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1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2 毫秒
1.
细胞芯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细胞芯片技术是以活细胞作为研究对象的一种生物芯片技术。它是适应后基因组时代人类对生命科学探索的要求而产生的。作为细胞研究领域的一种新技术,其既保持传统的细胞研究方法的优点如原位检测等,又满足了高通量获取活细胞信息等方面的要求。本文中扼要介绍细胞芯片的概念以及几种已报道的细胞芯片,并对细胞免疫芯片进行了简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半夏组培苗丛枝菌根菌侵染过程与特点.方法:将摩西球囊霉接种于半夏无菌组培苗,于不同时间取样,通过染色镜检法观察丛枝菌根形成过程.结果与结论:接种10 d时菌丝开始侵入半夏根表皮;15d时大量胞内菌丝形成,也出现少量的胞间菌丝;20 d后菌丝开始形成丛枝,并出现少量根上菌丝;接种25 d后大量菌丝分叉为丛枝,以Arum型丛枝为主;30 d时一些丛枝开始消解,有泡囊的产生;35 d后半夏根部出现大量根外孢子;接种后加40 d,串生泡囊形成,且部分泡囊开始收缩衰老.半夏切片结果表明,AM真菌菌丝逐渐生长在根部细胞间隙生长,然后在皮层细胞内进行分叉发育,最终形成丛枝充满整个细胞腔.整个实验表明半夏能迅速与丛枝菌根相互识别,形成共生体.  相似文献   
3.
蝉花是一种传统的药用真菌,除含有与冬虫夏草相似的活性成分外,还具有一些独特的生物活性。现从形态特征、自然分布、人工培养及其所含的活性物质和功能等几个方面评述了药用真菌蝉花的研究现状,且根据当前生物技术的发展趋势,提出了今后研究开发蝉花中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以半夏为材料,采用蒽酮-浓硫酸法、考马斯亮蓝法、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反电位滴定法、酸性染料比色法等测量半夏在不同光质处理下的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还原糖、可溶性蛋白、鸟苷、琥珀酸、生物碱等含量变化。得到结果为黄光可以促进半夏生长发育,促进块茎可溶性还原糖、总糖、生物碱及琥珀酸的合成,而蓝光促进块茎可溶性蛋白及鸟苷的合成;红、黄光提高叶绿素a,b含量,蓝光降低叶绿素a,b含量;白膜透过的光谱最均匀也最有利于叶绿素a 的合成;单光膜中,蓝膜与黄膜较有利于叶绿素a 的合成,而绿膜和红膜相对有利于叶绿素b的合成。红光下半夏的珠芽形成数最多,繁殖系数最大,说明在半夏的人工栽培中可以利用红光提高半夏的生产产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药用植物巫山淫羊藿组织培养技术,为工厂化育苗提供科学根据。方法:以巫山淫羊藿的种胚为外植体,采用MS培养基,附加不同浓度2,4-D,6-BA,IBA,NAA进行正交试验。结果: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优培养基为:MS+2,4-D2 mg.L-1+IBA 2 mg.L-1+NAA 0.5 mg.L-1;愈伤组织分化的最优培养基为:MS+6-BA 1 mg.L-1+NAA 0.5 mg.L-1+IBA 1 mg.L-1;诱导芽的最优培养基为:MS+IBA 2 mg.L-1+6-BA 0.5 mg.L-1;芽增殖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1.0 mg.L-1+NAA 0.5 mg.L-1。结论:通过诱导愈伤组织途径和丛生芽途径,建立了巫山淫羊藿种胚外植体诱导和培养方法,达到快速繁殖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巫山淫羊藿种子休眠特性及破眠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探索巫山淫羊藿种子休眠特性并筛选有效的打破休眠方法。方法:浸种称重法测定其种皮透水性;生物测定法检测种内发芽抑制物;层积结束后,解剖观察种胚发育情况,计算发芽率及发芽势。结果:浸种5 h后,种子吸水率达41.86%;不同种子浸提液可显著抑制白菜幼根生长;5℃低温层积效果最为显著,90 d后种子胚率由处理前15.39%增至86.21%;低温层积后种子的发芽率与发芽势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结论:巫山淫羊藿种皮无明显吸水障碍,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为胚形态后熟及发芽抑制物;低温层积较其他方法可显著促进种胚形态发育,提高发芽率,是最佳的破眠方法。  相似文献   
7.
栽培及野生半夏丛枝菌根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研究贵州地区栽培及野生半夏丛枝菌根及丛枝菌根真菌.方法:通过染色镜检法观察栽培及野生半夏根系,通过湿筛-蔗糖离心法分离半夏根围土壤中丛枝菌根真菌孢子,并对照Schenck & Pérez及一些近期分类文献的描述,鉴定到种.结果:半夏具有典型从枝菌根结构,从贵州省6个野生及栽培半夏根围土壤采集地中共分离到隶属3属的21种丛枝菌根真菌孢子,鉴定到种的有隶属3属的7种,其中球囊霉属5种,巨孢囊霉属1种,盾巨孢囊霉属1种,分别是摩西球囊霉、根内球囊霉、沙漠球囊霉、黑色球囊霉、聚丛球囊霉、白色巨孢囊霉、粟色盾巨孢囊霉.其中粟色盾巨孢囊霉为我国新纪录种,且为毕节地区栽培半夏的优势种.结论:贵州省野生及栽培半夏中丛枝菌根真菌具有丰富多样性,孢子种类、优势种均差异较大,如白色球囊霉仅出现于栽培半夏根围土壤中,黑色球囊霉仅出现于野生半夏根围土壤中,而摩西球囊霉和根内球囊霉在2种土壤中均有出现,且毕节地区半夏根围土壤中有专属性较强的丛枝菌根真菌,可为栽培半夏退化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8.
药用真菌蝉花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王琪  刘作易 《中草药》2004,35(4):469-471
蝉花是一种传统的药用真菌,除含有与冬虫夏草相似的活性成分外,还具有一些独特的生物活性。现从形态特征、自然分布、人工培养及其所含的活性物质和功能等几个方面评述了药用真菌蝉花的研究现状,且根据当前生物技术的发展趋势,提出了今后研究开发蝉花中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古尼拟青霉菌丝体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人工古尼虫草无性型古尼拟青霉干燥菌丝体的单体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方法及光谱(EIMS,EMS,1HNMR,13CNMR)分析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 从古尼拟青霉菌丝体的乙醇提取物中共分离得到3个单体化合物,分别鉴定为D-甘露醇,麦角甾醇和麦角甾醇过氧化物.结论 这3个单体化合物均为首次从古尼虫草中分离所得.  相似文献   
10.
毛堂芬  刘涛  刘作易  朱国胜  黄永会 《中药材》2007,30(9):1057-1059
以杜鹃兰的种子和假鳞茎作外植体均诱导获得原球茎及再生植株。原球茎增殖培养基以B5 2%白糖 0.1%活性炭较好,增殖系数可达6~10倍;在原球茎继代增殖时分化出完整植株;移栽到全蛭石基质上,成活率可达到96.6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