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12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5 毫秒
1.
本中心对129例经腹腔镜证实为美国生殖医学会(ASRM)II-IV期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合并其他不育因素而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的病例,进行了回顾性统计和分析。一、资料和方法1.临床资料:从2005年4月至2007年3月,在本中心接受IVF-ET治疗经腹腔镜证实为ASRMII-IV期内异症合并其他不育因素的129个周期病例;对照组为输卵管性不育的1,543个周期。内异症组根据有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药物降调节分为A、B两组进行分析,A组:中重度内异症在手术后接受长效GnRH-a(3.75 mg/支,每28 d一支,共2~6支)抑制治疗的39个…  相似文献   
2.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后异位妊娠1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后异位妊娠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003.06-2005.02间经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收入我院治疗的异位妊娠(EP)病例共1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宫内外同时妊娠(HP)4例,宫角妊娠2例,单纯异位妊娠16例。病例中输卵管因素16例(84.21%),非输卵管因素3例(15.79%),一次以上人流史12例(63.16%),曾有异位妊娠史者6例(31.58%)。术后双侧输卵管被切除者共14例(73.68%)。结论:输卵管炎症、既往多次异位妊娠史和多次人流史是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后异位妊娠的高危因素,早期的血β-hCG值结合阴道超声检查能及时准确地早期发现异位妊娠。目前临床多采用电视腹腔镜(TV-LP)下双侧输卵管切除术以降低EP的再发生。  相似文献   
3.
单胚胎移植的临床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单胚胎移植的妊娠结局及可行性。方法对上海集爱遗传与不育诊疗中心1999-01-2006-06实施的所有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新鲜及冷冻周期中仅有单个胚胎可供移植的共455个周期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和比较单胚胎移植的妊娠结局与年龄、不孕时间、受精方式、胚胎卵裂球数、胚胎评分、内膜厚度、移植胚胎的天数及新鲜或冷冻胚胎移植的关系。结果单胚胎移植的临床妊娠率18.68%(85/455),无单卵双胎。妊娠与否(1)与年龄无明显相关关系(P>0.05)。(2)与不孕时间相关,妊娠者平均不孕时间为5.53年,未孕者6.73年,P<0.01。(3)与移植时胚胎的卵裂球数目与评分明显相关,妊娠者的平均卵裂球数及评分显著高于未孕组分别为(5.58±2.09)、(4.79±2.19)个;(2.31±0.69)、(2.56±0.73)分,P均<0.01。(4)与移植时胚胎的天数相关,第2(D2)、第3(D3)及第5(D5)天组的临床妊娠率分别为:15.58%,22.75%及26.47%。D3妊娠组所移植胚胎的平均卵裂球数及评分显著高于D2组、P<0.01;另外D5组胚胎达到囊胚的临床妊娠率为40%,而未达囊胚组仅20.83%。(5)IVF与ICSI的单胚胎移植结局无明显差异,临床妊娠率为IVF:20·25%(49/242)及ICSI:16·90%(36/213)。(6)新鲜胚胎(416例)与冷冻胚胎(39例)的单胚胎移植后的临床妊娠率分别为18.27%和23.08%,P>0.05;冷冻组的平均卵裂球数明显多于新鲜胚胎组(P<0.01)。结论IVF-ET周期选择第3天优质胚胎或囊胚行单胚胎移植,可以达到较高的妊娠率并减少多胎妊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厚度、类型及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状态对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IVF-ET)中子宫内膜容受性的预测价值。方法:应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131例接受IVF-ET的不孕症患者于控制性超排卵(COH)周期启动日及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注射日进行子宫内膜厚度、类型及子宫动脉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检测。结果:131例患者中临床妊娠49例,妊娠率为37.40%。周期启动日子宫内膜厚度为3~8mm,HCG注射日子宫内膜厚度为8~17mm时,随着内膜厚度的增加,妊娠率提高。当周期启动日子宫内膜厚度≥9mm及HCG注射日子宫内膜厚度≤7mm或≥18mm时妊娠率为零。三线型子宫内膜患者妊娠率(46.34%)明显高于均质型(22.45%)(P〈0.05)。周期启动日及HCG注射日妊娠组子宫动脉PI、RI均小于未妊娠组(P〈0.05)。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可通过检测子宫内膜厚度、类型及子宫动脉PI、RI,无创性预测子宫内膜容受性,评估IVF-ET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30例既往因ABO血型不合所致1~6胎流产史的妇女,再次怀孕后,定期测定血清IgG抗A和/或B抗体,孕前抗体效价≥1:128或孕后≥1:64者立即用中药治疗,直至分娩。其中25例足月分娩,5例早产,无一例发生流产、死胎或新生儿溶血死亡。  相似文献   
6.
