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30篇
内科学   12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23篇
外科学   33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0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目的:研究短发夹状RNA(shRNA)对PC 3M细胞中端粒酶逆转录酶(hTRT)基因表达及端粒酶活 性的影响。方法:构建针对hTRT基因的shRNA表达质粒psilencer TRT,在质脂体介导下转染人前列腺癌PC 3M细胞,应用RT PCR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hTRT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应用SYBR Green染色法检测端粒 酶活性的变化。结果:重组体psilencer TRT转染细胞24h和48h后显著下调hTRTmRNA及蛋白水平,作用 48h后,其抑制率分别为85.39%和79.17%,较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随着时间的延 长,端粒酶活性亦有明显下降(P<0.01)。结论:利用短发夹状RNA干扰技术能有效抑制靶基因的表达,为前 列腺癌的基因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患者同型半胱氨酸 (Hcy)、内皮素 (ET)及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的变化。方法 :UAP患者 34例、正常体检者 2 1例分别在清晨采血测定Hcy、ET及vWF值。 结果 :UAP患者Hcy、ET及vWF值均明显高于正常者 [(12 .2± 3.2 )∶(4 .9± 1.6 ) μmol/L、(12 9.3± 2 6 .4 )∶(85 .2± 39.6 )ng/L及 (185 .4± 32 .4 ) %∶(14 2 .1± 4 2 .0 ) % ,均P <0 .0 5 ],三者之间不具有相关性 (r =0 .18、0 .19、0 .15 ,均P >0 .0 5 )。结论 :Hcy、ET及vWF的改变可能参与UAP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3.
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术(PET)-CT是利用正电子示踪剂[如2-18F-2-脱氧-D-葡萄糖(18F-FDG)]选择性反映组织器官的代谢情况,同时利用CT图像对PET图像病变部位进行解剖定位,可用于恶性肿瘤的临床诊断.子宫肌瘤是发生在生育期女性最常见的一种良性盆腔肿瘤,发病率为25%~35%.通常情况下PET-CT扫描子宫肌瘤病灶后不显示18F-FDG的摄取.有文献报道可利用PET-CT对子宫肌瘤和子宫肉瘤进行鉴别诊断[1].本文报道了2例有子宫肌瘤病史、PET-CT扫描高度可疑恶性病变的患者,但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良性子宫肌瘤.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fludeoxyglu-cose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FDGPET)检查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术前纵隔淋巴结及肺门淋巴结癌转移方面的判定价值。方法:将术前作全身PET检查的6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行肺癌切除及淋巴结清除后得到的病理结果,与术前PET检查结果相对照,从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率方面得出结论。结果:PET对术前NSCLC患者纵隔淋巴结癌转移的评估中,其敏感性约为85.7%,特异性约为93.7%,准确率约为91.9%;PET对术前NSCLC患者肺门淋巴结癌转移的评估中,其敏感性约为54.2%,特异性约为89.5%,准确率约为75.8%。结论:就无创性检查而言,在NSCLC患者术前的“N”分期中,PET检查是目前最好的辅助手段,对帮助临床医师术前评估NSCLC患者的临床分期、制定治疗策略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18F-FDG PET显像在恶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18F-FDGPET在恶性肿瘤诊断过程中的应用。方法:收集2001年1月1日~2005年6月1日之间疑诊或确诊恶性肿瘤患者进行PET检查。测量PET发现病灶的标准化摄取比(standarizeduptakevalue,SUV值)、病灶直径,记录病灶个数。采用SPSS11·5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结果:共收集患者113例,行PET检查141例次,以寻找原发灶为目的的共有15例次,其中有46·7%(7例)找到原发灶;以明确良恶性为目的的67例次,PET判断良恶性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5·0%和78·3%;以早期发现转移为目的的共有108例次,在PET发现的40例复发转移中有42·5%(17/40)是真正意义上的早期发现。原发病灶SUV值明显高于转移淋巴结的SUV值(P<0·001),二者分别为5·64±3·72(n=63)和3·64±2·54(n=58);肺原发肿瘤SUV值明显高于肺转移性肿瘤的SUV值(P<0·01),二者分别为6·13±3·26(n=26)和2·98±2·77(n=15)。结论:18F-FDGPET在肿瘤诊断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某医院γ刀机房及周围环境辐射水平进行监测与评价.以保护放射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健康.方法 根据国家相关的放射卫生标准与方法.结果 监测了γ刀治疗机漏射线空气比释动能率及治疗室周边环境漏射线空气比释动能率.结论 该医院γ刀建设项目是完全按照预评价的要求建设的,治疗室的屏蔽厚度是符合安全原则的,该γ刀治疗机性能指标及机房外环境辐射水平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7.
