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5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整理了近15年针灸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的临床和实验研究文献,归纳分析针灸治疗该病的机制研究进展。以"针灸""子宫内膜异位症"和"acupuncture therapy""endometriosis"等为检索词检索2003年1月至2018年10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Embase中的相关文献。最终筛选出针灸治疗EMS的临床研究论文41篇,动物实验研究论文18篇,并对其中涉及到作用机制的20篇研究(包括18篇动物实验研究和2篇临床试验)加以总结,从针灸对各种生长因子、酶、酶抑制剂等的影响来探讨针灸治疗EMS疼痛、抑制异位组织血管生成和侵袭黏附、调节免疫功能及调节内分泌的机制,并提出目前研究中的不足及展望,以期为临床针灸治疗EMS提供证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新乡市部分地区土壤铅污染状况,初步进行生态和健康风险评价,为土壤铅污染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7-2020年,通过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新乡市新乡县和辉县采集160份农田土壤样本,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铅含量,并基于生态和健康风险评价方法对新乡市农田土壤铅污染状况进行分析.结果 2017-2018年新乡...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2013—2022年新乡市新报告≥15岁HIV/AIDS病例的首次CD4+T淋巴细胞检测情况,了解HIV/AIDS病例晚发现及影响因素。方法 从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导出2013—2022年新乡市新报告病例历史卡片,采用χ2检验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等方法分析首次CD4+T淋巴细胞检测情况和晚发现的影响因素。结果2013—2022年新乡市首次CD4+T淋巴细胞检测的HIV/AIDS病例1 858例。男女性别比5.54∶1,平均年龄(47.59±11.37)岁,晚发现病例421例,占22.66%。晚发现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是其危险因素,30~<45岁、45~<60岁和≥60岁年龄组分别是15~<30岁年龄组的2.462倍(95%CI:1.639~3.698)、3.076倍(95%CI:1.967~4.811)、2.398倍(95%CI:1.456~3.947);医疗机构是其影响因素,疾控中心、血站及单采血浆机构报告病例分别是医疗机构报告病...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古代文献中针灸治疗不孕症的选穴规律。方法 采用《中华医典》光盘(第5版)对建国前历代古籍进行检索,收集有关针灸治疗不孕症的条文,对数据进行归纳与整理,利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 检索得到针灸治疗不孕症条文301条,涉及41个腧穴,共计358穴次。分析发现,历代针灸治疗不孕症多选用任脉和足少阴肾经上的穴位,其中以任脉的中极、关元穴使用频次最高;取穴部位偏重下腹部和下肢部;选穴以特定穴为主,其中任、冲脉的交会穴为治疗关键。结论 临床在治疗不孕症时可选取古代文献中出现频次最高的中极、关元、照海、涌泉为基础方,针灸联合应用,再结合患者的具体症状辨证加减。尚有文献记载石门、阴交、血海、至阳等穴位有绝孕的风险,临床运用应慎重。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痧”和“刮痧”的内核以及刮痧的理论基础。[方法]参考古代相关医籍和当代医家论述,对“痧”和“刮痧”的含义及历史演变、刮痧的经络理论和刮痧的补泻进行探析。[结果]“痧”的字形记载多样,内涵不断丰富,可归纳为致病的秽恶邪毒、痧症、痧疹、怪病以及现代的“出痧”或“痧象”。刮痧起源甚早,临床强调采用“刮法”而达“出痧”,亦与单纯的刮拭或放血手法密切关联。从经络学说角度而言,皮部理论和络脉理论在刮痧诊断和治疗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刮痧的补泻与医者操作手法和患者经气变化相关。[结论]刮痧是中医自然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内涵和理论基础进行研究,有助于科学和规范认识刮痧,从而进一步指导临床和科研。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 了解重庆市黔江区、彭水县农村中小学生受忽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预防和干预措施及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两区县农村部分中小学生受忽视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共调查960例6~17岁在校中小学生,总忽视率为59.06%,总忽视度(58.20±8.96),被忽视学生的忽视率、忽视度在不同年龄段、家庭类型及各个层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11岁和12~14岁学生受忽视情况最严重,核心家庭学生受忽视情况最轻。身体、社会层面的忽视率最高,社会层面的忽视度最重。影响中小学生忽视率的主要因素有与父亲关系、与母亲关系、是否为独生子女、年龄、家庭类型。结论 重庆市黔江区、彭水县中小学生受忽视情况比较严重,应重视农村中小学生忽视问题,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制定相关政策。  相似文献   
7.
