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8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法(ICP-MS)测定血浆中钒(V)、铬(Cr)、锰(Mn)、铁(Fe)、钴(Co)、镍(Ni)、铜(Cu)、锌(Zn)、砷(As)、硒(Se)、铷(Rb)等34种元素。探索简便、实用、高效的检测血液样品的前处理技术。采用直接稀释法对待测样本进行前处理,稀释液(0.5%HNO_3+0.005%Triton X-100)稀释倍数为20倍。对ICP-MS测定血浆微量元素进行方法学验证,算出该检测方法的线性范围、检出限、加标回收率、日间精密度与日内精密度等。各元素的相关系数均优于0.999,元素的低、中、高加标回收率为70.0%~115.0%,各元素的日内精密度优于10%,日间精密度均优于20%。提示,采用ICP-MS法测定血浆中多种元素含量,此法实用高效,精密度、准确度、线性范围和最低检测限都达到了满意结果,可在科研及检验工作中加以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分析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病理特点,治疗方法和失败因素。方法对118例患者进行研究,全组均行头颅CT扫描,首次手术方式均为钻孔引流术。结果恢复良好89例(75.4%),血肿复发16例(13.5%),颅内血肿为8例(6.7%),张力性气颅1例。结论对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治疗应根据病情选择手术方式,术中血肿冲洗要彻底,要防止气颅的发生,可降低血肿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特点。方法回顾性观察35例胃肠道间质瘤HE染色切片,复习临床病理资料,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CD117、CD34、Vimentin、SMA、Desmin及S-1006种抗体的表达情况。结果本组GIST均为成年人,年龄25~77岁,平均年龄51岁,其中男性19例,女性16例。发病部位:胃18例(51%),小肠8例(23%),大肠3例(9%),食管1例(3%),肠系膜3例(9%)大网膜2例(6%)。临床症状以腹部包块、腹部胀痛不适、消化道出血为主。大体上,肿瘤常有出血、坏死、囊性变等继发改变。肿瘤镜下主要由梭形和上皮细胞组成,呈交叉束状、漩涡状、栅栏状、片块状、巢状等多种排列。CD117、CD34、Vimentin、SMA、Desmin及S-100阳性率分别为:97%、83%、100%、37%、3%、26%。良性7例,交界性5例,恶性23例。结论间质瘤多发生于中老年人,胃肠道是其好发部位,细胞形态多变,排列结构多样。CD117、CD34是其特异和敏感抗体,在间质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起重要作用,核分裂象〉5/50HPF、肿瘤坏死、细胞密集是重要的恶性指征。  相似文献   
5.
6.
胃癌属于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之一,具有高发病率以及高致死率。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在胃癌的免疫治疗中取得了重大进展。然而整体单药有效率仍较低,也常伴随不同程度的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因此,亟需寻找准确可靠的生物标志物筛选免疫治疗的潜在获益患者。以肿瘤基因变异数目为特征的肿瘤突变负荷(TMB)显示出与ICI疗效的相关性,笔者就TMB与胃癌临床病理关系、免疫治疗效果预测及其他生物标志物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对人类健康造成了巨大威胁。大约25%的NAFLD患者发展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 对我国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卫生经济负担。研究人员致力于研究NASH发病的潜在分子机制, 提出新的治疗方法。近期研究表明, 炎症小体和gasdermin-D(GSDMD)介导的炎症性程序性细胞死亡与NASH的发生发展有关。本文就NASH发病机制中细胞焦亡及其相关分子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对于有高营养风险以及口服饮食无法满足正常需求的住院患者,应尽早开始实施肠内营养治疗,但喂养不耐受被认为是不能达到目标营养量的主要原因.目前喂养不耐受在国际上尚缺乏统一的定义、明确的原因及有效的治疗方法.本文对喂养不耐受相关的定义、可能原因及治疗方法等进行总结,为临床进一步研究如何减少喂养不耐受的发病率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不同气管切开时机对救治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疗效影响,为更好的救治患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6年8月于医院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的68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不同气管切开时机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29例,观察组患者实行早期气管切开,对照组患者实行晚期气管切开,对两组患者感染的病原菌进行分析,在手术前后检测两组患者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和血氧饱和度(SaO_2),对两组患者进行格拉斯哥昏迷指数评估(GCS评分)并比较,同时检查两组患者肺部感染改善情况,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患者肺部感染病原菌多为革兰阴性菌,主要感染病原菌为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占26.47%、23.54%;术前两组患者PaO_2、PaCO_2和SaO_2数据及格拉斯哥昏迷评估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观察组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肺部感染改善有效率为82.05%,对照组有效率为65.52%;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例数也少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救治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过程中,应掌握好气管切开时机。  相似文献   
10.
余鹏飞 《中外医疗》2012,31(36):124-125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话检术对肺部肿瘤、肺部病变诊断的准确性及价值。方法收集2007年以来240例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话检术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240例中,恶性肿瘤206例,良性病变26例,不能明确诊断者8例,病理确诊率为96.67%。其中18例恶性肿瘤做了手术切除,术前与术后病理诊断一致。结论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技术,技术成熟、操作方便、安全可靠,对周围型肺部肿瘤和弥漫性病变病理确诊率高,免疫组化可以辅助提高病理确诊率,值得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