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川崎病 33例临床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川崎病的诊断要点、冠脉损害及治疗与转归。方法回顾分析 33例川崎病病儿的临床资料及诊治情况并作出评价。结果 33例中,典型川崎病组 26例,不完全型川崎病组 7例,静脉丙种球蛋白( IVIG)耐药 3例;并发冠状动脉受累 2例随访 2年,均恢复正常。结论不完全型川崎病早期识别困难,易延误诊治,对疑似病例须结合超声心动图协助诊断,并动态监测血白细胞(WBC)、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及血小板(PLT)变化,有助于减少或避免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下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与日后出现反复喘鸣及哮喘密切相关.基于临床长期观察,将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归纳为4种不同的表型:早发型、喘息型、痰阻型和难治型.早发型发病年龄小易被忽视,喘息型喘憋症状明显且对药物治疗反应敏感,痰阻型喘息重经药物治疗效果不佳,难治型多合并基础疾病使治疗困难.因此,应根据不同临床特征进行相应的诊治.  相似文献   
3.
胡静  胡克坤 《安徽医学》2017,38(6):740-742
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MPP)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后的临床症状及患儿肺功能及体液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 选择黄山首康医院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诊治的220例MPP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11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和治疗14 d后的临床疗效、肺功能及体液免疫功能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4.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的肺活量、达峰时间比、呼出75%潮气量时的瞬间流速与潮气呼气峰流速比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患儿血清IgA、IgM和IgG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可以明显改善MPP患儿的临床症状,有效促进患儿的肺功能恢复,并积极调节患儿的体液免疫,且无明显的安全性问题,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4.
婴幼儿喘息是指婴幼儿时期表现为喘息的一组综合征,临床特点为气道炎症和高反应性,导致气道阻塞而引起反复发作的呼吸道症状,5岁以下儿童发病率高,表现为双肺可闻及呼吸相喘鸣音,呼气相延长。本文对其临床特征综述如下。1临床分型1.1婴幼儿暂时性喘鸣(早期一过性喘息)3岁以内出现并消失,喘息零星出现,常伴感冒症状,2次发作间期无喘息,与早产、肺功能低下(如先天性小气道)及父母吸烟  相似文献   
5.
6.
刘晓东  王华  闫燕  程士樟 《安徽医学》2012,33(6):787-787
正1病例介绍患儿女性,5岁6个月。因"反应差,行走不稳4个月"于2011年9月5日入院。近4个月来被发现走路乏力,足尖着地,行走不呈直线、一碰即跌倒,不敢独立上下楼梯;很少与伙伴相玩,不愿写字,整日少言寡语,偶有自言自语;两手握拳做用力惊恐状,不时以手指强扭别人肌肤;口齿欠清,语速变慢,呈渐进性加重。有时二便  相似文献   
7.
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最常见的喘息性疾病,多由病毒感染引起,其中呼吸道合胞病毒和副流感病毒为主要病因[1]。由多种致病原感染引起的急性毛细支气管炎,常以喘憋、三凹征和喘鸣为主要临床特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1月收住的110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临床资料,总结并分析其临床特点。结果 110例患儿中男74例(67.3%)、女36例(32.7%),男女之比2.1∶1;年龄分别为2~3岁29例(26.4%)、3~6岁67例(60.9%)、6~13岁14例(12.7%);症状表现有发热101例(91.8%)、咽峡炎100例(90.9%)、淋巴结肿大95例(86.4%)、眼睑浮肿79例(71.8%)、脾脏肿大55例(50.0%)、肝脏肿大37例(33.6%);病程中合并肺炎61例(55.5%)、心肌损害53例(48.2%)、中性粒细胞减少35例(31.8%)、血小板减少性紫癜4例(3.6%);EB病毒指标检测结果:衣壳抗原IgG抗体阳性率88.2%、衣壳抗原IgM抗体阳性率43.6%,早期抗原IgM抗体阳性率31.8%,核抗原IgG抗体阳性率56.4%;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阳性率46.4%。结论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多发于男性且以3~6岁常见,临床症状表现多样,肺炎以及心肌损害为主要合并症,EB病毒指标检测与血清学检测有助于诊断工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不同剂量的肺表面活性物质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患儿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20年6月内我院收治的47例NRDS患儿,分为高剂量组25例和低剂量组22例,采用固尔苏,高剂量组患儿给予200 mg/kg,低剂量组患儿给予100 mg/kg,比较两组患儿的氧合指数、康复效果以及并发症等。 结果两组患儿给药前,FiO2、PaO2、PaO2/FiO2以及PaCO2无明显差异(P>0.05),在给药FiO2、PaO2/FiO2以及PaCO2均明显下降,PaO2出现明显升高,其中高剂量组优于低剂量组(P<0.05)。低剂量组患儿的氧疗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天数以及住院费用高于高剂量组(P<0.05)。低剂量组二次使用PS的有5例,死亡病例3例,病死率为13.64%,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2.63%;高剂量组二次使用PS的有1例,死亡病例1例,病死率为4%,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0.83%,低剂量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高剂量组(χ2=21.757,P<0.05)。 结论固尔苏能够改善NRDS患儿的病情、氧合指数、肺部功能,相比低剂量(100 g/kg),采用高剂量(200 mg/kg)能够改善患儿病情,减少氧疗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王华  刘晓东  胡静  程士樟 《安徽医学》2010,31(2):191-191
女婴,生后10d,哭声低哑伴手足搐搦2d入院。患儿系二胎一产,足月剖宫产。出生体重2700g,无窒息史。母乳喂养。父母非近亲结婚,母孕期身体健康。出生后1周时,发现患儿睡眠中突然眼睑反复抽动,眨眼动作,一侧肢体震颤,惊跳或短暂抽搐,发作时常伴有轻微呼吸暂停及肢体张力增高。大约1min自动缓解,每日类似发作10余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