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篇
  免费   20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30篇
内科学   10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60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43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纳布啡联合舒芬太尼自控静脉镇痛(PCIA)对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镇痛效果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02例择期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镇痛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1例。两组患者均予以相同的麻醉诱导及维持麻醉,术后均连接PCIA泵,其中对照组患者镇痛药液为舒芬太尼2.0μg/kg+阿扎司琼10 mg;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纳布啡0.4 mg/kg。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镇痛情况[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舒芬太尼用量、补救镇痛率]、术后恢复情况(首次下床活动、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术前、术后24、72 h外周静脉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结果:术后6、12、24、48 h,观察组患者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48 h,观察组患者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舒芬太尼用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补救镇痛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0.05);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0.05)。术后24 h,两组患...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麻醉诱导中三种不同正压面罩通气模式对胃肠胀气的影响以及通气变量的变化,从而选择良好的通气模式,减少面罩通气的不良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60例,ASA分级为Ⅰ~Ⅱ级,根据麻醉诱导过程中采用不同通气方式分为3组,每组20例,分别为压力控制模式(PVC)组,容量控制模式(VCV)组,手动控制模式(MCV)组,呼吸及血流动力学参数采用麻醉机及其监护仪监测,胃内气体监测采用建立气腹后腹腔镜直视下由有经验麻醉医师判断是否有胃肠胀气,麻醉诱导及其判断是否胀气者为不同麻醉医生,并采用双盲法.结果 3组血流动力学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PVC组气道压力明显低于VCV及MCV组,PVC组发生胃肠胀气百分比明显低于VCV及MCV组.结论 压力控制模式是良好的通气模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后重症监护患者的镇静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80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入住ICU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采用咪达唑仑和右美托咪定进行镇静。监测两组患者镇静前后HR、RR、MAP、SpO2、VAS评分、Ramsay评分、达到镇静所需时间、停药后苏醒时间、芬太尼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镇静后,实验组的HR、MAP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SpO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R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镇静后,两组患者VAS评分、Ramsay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达到镇静所需时间、停药后苏醒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芬太尼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呕吐、谵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心动过缓、低血压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对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后重症监护患者有镇静作用,呕吐、谵妄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风险管理对手术室护理与患者满意度的作用.方法 选取该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风险管理组,每组40例.常规护理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风险管理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联合风险管理,然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风险事件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风险管理组患者护理的总有效率92.5%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77.5%(P<0.05),风险事件发生率5.0%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27.5%(P<0.05),风险事件发生原因中责任感不强、医院管理问题、手术室环境问题比例2.5%、2.5%、0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12.5%、7.5%、7.5%(均 P<0.05),护理满意度92.5%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60.0%(P<0.05).结论 风险管理能够有效改善手术室护理的临床疗效、风险事件发生情况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护理配合在改良截石位腹腔镜手术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择40例行头低足高改良截石位腹腔镜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腹腔镜手术常规护理,观察组术中加强护理配合。观察两组术中体位配合满意度及术后24h体位不适感。结果:观察组患者体位配合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100.00%vs 80.00%);患者术后24h体位无不适感明显高于对照组(85.00%vs 55.00%)(P<0.05);随访72h,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上下肢疼痛、麻木及血压的变化。