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8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联合治疗对创伤性脑损伤(TBI)大鼠神经功能恢复及神经细胞再生的影响。方法将125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对照组(Sham组)、脑创伤模型组(TBI组)、EPO治疗组(T+E组)、G-CSF治疗组(T+G组)、EPO和G-CSF联合治疗组(T+E+G组),然后再按照1、3、5、7、14 d随机分为5个亚组,每个亚组5只。用Feeney法制备脑创伤模型,各治疗组大鼠均于造模后立即给予相应的干预措施,共3 d。各组大鼠分别于术后1、3、5、7、14 d进行神经功能缺失评分(mNSS),并处死大鼠取脑组织行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单标及BrdU/神经元核抗原(NeuN)、BrdU/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双标免疫荧光染色检测新生增殖细胞数量及其分化方向。各组大鼠mNSS评分、血液学指标及免疫荧光染色结果的差异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用LSD-t检验。结果 (1)各治疗组在用药后5、7、14 d时mNSS评分明显低于TBI组(P0.05),T+E+G组mNSS评分又明显低于单独治疗组。(2)T+E+G组从第3天开始创伤周围脑组织BrdU阳性细胞数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5),于7 d时达高峰;对比各组7 d时脑组织BrdU/NeuN和BrdU/GFAP双阳性细胞数,T+E+G组均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5),两单独治疗组也明显高于Sham组和TBI组(P0.05)。结论联合应用EPO和G-CSF能明显改善TBI后大鼠神经功能症状,促进创伤周围脑组织神经细胞再生,并向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方向分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联合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大鼠创伤性脑损伤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方法 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独使用BMSC治疗组、单独使用VEGF治疗组、联合治疗组,4组均采用Feeney自由落体撞击方法造成中度创伤性脑损伤模型。于脑损伤1周后,在立体定向仪下用微量注射器在脑损伤周边部位;单独使用BMSC治疗组注入BMSC,单独使用VEGF治疗组注入VEGF;且联合治疗组同时注入BMSC和VEGF;对照组注射PBS溶液。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NSS评分,于治疗1周后猝死取脑,并进行HE染色,免疫组化Sp法测定bcl-2与bax蛋白的表达,TUNEL法测定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在BMSC与VEGF联合治疗组中,bcl-2的表达明显多于单独治疗组及对照组,而bax的表达低于其余各组,联合治疗组中抑制细胞凋亡的蛋白高度表达,而促进细胞凋亡的蛋白低度表达。TUNEL法测定,在联合治疗组中,免疫组化呈棕色的凋亡细胞明显少于单独治疗组及对照组。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联合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大鼠中度创伤性脑损伤细胞凋亡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联合运用的效果优于单独干细胞移植。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液压创伤性脑损伤(TBI)模型,探讨创伤性脑损伤大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表达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168只,体质量250~300g,随机分为损伤轻度、中度、重度及对照组各42只。各组分别再随机分为0.5、2、6、12、24、48、72h各7个亚组每组6只。采用液压颅脑损伤仪,对轻度、中度、重度组分别给予0.5~1.0atm(1atm=101.3kPa)、1.5~2.0atm、2.5~3.0atm液压冲击力,制成轻、中、重3型液压颅脑损伤模型。分别于致伤后相应时间点对各组大鼠断头取脑。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TBI中组织病理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创伤区大脑皮层CGRP表达。结果①光镜观察显示:创伤后12~48h时脑组织损伤最严重。②不同程度TBI中创伤区大脑皮层CGRP神经元表达的阳性单位呈现规律性变化,损伤程度越重,CGRP表达的阳性单位变化幅度越大。不同程度TBI组及对照组之间创伤区大脑皮层中CGRP神经元表达的阳性单位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重度组明显低于轻度、中度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轻度、中度及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BI中损伤程度和时间对于创伤区大脑皮层中CGRP神经元表达的阳性单位有交互效应,中度2h时最高,重度24h时最低。结论不同程度TBI中创伤区大脑皮层CGRP神经元表达的阳性单位量与损伤程度及损伤后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成年大鼠液压冲击性脑损伤后核因子kB(NF—kB)表达变化和意义。方法 建立液压损伤模型,观察成年性Wistar大鼠168只,其中实验组(126只)和对照组(42只)。实验组分为3个亚组,每组各42只大鼠。实验组用液压冲击致伤,造成大鼠轻、中、重型脑损伤模型,分别在0.5h、2h、6h、12h、24h、48h、72h进行大体标本观测、病理切片观察;应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两组大鼠中NF-kB在脑组织皮层创伤区的表达。结果 实验组大鼠皮层损伤区NF-kB表达明显高于相应时间(除0.5h外)的假手术组(P〈0.05或P〈0.01)。核因子出在对照组低水平表达,在损伤组伤后0.5h即开始增高,2h即开始明显增高,6h和12h逐步升高,24h和48h达到峰值,72h开始下降,24h和48h实验组随损伤程度的增加而增高。结论 创伤性脑损伤后核因子出早期显著表达,在创伤性脑损伤时的损伤与抗损伤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丹参注射液联合小剂量多巴胺对老年脑外伤大鼠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0只24月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创伤组,其中创伤组又分为多巴胺治疗组、丹参治疗组、多巴胺联合丹参治疗组和创伤未治疗组。