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贲门癌术后吻合口肿瘤复发18 F-FDG PET/CT表现和半定量标准摄取值(SUV)与病理结果的关系。方法收集78例贲门癌术后吻合口复发患者的PET/CT和病理资料,对照分析PET/CT表现、SUV与病理结果。结果 178例中,中低分化腺癌59例(59/78,75.64%),未分化腺癌4例(4/78,5.13%),高分化腺癌7例(7/78,8.97%),黏液腺癌5例(5/78,6.41%),印戒细胞癌2例(2/78,2.56%),鳞腺癌1例(1/78,1.28%);2PET/CT表现为无摄取5例(5/78,6.41%)、片絮状摄取15例(15/78,19.23%),结节(团块)状摄取33例(33/78,42.31%),环状摄取25例(25/78,32.05%);3吻合口复发SUVmax为4.04±2.06,与其他组织类型比较,中低分化腺癌、未分化腺癌SUVmax较高(P0.05),且多以结节状、环状显像形态为主;4PET/CT诊断正确71例(71/78,91.03%)。结论贲门癌术后吻合口复发PET/CT显像表现形式多样,以结节状、环状摄取为主;分化腺癌、黏液腺癌及印戒细胞癌或PET/CT显像表现为无摄取及片絮状低摄取者易漏诊。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CT原始数据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74例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利用CT的原始数据,通过改变兴趣区(ROI)大小、图像算法、层厚等进行重建处理,得到优化的CT显示数据,总结CT原始数据在临床及科研中的应用价值.结果:156例图像部分超出视野外的病例,重建后154例能完全显示;180例兴趣区结构细小、空间分辨率低的病例,重建后均得到满意的图像;38例发现扫描部位以外的病变,重建后30例得到了完整的病变区图像.结论:利用CT原始数据可以对CT图像进行优化,提高图像质量,为诊断提供更多信息,避免患者二次扫描,减少辐射计量,提高球管利用率.  相似文献   
3.
上皮样血管内皮瘤(EH)是一种介于血管瘤和骨血管肉瘤之间的低度恶性肿瘤,发生于椎体者非常少见。现将我院影像资料齐全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例报告如下。病例女,66岁,胸腰部疼痛2年,加重伴双下肢乏力1月余入院。查体:脊柱生理胸腰段后凸畸形,局部皮肤无破  相似文献   
4.
常国庆  夏兆云 《武警医学》2018,29(4):358-360
 目的 探讨3.0T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和表面弥散系数(ADC)在前列腺癌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5例经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前列腺疾病患者,其中前列腺癌组21例,前列腺炎组19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组25例,测量病变区及前列腺增生外周带的ADC值,并在癌与非癌组之间进行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分析。结果 前列腺癌组ADC值为(0.74±0.10)×10-3 mm2/s,前列腺炎组为(0.98±0.07)×10-3 mm2/s, BPH组中央带为(1.21±0.09)×10-3 mm2/s,外周带为(1.38±0.14)×10-3 mm2/s,组间ADC值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根据ROC曲线,当ADC值为0.95×10-3 mm2/s时,诊断的敏感性达92.8%,特异性达100%,ROC曲线下面积为0.995。结论 磁共振DWI和ADC值可用于前列腺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正常成人腰椎侧隐窝的形态和侧隐窝狭窄症的诊断。方法测量计算100例腰椎侧隐窝的前后径与椎管前后径,侧隐窝面积与椎管面积及其比率,观察其相互关系,采用多元相关性检验。结果侧隐窝的大小与同层面椎管大小呈显著正性相关,正常成人腰椎侧隐窝与椎管前后径的比率为24.05±0.87(%);面积比率为7.32±0.48%。结论利用CT比率测定法判断侧隐窝狭窄,克服了片面强调侧隐窝前后径大小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6.
