古代医学书籍中,如《脉经》、《诸病源候论》、《千金要方》、《外台秘要》以及《医心方》等。其中有些条文,不仅冠有“张仲景云”,行文亦酷类仲景  相似文献   
9.
清代宫廷医案中,以慈禧、光绪医案为多,医方详备,治法尤具特色。笔者从医方中选辑391首,先期整理,并加评议,撰成《慈禧光绪医方选议》一书,由中华书局出版(“要目”排于文末)。于此仅选录其中慈禧医方一隅,以供参考。光绪部分医方待后披露。一、长寿医方选 1.益寿膏“光绪七年五月二十四日,广寿进李鸿藻拟得膏药方附子三两,肉桂三两,法夏一两,陈皮一  相似文献   
10.
在清宫医案中,运用活血化瘀法有许多宝贵的经验。本文从八个方面即:祛风活血法、除湿活血法、清热活血法、调气活血法、温阳活血法、育阴活血法、通窍活血法、通下活血法等介绍了有关经验,供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