创伤组大鼠采用重度自由落体建立脑创伤模型,分别给予相应治疗,24h后检测各组血清尿素氮(BUN)、肌酐(Scr)值和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含量,计算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并观察肾组织苏木素-伊红(HE)染色的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各创伤治疗组血清BUN、Scr、Ccr值和NPY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HE染色观察显示脑外伤后肾组织发生病理损伤改变;联合治疗组BUN、Scr、Ccr值和血清NPY含量低于创伤未治疗组(P〈0.05);丹参治疗组和多巴胺治疗组血清BUN、Scr、Ccr值低于创伤未治疗组(P〈0.05),而血清NPY含量与创伤未治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丹参治疗组和多巴胺治疗组血清BUN、Scr、Ccr值和NPY含量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直线相关分析显示,血清NPY含量与血清BUN和Scr变化呈正相关(r分别为0.818和0.735,P〈0.05),与Ccr变化呈负相关(r=-0.861,P〈0.05)。结论:老年脑外伤后血清NPY含量升高可能参与了继发肾功能损害的过程,丹参注射液联合小剂量多巴胺可通过降低老年脑外伤后血清NPY的含量而具有对肾功能的保护作用,较单独使用丹参或多巴胺治疗效果为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鞍结节脑膜瘤的手术方法、注意事项、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以及多种因素对手术治疗鞍结节脑膜瘤短期和长期疗效的影响。方法61例病人,均行CT和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手术采取经翼点或纵裂入路,均在显微镜下切除肿瘤,术后随访5年,记录术前、术后半年、1年、2年、3年、4年、5年的Karnofsky评分,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不同随访时期的疗效(^Y)与术后短期疗效(X1)、年龄(X2)、病程(X3)、随访时间(X4)、发病年龄(X5)、术前病情严重程度(X6)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肿瘤全切除(SimpsonⅡ级)45例,次全切除16例。术后6例出现尿崩,6例术后视力改善,1例无变化,1例双目失明。得出多元回归方程:^Y1=-6.087+0.250X2+0.424X6(术后短期疗效),^Y2=2.918+0.802X1+3.927X4(术后长期疗效)。结论鞍结节脑膜瘤多以视力下降起病,早期多无症状,就诊时多数肿瘤巨大。手术在显微镜下操作,术中注意保护周围结构,尽量减少电凝操作,防止术后出现视力损害或下丘脑功能衰竭。本研究得到的方程有助于对鞍结节脑膜瘤的疗效作出较为准确的预测和评价,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银杏叶提取物(GBE)对衰老小鼠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 以D半乳糖(Dgal) 建立人工衰老小鼠,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 造成小鼠心肌缺血模型,观察心肌缺血后心电图变化、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含量的变化以及GBE预处理对它们的影响.结果 Dgal衰老小鼠较青年小鼠血清CGRP含量降低(P<0.05),LDH含量升高(P<0.05);心肌缺血损伤后血清CGRP含量降低(P<0.05),LDH含量升高(P<0.01);心率下降(P<0.01),ST段抬高幅度增加(P<0.01)、心律失常发生率增加(P<0.05), GBE预处理后可以缓解心肌缺血损伤后上述指标的变化(P<0.05).结论 GBE对衰老小鼠心肌缺血有保护作用,可以增加胞液CGRP活性,减少心肌损伤,缓解心肌缺血后心电图变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全脑缺血性脑卒中大鼠脑组织缺氧诱导因子-1(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制备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全脑缺血性脑卒中大鼠模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组分为假手术、全脑缺血0.5、6、12、24h,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HIF-1α蛋白表达及RT-PCR技术检测HIF-1αmRNA表达及变化。结果免疫组化法检测检测:对照组及实验组0.5h缺血脑组织中HIF-1α已出现明显表达,6h达峰值。RT-PCR表明:基因水平变化同蛋白水平变化相同。结论在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缺血性脑卒中可诱导HIF-1α表达增强,提示HIF-1α对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缺血性脑卒中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移植大鼠原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创伤性脑损伤模型,探索该方法的疗效及临床可行性。方法体外培养大鼠原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造模成功7d后将其移植入受损脑组织边缘,移植后养育14d,神经功能评分后处死模型取脑组织,记录实验组及对照组(未移植干细胞)的神经功能评分、组织形态学、Ⅷ因子表达血管计数。结果实验组脑组织受损坏死区域较对照组小,受损周边脑水肿较轻;数据显示实验组神经功能恢复优于对照组,血管计数多于对照组。神经功能评分及Ⅷ因子表达血管计数提示实验组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实验组有明显疗效(P〈0.05)。结论移植原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创伤性脑损伤能够帮助神经功能恢复,并促进血管生长。推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通过促进血管新生帮助脑组织修复。实验验证最短培养周期的原代干细胞早期移植即可应用于治疗急性创伤性脑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颅脑损伤后大鼠脑创伤区皮层细胞早期凋亡的规律及意义。方法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为3组,即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Feeney法制作自由落体颅脑损伤(TBI)动物模型,伤后1h采用流式细胞仪(FCM)碘化丙啶(PI)单染色法检测大鼠脑创伤区皮层细胞亚二倍体比率。结果轻度、中度和重度TBI组的创伤区皮层细胞亚二倍体比率分别为(8.98±1.29)%、(16.13±1.28)%和(20.11±1.40)%,损伤程度越重,亚二倍体比率越高(P〈0.01)。结论不同程度颅脑损伤后大鼠创伤区脑组织细胞早期凋亡存在一定规律,它与脑细胞的变性坏死共同作用引起一系列继发性脑损伤,加重创伤后的脑神经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