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22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15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42篇
预防医学   10篇
眼科学   18篇
药学   27篇
  1篇
中国医学   23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牛磺酸调节基因1(TUG1)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氧化损伤的影响。方法将HUVECs分为:对照组、ox-LDL组(含有100 g/mL的ox-LDL细胞培养液)、si-NC+干预组(转染siRNA阴性对照)和si-TUG1+干预组(转染TUG1 siRNA)。实时定量PCR检测HUVECs中TUG1表达;DCFH-DA法检测细胞活性氧(ROS)水平;WST法检测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TBA比色法检测培养液中丙二醛(MDA)含量;LD-P法检测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硝酸还原酶法检测培养液中一氧化氮(NO)含量;流式细胞计量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c-caspase-3蛋白水平。结果 ox-LDL组HUVECs中TUG1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升高(P0.05)。TUG1 siRNA转染可下调TUG1的表达(P0.05)。ox-LDL组HUVECs中的ROS水平升高(P0.05),SOD活性降低(P0.05),培养液中MDA含量升高(P0.05),LDH活性升高(P0.05),NO含量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升高(P0.05),细胞中c-caspase-3蛋白水平升高(P0.05)。si-TUG1+干预组显著减轻ox-LDL组的上述变化(P0.05)。结论下调TUG1减轻ox-LDL诱导的HUVECs氧化损伤,减少HUVECs凋亡。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羚贝止咳糖浆止咳平喘效果及通过减轻肺组织病理性凋亡达到止咳平喘作用的实验研究。方法:将48只豚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药组(川贝雪梨糖浆、氢溴酸右美沙芬组),羚贝止咳糖浆低、中、高剂量(1.27,2.55,5.1 g·kg~(-1))组,每组8只,通过豚鼠枸橼酸引咳实验考察羚贝止咳糖浆镇咳作用。将60只豚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药组(川贝雪梨糖浆、氨茶碱组),羚贝止咳糖浆低、中、高剂量(1.27,2.55,5.1 g·kg~(-1))组,每组10只,通过豚鼠氯化乙酰胆碱、磷酸组胺混合引喘实验考察羚贝止咳糖浆平喘作用。取健康小鼠68只,利用烟叶和刨花各50 g早晚各熏蒸1次,1次30 min,连续熏蒸7 d,建立小鼠支气管炎模型,通过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 and eosin,HE)染色法判定模型建立成功,小鼠支气管炎模型建立成功后通过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法(immunofluorescent histochemistry,IHC)比较空白组、模型组、川贝雪梨糖浆组及羚贝止咳糖浆低、中、高剂量(2.14,4.28,8.56 g·kg~(-1))组,肺部组织病理性凋亡相关蛋白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 celllymphoma/lewkmia-2,Bcl-2),自杀相关因子(factorassociatedsuicide,Fas)的积分吸光度,研究羚贝止咳糖浆对小鼠支气管炎模型肺部组织病理性凋亡相关蛋白Bcl-2,Fas蛋白表达量的影响。结果:羚贝止咳糖浆显著延长豚鼠咳嗽潜伏期,减少咳嗽次数。延长豚鼠引喘潜伏期。HE染色结果显示成功建立小鼠急性支气管炎模型,免疫荧光化学法结果显示,羚贝止咳糖浆可显著增加炎症肺组织Bcl-2蛋白,减少Fas蛋白的表达。结论:羚贝止咳糖浆通过调控肺部组织凋亡相关蛋白Bcl-2,Fas抑制肺部组织病理性凋亡,帮助恢复组织正常结构减轻肺组织炎症发挥止咳平喘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比评价腔内修复术(EVAR)与药物治疗(MT)对胸降主动脉穿透性溃疡(PAU)的近、远期疗效。方法 观察2006年3月~2014年3月住院的85例PAU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分为EVAR组(47例)和MT组(38例),EVAR组在强化药物治疗基础上行EVAR治疗,MT组单纯行药物强化治疗,随访观察2组间近期、远期的肢体缺血、截瘫、肾功能衰竭、脑卒中、新发主动脉夹层、死亡等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EVAR组患者47例手术均成功,术中无内漏、支架移位、主动脉破裂死亡及脑卒中等发生。首次入院至30 d随访,2组随访率均为100%,2组无截瘫、脑卒中及死亡事件发生。EVAR组肢体缺血、肾功能衰竭的发生率均略低于MT组,但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性水平(0 vs. 10%,2% vs. 5%)。MT组新发主动脉夹层发生率显著高于EVAR组(16% vs. 0%,P<0.01)。2组远期随访时间、随访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4±22)个月 vs.(32±23)个月,87% vs. 82%〕。远期随访2组间均无截瘫发生,MT组肢体缺血、肾功能衰竭的发生率均略高于EVAR组,但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16% vs. 2%;13% vs. 5%)。EVAR组总的病死率及主动脉破裂病死率均略低于MT组,但2组间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5% vs. 13%;2% vs. 6%)。结论 与MT相比,EVAR治疗PUA , 可降低近、远期主动脉夹层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患者预后具有不确定性,再发心绞痛、胸痛、急性心肌梗死等均可造成PCI术后患者的早期再入院。为减少PCI术后患者早期再入院,降低患者经济和社会医疗负担,了解PCI术后早期再入院的原因、影响因素及干预方法至关重要。该文介绍了PCI术后患者早期再入院的原因和发生率,针对PCI术后患者早期再入院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从药物管理、生活方式干预、情绪管理方面阐述了减少PCI术后患者早期再入院的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髋外展肌疲劳对不同性别人群单腿侧跳落地期间的姿势稳定性及其神经肌肉控制的影响。方法 比较20名男性和20名女性在髋外展肌疲劳干预前后进行单腿侧跳落地期间的压力中心(center of pressure, COP)、地面反作用力(ground reaction force, GRF)、下肢运动学、关节力矩、肌肉活动度等。