结论:改良截石位符合人体力学的要求,术中加强护理配合,有助于术中医师的操作,提高患者舒适度及手术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复方利多卡因乳胶对双腔气管插管不良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择期需行双腔气管插管的胸科手术6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0例,全麻诱导前双腔气管导管套囊至头端涂抹无菌生理盐水;观察组,30例,全麻诱导前双腔气管导管套囊至头端涂抹复方利多卡因乳胶。记录麻醉诱导前( T1)、气管插入后3 min( T2)、拔管前1 min( T3)、拔管后3 min( T4)的平均动脉压( MAP)以及心率( HR)变化。记录患者术后呛咳、咽痛的发生率。结果两组T1时间点MAP、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在T2、T3、T4时间点MAP、HR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呛咳、咽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利多卡因乳胶能有效减少双腔气管导管插管和拔管时的应激反应,血流动力学更加稳定,能减少术后呛咳和咽痛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回输洗涤式自体血对心脏搭桥手术患者术后炎症介质水平和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研究阶段为2017年2月-2019年2月,共纳入研究对象40例,均为接受心脏搭桥手术治疗患者,均采用回输洗涤式自体血,对比分析患者术前术后炎症介质水平、凝血功能情况。结果术后24 h L-6、IFN-γ、CRP均低于术前,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前、术后24 h TT、APTT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24 h PT高于术前,FIB低于术前,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接受心脏搭桥手术患者行回输洗涤式自体血患者对患者凝血功能影响较小,可降低炎症介质水平,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氯胺酮对疼痛抑郁共病大鼠行为学及吲哚胺2,3二加氧酶(IDO)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24只,2月龄,体重200~250g,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S组)、生理盐水组(N组)和氯胺酮组(K组),每组8只。N组及K组大鼠均接受右踝关节腔内完全弗氏佐剂(CFA)50μl注射,建立疼痛抑郁共病模型;S组大鼠则注射生理盐水50μl作为对照。CFA注射后1、7、14d分别测定机械性缩足反射阈值(MWT)及不动时间。第14天行为学测试后,N组大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ml,K组则注射20 mg/kg氯胺酮1 ml。三组大鼠于腹腔注射后1h测定MWT及不动时间。随后取大鼠海马、前额皮层、扣带回组织及血浆,采用ELISA法测定IL-6浓度及IDO活性。结果与S组比较,N组及K组CFA注射后1、7、14dMWT明显降低(P0.05),CFA注射后7、14d不动时间明显延长(P0.05)。与N组比较,K组MWT明显升高(P0.05),不动时间明显缩短(P0.05),大鼠海马、前额皮层、扣带回IL-6浓度和IDO活性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氯胺酮可有效治疗疼痛抑郁共病,这可能与其抑制大鼠不同脑区IDO信号通路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依托咪酯复合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在老年颅脑手术麻醉诱导中的应用.方法 择期颅脑手术的老年患者60例,年龄60~80岁,根据诱导时舒芬太尼的剂量不同分为2组:Ⅰ组30例,给予舒芬太尼0.3 μg/kg;Ⅱ组30例,给予舒芬太尼0.5 μg/kg.3 min后给予依托咪酯0.2 mg/kg,入睡后罗库溴铵0.8 mg/kg行气管插管.分别记录患者诱导前(T0)、诱导后(T1)、气管插管前(T2)、气管插管即刻(T3)、气管插管后1 min(T4)和气管插管后5 min(T5)时刻的MAP、HR、BIS和SpO2.记录意识消失时间和诱导时间,记录有无呼吸抑制、注射痛、肌阵挛和胸壁僵直等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年龄、体重指数、诱导时间、意识消失时间、各时点BIS值及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和Ⅱ组的MAP和HR在T0和T1时点上无显著变化,而Ⅰ组在T3、T4和T5时点的MAP明显升高,HR增快,与Ⅱ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在T2时点MAP较诱导前明显降低,但与Ⅰ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时点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不明显.结论 舒芬太尼0.5 μg/kg复合依托咪酯更适合用于老年颅脑手术的麻醉诱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式联合多模式镇痛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术后镇痛、炎性因子及T淋巴细胞亚群影响。方法选取184例需腹部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麻醉方式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92例)和对照组(92例)两组。观察组采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联合多模式镇痛,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联合多模式镇痛。比较两组手术后相关指标情况,手术前和手术后6、12、24、48 h疼痛程度,手术后6、24、72 h血清炎性因子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结果观察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及定向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手术前,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6、12、24和48 h,两组VAS评分均较手术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手术后6、12、24和48 h,随着时间延长,两组VAS评分均呈现逐渐下降趋势;观察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6、24和72 h,两组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CD3+、CD4+、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联合多模式镇痛能降低老年腹部手术患者疼痛程度,改善其术后体内炎症反应状态,提高其免疫功能,利于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