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黄国华 《安徽医药》2015,19(11):2123-2126
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缺血修饰蛋白(IMA)及D-二聚体在肺栓塞(PE)患者的诊断价值、病情判断方面的指导意义.方法 收集了近7年来该院确诊的及疑似的肺栓塞患者56例,将确诊PE患者30例、非PE患者(疑似患者)26例、健康志愿者30例进行研究,并将PE患者30例分成3亚组:高危组、中危组、低危组,记录其外周血IMA、D-二聚体数值.并将结果与CT肺动脉造影(CTPA)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PE组患者IMA、D-二聚体数值显著升高,相比非PE组、健康受试组具有统计学差异.与CTPA结果相符.PE患者亚组分析:高危组、中危组中IMA、D-二聚体水平相比低危组明显升高,但高危、中危组间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肺栓塞患者中,缺血修饰蛋白、D-二聚体水平越高,患者的危险分层越高,病情越重.对于可疑的肺栓塞患者,检测IMA、D-二聚体可以帮助急性肺栓塞的的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神经外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5月—2017年5月医院神经外科300例住院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150例病人作为对照组,2016年6月—2017年5月收治的150例病人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病人实施神经外科常规护理管理方法,观察组病人应用"品管圈"活动以控制护理风险,比较两组病人的护理风险发生情况及对护理工作的认可度。[结果]观察组病人随意拔管率(2.00%)、皮肤损伤率(2.67%)、护理文书合格率(96.00%)与疾病知识认知率(92.00%)均优于对照组(12.00%,14.00%,78.00%,62.00%),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神经外科护理工作中应用"品管圈"活动能有效提高护理安全性与护理质量,降低病人意外拔管、皮肤损伤、护理文书书写不合格与疾病认知程度较差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0月本院收治的8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立即行常规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持续低流量吸氧,观察组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监测两组血气分析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氧分压、血氧饱和度指标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二氧化碳分压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临床疗效良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缺氧状态,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借鉴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佛山地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病原学与细菌耐药性变迁状况。方法:将我市3家医院的120例VAP进行痰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总结分析病原学与细菌耐药性变迁。结果: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在两年度均占首位,分别为21.33%及26.15%,并对头孢噻肟100%耐药,对亚胺培南也产生了严重耐药,耐药率由原来的0增至47.06%,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头孢他啶的耐药率分别由原来的12.50%和25.00%增至52.49%和41.17%,对阿米卡星、左旋氧氟沙星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药物的耐药率也不同程的增加;鲍曼不动杆菌和嗜麦芽假单胞菌两年度检出率分别为17.33%、16.92%和8.00%、12.34%,在两年内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肺炎克雷伯菌和洋葱假单胞菌的检出率两年来出现下降趋势,真菌在两年度中仍具有较高的检出率,未发现耐药菌株。结论:各个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谱不断发生变化,临床医师应及时掌握病原学及耐药性的变迁,并合理选择抗生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APACHEⅡ是否适用于评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病情及预后.方法 采集232例ARDS患者与病情、预后及疗效有关的数据,采用ROC曲线下面积,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和阴性似然比等指标验证APACHE Ⅱ评分系统真实性;采用Lemeshow-Hosmer拟合优度检验验证APACHE Ⅱ评分系统的可靠性.结果 死亡组与生存组两组之间患者的APACHEⅡ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ACHEⅡ评分与ARDS患者的预后呈明显正相关(P<0.05),APACHEⅡROC曲线下面积=0.842(P=0.000),并确定最佳临界点为16.50分.以此最佳临界点评估得到预测的灵敏度为85.62%、特异度为68.60%、阳性预测值为0.82、阴性预测值为0.74;以APACHE Ⅱ进行预后评估得到的预测结果与实际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12.087 P=0.147).结论 APACHE Ⅱ可用于对ARDS病情预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思力华能倍乐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效果情况。方法分析我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呼吸内科收治的2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给予基础性治疗)140例和试验组(给予思力华能倍乐治疗)140例。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即FEV1/FVC(%)、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吸困难量表(MMRC)、6分钟步行试验(6MW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试验组患者FEV1、FEV1/FVC、FEV1%、6MWT均高于治疗前,MMRC低于治疗前,试验组患者治疗后FEV1、FEV1/FVC、FEV1%、6MWD均高于对照组,MMRC低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思力华能倍乐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症状改善明显,肺功能恢复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EAST-6特异性T淋巴细胞在结核性胸膜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28例胸腔积液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皮肤结核菌素实验结果,将其分为结核性胸膜炎组(16例)和肿瘤性胸膜炎组(12例),采用酶联免疫斑点测定法(Elispot)对两组患者胸腔积液及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内早期分泌抗原靶蛋白6(EAST-6)进行检测,并分析EAST-6对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应用价值。