结果 疲劳后,男性和女性COP在冠状面的最大位移和平均速度增加,髋关节外展峰值角度和踝关节外翻峰值角度增加,踝关节内翻峰值力矩增加。触地前200 ms,男性股直肌、股二头肌、胫前肌、腓骨长肌的激活小于女性;触地后200 ms,男性股二头肌激活小于女性。结论 髋外展肌疲劳导致冠状面姿势稳定性下降,髋、踝关节冠状面稳定性下降,可能增加关节损伤风险。不同性别人群的姿势调控策略存在差异,提示下肢关节损伤机制的性别差异值得进一步探究。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oculyzer眼前节全景仪引导的准分子激光角膜磨镶术(laser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治疗远视及远视散光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55例110眼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应用oculyzer眼前节全景仪引导,进行个体化LASIK(25例50眼);对照组进行传统LASIK(30例60眼)。比较两组术后视力变化、屈光度变化、偏中心切削并发症的发生。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视力均明显提高,屈光度均有不同程度回退,试验组和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术后裸眼视力更好,6mo时屈光度更稳定,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偏中心切削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Oculyzer眼前节全景仪引导的LASIK手术治疗远视散光的术后疗效更好,术后并发症更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对糖尿病并发肺结核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12年12月至2015年11月在北京胸科医院、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湖南省胸科医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胸科医院、河北省胸科医院、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结核科住院的207例糖尿病并发肺结核及95例单纯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糖尿病并发培养阳性肺结核患者组141例(简称“Ⅰ组”)、糖尿病并发培养阴性肺结核患者组(简称“Ⅱ组”)66例、单纯糖尿病患者组(简称“Ⅲ组”)95例。应用全血T-SPOT.TB 试剂盒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对MTB菌株早期分泌性靶抗原6(ESAT-6)和培养滤液蛋白10(CFP-10)的免疫反应。结果 T-SPOT.TB检测在Ⅰ组、Ⅱ组、Ⅲ组患者中的阳性率分别为92.9%(131/141) (95%CI:87.3%~96.5%)、86.4% (57/66)(95%CI:75.7%~93.6%)、48.4% (46/95)(95%CI:38.0%~58.9%)。Ⅰ组的T-SPOT.TB检测阳性率高于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59.91,P<0.01);Ⅱ组的T-SPOT.TB检测阳性率高于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24.33,P<0.01)。Ⅰ组的T-SPOT.TB检测阳性率与Ⅱ组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2.31,P=0.129)。以肺结核临床诊断为金标准,T-SPOT.TB检测糖尿病并发肺结核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诊断准确度分别为90.8%(188/207) (95%CI:86.0%~94.3%)、51.6%(49/95) (95%CI:41.1%~62.0%)、80.3%(188/234) (95%CI:74.7%~85.2%)、72.1%(49/68) (95%CI:59.9%~82.3%)、78.5%(237/302) (95%CI:73.4%~83.0%)。结论 T-SPOT.TB检测糖尿病并发肺结核具有较高的阳性率、敏感度和特异度,可以作为糖尿病并发肺结核的一种辅助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应用前矢状入路直肠肛门重建术治疗肛门闭锁直肠前庭瘘的临床价值.方法 总结我院2003年7月~2006年5月收治的21例肛门闭锁直肠前庭瘘临床资料.采用前矢状入路直肠肛门重建术治疗肛门闭锁直肠前庭瘘21例.结果 本组21例术后获随访2月~3年,按李正评分法,肛门功能临床评分达优16例,良5例;切口感染2例.结论 本方法操作简单,一期手术取得成功,不损伤耻骨直肠肌,术后排便控制能力优良,会阴外现正常,元瘘管复发,疗效满意,是治疗肛门闭锁直肠前庭瘘较佳的手术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格栅状光凝(macular laser grid photocoagulation,MLGP)联合全视网膜激光光凝(panretinal photocoagulation,PRP)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患者视网膜新生血管纤维膜的效果。方法选取 PDR 患者87例138眼。依据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评估结果将患者分为2组,A 组为视网膜新生血管纤维膜不伴有周围血管牵引扭曲组,B 组为伴有周围血管牵引扭曲组。每组再分2个亚组,Ⅰ组(新生血管纤维膜形成范围<2PD)和Ⅱ组(范围>2PD)。对眼底病情较轻的 A 组先行黄斑部 MLGP,1周后给予 PRP。对病情较重的 B 组,先期治疗同 A 组,然后根据视力恢复及眼底 FFA 结果,适时、个体化地追加 PRP 治疗。另外,对纤维膜形成范围较小的Ⅰ组患者行纤维增殖膜覆盖光凝,视网膜新生血管纤维膜形成范围>2PD 的Ⅱ组行纤维增殖膜周围环绕光凝(不覆盖光凝)。结果视力总有效率 AⅠ组为92.86%,AⅡ组为94.87%,BⅠ组为91.30%,BⅡ组为85.29%,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视野缺损的总有效率 AⅠ组为92.96%,AⅡ组为84.62%,BⅠ组为91.30%,BⅡ组为73.5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各组患者经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后视网膜水肿、渗出、出血吸收加快,AⅠ组总有效率为95.23%,AⅡ组为84.62%,BⅠ组为95.65%,BⅡ组为79.4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对 PDR 患者眼底不同新生血管及纤维增殖膜形成的形态及大小采用不同光凝处理方法是稳定视力和阻止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眼底病变进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