PET图像与CT、MRI图像比较与融合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 将PET的功能代谢图像与CT、MRI的解剖图像进行比较与融合。方法 21例癫痫患者和53例肿瘤或疑为肿瘤患进行了PET检查。患者的CT、MRI资料通过扫描仪输入计算机。在融合软件“MPItool”中,通过调整PET的三维容积图像,找到与二维CT、MRI断面图像对应的层面进行比较与融合。结果 29个代谢改变病灶被准确定位于21例癫痫患者相应的MRI图像上。PET显示53个肿瘤阳性病灶亦定位于相应的CT或MRI图像上,其中10个病灶在CT、MRI报告中忽略。CT、MRI检测到的另外23个病灶PET显像没有摄取或摄取不高,最终都被证明为良性病变。结论 图像的比较与融合有助于更全面地了解病变的性质及周围解剖结构的关系。采用的融合方法简单、实用,临床可行。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血肠道病毒核糖核酸测定对协助诊断心肌炎的价值,本文根据肠道病毒高度保守区设计合成引物序列,应用RT—PCR方法分别对120例心肌炎患者,40例正常人血标本进行肠道病毒核糖核酸检测。结果检出率分别为54%及5%,说明RT—PCR在用于临床心肌炎诊断上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优于间接酶链免疫吸附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硫代修饰型及天然型PCNA反义寡核苷酸在脂质体介导下或直接转染人膀胱癌细胞BIU-87后在细胞内的分布及其稳定性。方法将异疏氰酸荧光素(5'-FITC)标记的18mer硫代磷酸化修饰型及未修饰型PCNA反义寡核苷酸在脂质体介导下或直接转染人膀胱癌细胞BIU-87,应用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细胞从细胞内的时相分布。结果修饰型反义核酸直接转染细胞后30分钟,少数细胞胞浆荧光呈离散型、点状分布,4小时后有少数细胞胞核有强荧光聚积。在脂质体介导下,荧光细胞数目明显增加,4小时后绝大多数细胞迅速积聚于细胞核,4~8小时后,细胞核内荧光强度进一步增强,12小时后细胞荧光减弱甚至消失。而非修饰型反义核酸在直接转染或脂质体介导下均发现荧光在3小时后消失。结论脂质体增加PCNA修饰型反义寡核苷酸与膀胱癌细胞BIU-87结合的数量,同时使其在细胞核内分布聚积明显;PCNA反义寡核苷酸硫代修饰具有更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老年病人锁骨下静脉穿刺并发症的原因,并提出护理措施。方法对9例老年病人锁骨下静脉穿刺发生并发症的原因进行分析,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并发症发生率为3.75%,9例锁骨下静脉穿刺病人并发症的主要原因为气胸、穿刺点感染、穿刺点出血、导管阻塞、休克,由于及时发现和处理,症状均能缓解。置管时间7—45d,中位天数23d。结论对老年病人进行锁骨下静脉穿刺时应充分评估,认真做好健康指导;穿刺后密切观察病情,精心护理,可预防和减少并发症发生率,为抢救病人及监测治疗提供通道保障,减轻病人痛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