结果通过检测发现,结核性胸膜炎组患者的胸腔积液及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内EAST-6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7.5%及81.25%,均明显高于肿瘤性胸膜炎组的8.33%及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腔积液中T淋巴细胞内EAST-6临床诊断的特异度和敏感度分别为84.61%和93.33%,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内EAST-6的临床诊断的特异度和敏感度分别为78.57%和92.86%,EAST-6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特异度和敏感度较高。结论 EAST-6特异性T淋巴细胞在结核性胸膜炎诊断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为临床诊断结核性胸膜炎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两种同期联合吸入一氧化氮(NO)治疗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致难治性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于2015年1月至2016年7月医院收治的86例重度AR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高频振荡通气(HFOV)治疗,对照组采用常频机械通气(CMV),二组均联合NO吸入治疗,两组均治疗24 h后,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动脉血氧分压(PaO_2)、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吸入氧浓度(FiO_2)、血氧饱和度(SpO_2)等肺功能指标变化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显效患者27例,总有效率95.35%;对照组显效患者29例,总有效率97.6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24 h后PaO_2、PaCO_2、FiO_2以及SpO_2等肺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对照组患者PaO_2改善较为明显,观察组PaCO_2改善更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 h后,两组患者FiO_2和SpO_2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8.6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稍低,约为16.2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HFOV或CMV联合吸入NO治疗重度ARDS致难治性呼吸衰竭患者临床疗效均较好,并发症发生概率也无明显差异。患者以高碳酸血症为主时,采用HFOV治疗对PaCO_2改善效果更好;而以氧合不好为主要临床症状的患者,采用CMV联合吸入NO对PaO_2改善效果更佳,临床上应灵活选用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9.
《临床医学工程》2018,(1):61-62
目的研究肺部感染与肺癌患者凝血指标及炎性因子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80例肺部疾病患者,根据病理结果分为肺癌组和肺部感染组各40例,另选取同期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其凝血指标、血液常规及IL-6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肺癌组和肺部感染组的PT、APTT、TT均较长,Fbg、D-D、WBC、NEU、Mono及IL-6水平均较高,PDW、MPV、LYW水平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肺部感染组比较,肺癌组的PT、APTT、TT均较短,D-D、IL-6水平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IL-6与Mono呈线性正相关,与PT呈线性负相关。结论肺部感染与肺癌患者均存在凝血功能异常及炎性反应,且凝血指标与炎性因子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控制性氧疗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发作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9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应随机数字为偶数者为观察组,奇数者为对照组,每组4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抗感染以及对症治疗,同时给予适当的呼吸兴奋剂治疗,观察组在接受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控制性氧疗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比较治疗后两组动脉血气指标改变。观察组45例在出院时建议应用家庭型控制性氧疗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随访1年后分别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以及因COPD急性加重的平均住院次数和住院天数。结果两组治疗前肺功能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过1年的治疗,观察组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两组治疗前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pH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过院内治疗后,两组患者氧分压和pH值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二氧化碳分压较治疗前显著下降,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更为显著(P0.05);经过治疗,观察组因COPD急性发作平均住院次数及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控制性氧疗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疗效显著,能很好地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加快促进病情的恢复,使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