徐荣泰  夏兆云 《武警医学》2013,24(4):365-366
1病例介绍 患者,女,42岁,教师,主因发现腹部包块20 d入院。患者2012-05-29在当地医院体检,B超提示肝右后叶探及1个30 mm×19 mm低回声团块,右肾下极探及1个59 mm×52 mm低回声团,考虑实性团块;次日作CT上腹部平扫及增强扫描提示:肝实质内多发性占位性病变及右上腹团块,  相似文献   
7.
关节软骨损伤较常见,在临床应用磁共振成像(MRI)之前,由于缺乏较客观的依据,常延误诊断和治疗。近年来,关节软骨MR成像序列的设计和优化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  相似文献   
8.
胸膜转移瘤CT分析(附87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收集了87例患者胸膜转移瘤的临床CT资料进行分析,目的探讨CT对胸膜转移瘤的诊断价值,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本组87例胸膜转移瘤,男69例,女18例,年龄23~76岁,高峰年龄45~65岁59例(59/87)。通过临床体征症状,B超下穿刺活检,胸水细胞学检查病理证实。在CT检查提示后找到原发部位肿瘤12例。所有病例均用GEMAX-640CT机作胸部平扫,9例作增强扫描,采取5~10mm层厚/间距连扫,肺窗及纵隔窗观察。87例患者共作胸部CT检查114次。2 结果2-1 CT表现分型 I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贲门癌术后吻合口复发18F-FDG PET/CT显像效果与形态特点.方法 收集武警江苏总队医院内镜、外科手术及病理证实贲门癌术后吻合口复发52例患者PET/CT、CT影像资料,对照分析贲门癌手术后复发患者PET/CT及CT影像表现.结果 (1)52例贲门癌术后复发18F-FDGPET/CT显像无摄取3例(5.77%,3/52),有摄取49例(94.23%,49/52),其中片絮状摄取14例(26.92%,14/52),结节状摄取19例(36.54%,19/52,),环状摄取16例(30.77%,16/52,);(2)CT显示吻合口管壁无明显增厚4例(7.69%,4/52),轻度增厚7例(13.46%,7/52),偏心性增厚19例(36.54%,19/52),环状增厚22例(42.31%,22/52);PET/CT与CT两者形态分类上显著相关(r=0.943,P<0.001).(3)18F-FDG PET/CT显像片絮状摄取半定量标准值(SUVmax均数、SUVmean均数)与其他摄取形态及总体摄取值比较相对较低,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4) PET/CT显像明确及疑似诊断贲门癌术后复发45例(86.54%,45/52),未能作出复发诊断7例(13.46%,7/52);CT诊断及疑似诊断贲门癌术后复发41例(78.85%,41/52),未能作出复发诊断11例(21.15%,11/52),诊断结果两者无明显差异(x2=13.48,P=0.063);PET/CT摄取分型中无摄取、片絮状摄取诊断结果与结节状摄取、环状摄取诊断结果存在一定差异(x2=27.25,P=0.017,P<0.05).(5)PET/CT不能明确诊断术后复发无摄取3例及片絮状摄取4例;CT不能明确诊断术后复发为吻合口无明显增厚4例及轻度增厚7例患者.结论 贲门癌术后吻合口复发18F-FDG PET/CT无摄取及片絮状摄取是诊断中的难点,在实际工作中结合CT吻合口厚度及其形态,对提高贲门癌术后吻合口复发18F-FDG PET/CT诊断符合率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0.
患儿,女,12岁,上腹部胀痛,频繁呕吐一年余,经治症状未改善。体检:消瘦明显,皮肤巩膜无黄染,表体淋巴结不肿大。入院时体温37.6℃,心肺听诊无异常。上腹部膨隆,见胃型,剑突下偏右压痛,肝脾未及,肠呜音不亢进。化验检查:红细胞281万,血红蛋白8.8克,白细胞5600,中性68%,淋巴27%,酸性4%,血沉63mm/h,痰检未找见抗酸杆菌,大便隐血(卄)。B超示:胰腺下方腹主动脉前外方淋巴结肿大。X线检查:(1)胸部平片示右上纵隔淋巴结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