屈颍卉  席瑾 《新中医》2019,51(7):32-37
目的:系统评价宫瘤清胶囊联合西药治疗子宫肌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 (2019年2期)、PubMed、Embase、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和万方数据库,搜集宫瘤清胶囊联合西药与单纯西药比较治疗子宫肌瘤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论文,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9年2月。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对子宫肌瘤、子宫体积、临床总有效率、雌二醇(E_2)、孕酮(P)及不良反应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9个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论文,对其中17篇试验组采用宫瘤清胶囊联合米非司酮与对照组单纯采用米非司酮的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联合用药组子宫肌瘤体积比单纯西药组缩小更明显[MD=3.78,95%CI(2.22,5.35),P0.000 01],治疗前后子宫体积差大于单纯西药组[MD=17.13,95%CI(11.82,22.44),P 0.000 01],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单纯西药组[RR=1.22,95%CI(1.16,1.28),P 0.000 01],E_2、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E_2:[MD=-26.68,95%CI (-36.20,-17.16),P 0.000 01];P:[MD=-0.74,95%CI(-1.14,-0.35),P 0.000 01]。联合用药组和单纯西药组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宫瘤清胶囊联合西药较单纯使用西药治疗子宫肌瘤效果更好,可有效缩小子宫肌瘤,降低雌孕激素水平,但受纳入研究质量限制,此结论需开展更多高质量研究予以验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电针对卵巢储备功能下降(DOR)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中间结局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自身对照研究方法对37例DOR患者进行观察。所有患者在促排卵治疗前均接受电针治疗,每周治疗3次,总疗程为3个月经周期;在电针结束后进入IVF-ET周期。测定治疗前后血清性激素、抗苗勒氏管激素(AMH)、促排卵相关参数、获卵数、胚胎发育情况。结果患者AMH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P0.05);而bFSH、bFSH/LH、bE_2、P、HCG日E_2及P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患者基础窦卵泡(bAFC)、获卵数较干预前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成熟II级卵子(MII)数、受精数、优质胚胎数较干预前均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疗法可以提高卵巢储备功能,促进卵泡的生长、发育,其对促排结局的改善可能是建立在对AMH的良性调节基础上的,但其作用机制还有待于今后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观察麦粒灸"肾俞""关元"对薄型子宫内膜大鼠子宫内膜蜕膜化及子宫自然杀伤细胞的影响,探讨麦粒灸促进薄型子宫内膜大鼠胚胎着床的作用机制。方法:雌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及麦粒灸组,每组14只。于大鼠动情期予95%乙醇宫腔灌注建立薄型子宫内膜模型。麦粒灸组于造模次日起予麦粒灸"肾俞""关元"治疗,每穴每次灸7壮,每日1次,治疗3个动情周期后合笼。于妊娠第5日取材,HE染色法观察子宫内膜形态,测量各组大鼠子宫内膜厚度、血管及腺体数;流式细胞术检测子宫自然杀伤细胞数量;免疫磁珠法分选子宫自然杀伤细胞后,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子宫自然杀伤细胞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IGFBP-1)、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TNF-α)、转化生长因子(TGF-β)、白细胞介素(IL-4、IL-10)mRNA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子宫内膜厚度变薄(P<0.01),腺体数及血管数均减少(P<0.01),子宫内膜IGFBP-1、TGF-β、IL-4、IL-10 mRNA表达降低(P<0.01,P<0.05),子宫内膜IFN-γ、TNF-α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