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4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0篇
中国医学   4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目的 探讨毒毛旋花子阿洛糖苷诱导胃腺癌细胞SGC-7901凋亡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人胃腺癌细胞SGC-7901分为对照组、0.125μg/ml组、0.250μg/ml组、0.500μg/ml组、1.000μg/ml组,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法(MTT)检测毒毛旋花子阿洛糖苷对胃腺癌细胞SGC-7901的生长抑制作用,Hoechst染色和AnnexinV-FITC/碘化丙啶(PI)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JC-1法检测线粒体膜电位变化,Westernblotting法检测线粒体途径相关蛋白细胞色素C、Caspase-3和Caspase-9的表达。结果 MTT结果显示,24h和48h时不同组胃腺癌细胞SGC-7901吸光度(A)、生长抑制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两两比较胃腺癌细胞SGC-7901A值依次降低、生长抑制率依次升高(P<0.05)。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对照组细胞核显示为蓝荧光且较均匀,0.500μg/ml组处理12h后细胞核呈紧密较亮荧光体,颜色较白。不同组胃腺癌细胞SGC-7901总相对死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两两比较胃腺癌细胞SGC-7901总相对死亡率依次升高(P<0.05)。JC-1染色结果显示,毒毛旋花子阿洛糖苷处理胃腺癌细胞SGC-790112h后,0.125μg/ml组、0.250μg/ml组、0.500μg/ml组显示绿色荧光,随毒毛旋花子阿洛糖苷浓度的增加绿色荧光增强。Westernblotting法显示,随着细胞凋亡的发生,细胞色素C从线粒体中释放到细胞质中,同时,Caspase-3和Caspase-9也被激活并发生剪切活化,活化片段表达增加。结论 毒毛旋花子阿洛糖苷通过线粒体凋亡途径诱导体外培养的人胃腺癌细胞SGC-7901凋亡。  相似文献   
2.
见血封喉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分离和鉴定见血封喉Antiaristoxicaria根韧皮部中的内生真菌,并检测其抑菌活性.方法 以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gtureus (MRSA)和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作为指示菌,采用杯碟法对内生真菌发酵上清液进行抑菌试验.结果 从见血封喉根的韧皮部中分离出6株内生真菌,经形态鉴定分属于聚端孢霉属(Trichothecium LK.ex Fr.)、枝顶孢霉属(Acremonium LK.ex Fr.)和丝核菌属(Rhizoctonia DC.ex Fr.).其中内生真菌J6的发酵上清液对MRSA有抑菌活性,抑菌圈直径为18 mm.结论 首次对见血封喉内生真菌进行了研究,内生真菌J6对MRSA有明显的抑菌活性,其抑菌活性成分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复方灵尼胶囊艾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复方灵尼胶囊治疗艾滋病患者lO例,检测服药前后CD3+,CD4+,CD8+及病毒载量。结果:10例病人中经过治疗有7例病人病毒载量下降明显,均小于500cp/ml,2例病毒载量稍有下降,1例病毒载量上升,并且5例病人的CIM+细胞回复到正常人的水平,9例病人的CD8+细胞恢复到正常人的水平。结论:复方灵尼胶囊具备在活体内抑制HIV病毒的能力,具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牛角瓜属植物化学成分与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牛角瓜属(Calotropis)隶属于萝藦科(Asclepiadaceae),该属约有6种.我国产的为牛角瓜(Calotropis gigantea L.)和白花牛角瓜(Calotropis procera L.),其作为传统药用植物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有着悠久的药用历史.它的根、茎、叶、果及各部位的白色汁液均可药用,具有抗菌、消炎、驱虫、化痰、解毒等作用,用于哮喘、咳嗽、麻疯病、溃疡、痔疮、肿瘤等疾病的治疗.国外学者从上述两种植物中分离得到强心苷类、C21甾体类、三萜类以及黄酮类等多种类型的化合物,其中强心苷类化合物具有抗肿瘤活性,其他化合物具有抗菌和昆虫拒食等生理活性.本文将对迄今为止从牛角瓜属植物中分离得到的各类化学成分进行整理分类,同时对其药理活性,尤其是强心苷类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及构效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摘 要:目的 研究红树植物角果木内生真菌Coriolopsis sp. J5的活性次生代谢产物。