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5篇
  免费   204篇
  国内免费   72篇
耳鼻咽喉   12篇
儿科学   14篇
妇产科学   25篇
基础医学   99篇
口腔科学   40篇
临床医学   346篇
内科学   190篇
皮肤病学   35篇
神经病学   32篇
特种医学   51篇
外科学   77篇
综合类   701篇
预防医学   394篇
眼科学   28篇
药学   275篇
  7篇
中国医学   268篇
肿瘤学   67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08篇
  2022年   94篇
  2021年   99篇
  2020年   112篇
  2019年   108篇
  2018年   128篇
  2017年   94篇
  2016年   90篇
  2015年   99篇
  2014年   231篇
  2013年   139篇
  2012年   123篇
  2011年   151篇
  2010年   91篇
  2009年   108篇
  2008年   120篇
  2007年   95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86篇
  2004年   84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探索4种消化系统癌症(DSCs)分子特征的异同及分子特征同临床基本特征的关系。方法:基于生物信息学方法从TCGA数据库中获取食管癌(ESCA)、胃癌(STAD)、直肠癌(READ)、结肠癌(COAD)4种DSCs的分子特征,包括基因突变、拷贝数变异、基因表达以及甲基化,结合MIF算法、差异分析筛选出癌症驱动基因、差异甲基化基因(DMGs)以及差异表达基因(DEGs),并利用富集分析、生存分析、相关性分析比较4种癌症类型中分子特征的异同,进一步探索分子特征同临床基本特征的关系。结果:4种癌症类型具有相似的分子特征,包括:突变频率与基因表达、甲基化水平相关性很低,线性关系均不明显;MaxMIF软件获得的30个癌症驱动基因中均仅有少数几个基因具有预后效果,包括ESCA 2个、STAD 2个、READ 1个、COAD 1个;拷贝数变化数据在癌症组织样本和正常组织样本中的分布并不均匀;DEGs中仅有少部分基因具有预后效果,包括食管癌(29/829)、胃癌(0/394)、直肠癌(71/606)、结肠癌(50/591),并且KEGG通路均富集于“神经活性的配体-受体相互作用”。另外,4种癌症类型之间具有不同的癌症驱动基因、具有预后效果的DEGs,以及DMGs。结论:经分析得到4种DSCs分子特征的异同点有助于了解整个DSCs,并有望为深入理解DSCs的分子特征及相应的分子靶向治疗方案的设计提供有效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发热门诊与隔离病房无缝隙对接在疑似新冠肺炎患者管理中的效果。方法在发热门诊与隔离病房的空间设置、组织设置、流程设置3个方面实施无缝隙的对接,实现有效防控。结果在上海市首例新冠患者救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后续我院共收治疑似新冠肺炎患者53例,确诊患者20例,均实现疑似患者"六不出门"原则,顺利留观,顺利转诊,无一例医护人员感染。结论发热门诊与隔离病房无缝隙对接在传染病防控中能够很快切断传染源,将可疑患者控制在可控的范围内加强防护和管控。  相似文献   
4.
本文梳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现有期刊文献中有关外感热病的学术争鸣,主要存在"伤寒与温病之争"(寒与温之争)、"温病与温疫之争"(温与瘟之争)、"湿热与温热之争"(湿与温之争)、"膜原学说""五运六气"预测学说及"伏邪与新感"等争议。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血清胃泌素17(G17)水平与胃癌及癌前疾病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1年-2012年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就诊患者1 336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清G17水平及幽门螺杆菌Ig G(H.pylori-Ig G)抗体滴度。结果在60岁以上、H.pylori-Ig G阴性、萎缩性胃炎(AG)组及胃癌(GC)组中,女性患者血清G17水平均显著高于男性患者(P0.05)。在非AG组及异型增生(GD)组中,H.pylori阳性患者血清G17水平显著高于H.pylori阴性患者(P0.05)。在所有患者中,与SG组相比,GC、胃黏膜糜烂(GE)和胃溃疡(GU)组血清G17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浅表性胃炎伴糜烂(SG-IM)组相比,GD、GC、GE和GU组G17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AG组相比,GC、GE和GU组G17水平显著升高(P0.05)。在H.pylori阴性患者中,与SG组相比,GC组和GU组血清G17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SG-IM组相比,AG、GC、GE和GU组G17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GD组相比,GU组血清G17水平显著升高(P=0.007)。结论血清G17水平受患者性别及H.pylori感染等相关因素的影响,在从SG、SG-IM、AG、GD到GC的动态变化过程中呈逐渐升高的趋势,且GC患者较其他疾病明显升高。血清G17可能作为胃癌的生物标志物,有望成为胃癌筛查及早期诊断的一个重要观测指标。  相似文献   
7.
8.
9.
目的 研究王不留行籽穴位贴敷按摩在分娩镇痛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9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在龙岩市中医院妇产科住院分娩的足月妊娠初产妇65例,随机分为试验组32例,对照组33例。试验组在阴道分娩过程中予王不留行籽穴位贴敷按摩止痛,对照组给予传统的自然分娩方式。分别观察两组产妇不同产程的疼痛程度、产程时间、产后2h及24h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和出现的镇痛副作用。结果 试验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的疼痛程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的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产后2h、产后24h的阴道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新生儿Apgar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于整个产程中均未发现镇痛副作用。结论 王不留行籽穴位贴敷按摩可明显减轻产妇分娩疼痛,促进产程进展,减少产后出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MRI在浸润性小叶癌(ILC)术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并评估乳腺密度对其影响。方法:选取75例术前30天内行MRI检查的I-Ⅲ期ILC患者列入本项研究,根据腺体含量评估乳腺密度,在MRI下测量肿瘤大小,并对比其与病理大小的一致性。结果:75例入组患者中26例(34.7%)患者经MRI评估发现新的可疑病灶,20例(26.7%)患者改变了手术方式。高密度乳腺型患者额外病灶检出率明显高于低密度乳腺型患者(51.6% vs 22.7%,P=0.010)。MRI评估肿瘤大小在低密度乳腺型患者中容易被低估(36.4% vs 12.9%,P=0.024),在高密度乳腺型患者中容易被高估(6.8% vs 29.0%,P=0.010),但两组患者与病理大小一致性的比例无明显差异。结论:ILC患者术前乳腺MRI检查能够提高额外恶性肿瘤的检出率,而乳腺密度是影响MRI评估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