近十年来,用各种方法测定孕妇血清(或血浆)及羊水内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简称 AFP)的含量作为观察某些产科情况的指标,特别在对产前诊断开放性胎儿神经管缺陷(Neural tube defe-cts,简称 NTD_s)的研究工作,在国内外已广泛开展。关于妊娠时胎血内的甲胎蛋白进入羊水及母血循环的途径,虽有各种研究及推测,但还不完全清楚。AFP 是一种功能尚未完全确定的胚胎性物质(embryonic substance)属糖蛋白,人类 AFP的分子量为64,000~70,000 daltons,含糖量为3~4%。它有与雌激素结合的功能,亦有刺激生长及限制母体或胎儿抗体反应的免疫功能。有人报道鼠的 AFP  相似文献   
7.
收集大量成熟的、可受精的卵子是体外受精及胚胎移植(IVF—ET)成功的一个重要环节。70年代世界各地大多采用腹腔镜下取卵方法。由于腹腔镜取卵技术较复杂,损伤较大,并发症较多。自1981年起开始应用B超针导下卵泡吸引术[1]。目前,阴道超声针导取卵技术已广泛应用于IVF-ET[2]。我院自1994年4月开展IVF-ET工作以来,均采用阴道超声针导取卵技术。对象和方法对象1994年4月到1996年12月期间收治年龄25~41岁不孕妇女48例。12例有输卵管妊娠及腹部手术史;子宫内膜异位症15例,其中5例曾行卵巢内膜样囊肿剥出术;盆腔炎症21例,其…  相似文献   
8.
猪卵透明带抗体对卵巢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
助孕技术后多胎妊娠早期选择性减胎术——附23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助孕术后多胎妊娠早期选择性减胎术的指征和方法。方法 :( 1 )助孕术后总计 62例3胎或以上多胎妊娠 ( 5 9例 3胎 ,3例 4胎 ) ,对其中符合减胎术者 2 3例进行了减胎术。 ( 2 ) 5 9例 3胎妊娠根据胚胎发育情况分成 2组 ,A组 ( 4 6例 ) 3个胚胎发育均正常 ,B组 ( 1 3例 ) 1个或 2个胚胎生长异常 ;并对此二组测血 β-h CG。 ( 3 ) 2 3例选择性减胎术中 ,9例为机械损伤法 ,1 4例为药物注射法。结果 :( 1 ) β-h CG值 A组为 1 0 0 6.9± 43 2 .3 m IU/m L,B组为 73 3 .8± 41 9.5 m IU/m L。两组有显著差别 ( P=0 .0 3 5 )。( 2 )机械损伤法胚胎丢失率为 3 5 .7% ,明显高于药物注射法 ( 7.1 % )。结论 :( 1 ) β-h CG值 >1 0 0 0 m IU/m L,且胚胎发育正常者是选择性减胎术的指征。( 2 )选择性减胎术时 ,药物注射明显优于机械损伤  相似文献   
10.
经皮睾丸精子抽吸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经皮睾丸精子抽吸术在临床上的应用。方法 135例患者分为3组:梗阻性无精子症组(OA组)71例,先天性无精子症组(CC组)23例,原发性无精子症组(IA组)41例,所有患者均做经皮睾丸精子抽吸术及单精子注射术。结果 通过经皮睾丸精子抽吸术(PTAS)获得精子的平均密度为73.542.59/μl,平均活动率为(1.51.17)%(范围1%~5%),共1263个成熟卵子行ICSI,获得849个正常胚胎(正常受精率为67.2%)。在OA组中,71例患者行79周期,32例怀孕。在CC组中,23例患者行28周期,9例怀孕。在IA组中,41例患者行41周期,8例怀孕。结论 PTSA合ICSI是一种治疗梗阻性无精子症的有效手段,且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的妊娠率高于特发性无精子症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