方法 采用多种柱色谱技术对次生代谢产物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常数和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分别采用MTT法和滤纸片琼脂扩散法测定化合物的体外细胞毒活性及抗菌活性。结果 从角果木内生真菌Coriolopsis sp. J5的次生代谢产物中分离鉴定了7个化合物,分别为14-acetoxy-15-hydroxyirpexan(1)、15α-hydroxytrametenolic acid(2)、3β-hydroxylanosta-8,24- dien-21-oic acid(3)、latifolicinin C(4)、对羟基苯乙酸甲酯(5)、methyl 5-(2-methoxycarbonylethy)furan-2-carboxylate(6)和5-(2-carboxy-ethyl)-furan-2-carboxylic acid(7)。化合物1对人慢性髓原白血病细胞(K-562)和人肝癌细胞(BEL-7420)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化合物5具有抗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棉花黄萎病菌(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和棉花枯萎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 vasinfectum)活性,化合物6具有抗地毯草黄单胞菌(Xanthomonas axonopodis)活性。结论 化合物1~5为首次从角果木内生真菌的次级代谢产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6和7为新天然产物,并首次报道了化合物7的核磁数据;菌株Coriolopsis sp. J5能代谢产生具有细胞毒活性和抗菌活性的化合物。  相似文献   
7.
海南粗榧总碱中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淼  黄圣卓  张宇  王昊  梅文莉  曲有乐  戴好富 《中草药》2019,50(7):1541-1545
目的研究海南粗榧Cephalotaxus hainanensis的生物碱类成分。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和ODS等多种柱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海南粗榧总碱中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三尖杉碱(1)、异三尖杉酮碱(2)、三尖杉酮碱(3)、三尖杉胺G(4)、(2R,3S,4S,5S)-2,3-二羟基三尖杉碱(5)、乙酰三尖杉碱(6)、脱氧三尖杉酯碱(7)、(R)-丽江三尖杉碱(8)、(S)-丽江三尖杉碱(9)、3-表里哈灭里辛碱异构体(10)、1,4-N-二异丙胺蒽醌(11)、苯甲酸(2-乙基)-正己酯(12)和β-谷甾醇(13)。结论化合物3~6和10~13为首次从海南粗榧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角果木内生真菌Penicillium.sp FJ-1发酵液的化学成分。方法用多种柱色谱技术对该菌发酵液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波谱数据和理化性质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经波谱分析鉴定其结构分别为24R-ergosta-7,22-diene-3,5,6-triol(1)、互隔交链孢霉素(2)、5-羟基互隔交链孢霉素(3)、5’-epialtenuene(4)、篮毒菌素黄酮(5)。结论以上5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菌中分离得到,并首次报道了化合物3的核磁数据。  相似文献   
9.
白木香种子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抗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刘俊  梅文莉  崔海滨  吴娇  戴好富 《中药材》2008,31(3):340-342
采用石油醚浸提法提取白木香种子的挥发油,用滤纸片琼脂扩散法测定白木香种子挥发油的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活性,结果表明样品具有弱抗MRSA活性,并用GC-MS技术鉴定了其中的19个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中国南海海绵Hyrtios erectus的细胞毒活性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多种色谱技术对化合物进行分离纯化,应用光谱技术和理化性质,结合文献对照,鉴定化合物的结构。并用MTT法测定化合物的细胞毒活性。结果从海绵Hyrtios erectus的脂溶性部分共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其结构鉴定为:Hyr-tiosal(Ⅰ),12-βHydroxy-16-scalaren-24,25-olide(Ⅱ),5-Hydroxy-1H-indole-3-ethanol(Ⅲ),胆甾醇(Ⅳ),邻苯二甲酸二丁酯(V)。结论化合物为首次从海绵Hyrtios erectus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Ⅰ和Ⅱ显示了较强的细胞毒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