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7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重组人白介素-11(rhIL-11)治疗化疗后骨髓抑制血小板减少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43例急性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根据白血病的类型选择相同方案、每平米标准剂量的治疗方案。化疗结束后两组出现血小板≤10×109· L-1,临床有明显出血倾向时,予以输注机采血小板。治疗组于化疗结束后72 h开始注射rhIL-11,1.5 mg· d-1,连续用药14 d。观察两组化疗结束后血小板计数最低值、恢复至100×109· L-1的病例数、出血情况、血小板输注剂量及第14天血小板恢复数值。结果治疗组血小板计数最低值、恢复至100×109· L-1的病例数及化疗后第14天血小板恢复数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出血发生率及血小板输注量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rhIL-11用于治疗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疗效确切,可明显缩短骨髓抑制导致血小板恢复时间,毒副反应少,患者可耐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细节护理对于改善肿瘤患者术后化疗负面情绪的干预效果及价值.方法:将72例肿瘤术后进行化疗的患者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细节护理.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SAS、SDS评分水平基本接近(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SDS及SAS水平均较护理前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患者改善水平明显仇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肿瘤患者术后化疗过程中,给予其相应的细节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分析长海痛尺记录疼痛日记对病患癌性疼痛评估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癌性疼痛病患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依照长海痛尺评分情况对病患癌性疼痛(癌痛)进行评估,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疼痛日记记录.比较两组病患癌性疼痛控制结果.结果:研究组通过长海痛尺评估结合记录疼痛日记提供的疼痛资料更为及时正确,对病患疼痛效果控制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长海痛尺并记录疼痛日记对病患的癌性疼痛评估更为正确及时,对临床治疗中进行疼痛干预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PEG-rhG-CSF)与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预防肿瘤化疗后粒细胞减少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8年10月至2020年6月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肿瘤科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51例,根据给药种类的不同,分为预防组(给予PEG-rhG-CSF,n=28例)与对照组(给予rhG-CSF,n=23),再根据各肿瘤的化疗方案对骨髓抑制的风险程度不同,将两组再分为低风险骨髓抑制组、中风险骨髓抑制组和高风险骨髓抑制组3个亚组.比较两组不同时间中性粒细胞绝对数(ANC)的变化情况,每个化疗周期中性粒细胞缺乏发生率和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FN)的发生率的不同,并对各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在第1化疗周期和第2化疗周期的第3、5、7、10和14天的ANC变化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NC随治疗时间发生变化,不同时间的AN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治疗方式和时间对ANC值有交互效应(P<0.05).两组低风险骨髓抑制组、中风险骨髓抑制组和高风险骨髓抑制组患者在第1化疗周期和第2化疗周期的第3、5、7、10和14天的ANC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亚组ANC随治疗时间发生变化,不同时间的AN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治疗方式和时间对ANC值有交互效应(P<0.05).预防组患者在第1个化疗周期和第2个化疗周期的中性粒细胞缺乏发生率和FN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防组接受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42%(6/28),对照组为30.43%(7/23),两组不良反应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PEG-rhG-CSF能够有效预防肿瘤患者化疗后粒细胞减少和FN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汤永勤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4):2212-2212
近年来,国内外进行了高压氧治疗恶性肿瘤一系列的观察研究认为,高压氧可提高肿瘤组织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并且在化疗后可以改善被损伤组织细胞含氧量、氧储备。有利于组织细胞修复,从而减轻化疗不良反应,可作为治疗恶性肿瘤的辅助手段。我院自2005年以来对以高压氧作为辅助手段联合化疗治疗转移性胃癌进行了临床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6.
黄孟芹  胡丽霞  储小凤 《安徽医药》2019,23(11):2279-2282
目的探究全身化疗同步应用谷胱甘肽对转移性肝癌病人肝脏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 2015年 1月到 2017年 10月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转移性肝癌病人 40例,所有病人均接受全身化疗,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对照组 20例,采用同步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 20例,在对照组病人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静脉滴注治疗。所有病人在院均行影像学、肝功能等相关检查,化疗 2程后再次检查相关指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肝功能差异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上腹不适好转率( 90.0%)、消化功能紊乱好转率( 95.00%)、乏力好转率( 90.00%)以及纳差好转率( 95.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55.00%、65.00%、60.00%、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治疗前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谷氨酰转肽酶( GGT)、总,胆红素( TBil)水平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经过不同方案治疗后,观察组病人 ALT(20.20±10.46)U/L、AST(27.90±20.48)U/L、GGT(84.80±67.48)U/L、TBil水平( 15.00± 8.06)μmol/L明显低于治疗前[(26.20±6.70)U/L、(40.05±17.22)U/L、(128.25±66.63)U/L、(15.27±7.04)μmol/L],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病人血清 ALT、AST、GGT水平改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病人 TBil改善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全身化疗同步应用谷胱甘肽对转移性肝癌病人肝脏功能的保护作用显著,且使用安全,提升化疗依从性,使生存获益,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Fascin‐1蛋白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MaxVision两步法检测87例结直肠癌和28例癌旁正常组织中Fascin‐1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Fascin‐1蛋白表达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Kaplan‐Meier和Cox回归模型分析Fascin‐1蛋白表达与结直肠患者生存的相关性。结果 Fascin‐1在结直肠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3.7%(38/87)和7.1%(2/28),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ascin‐1蛋白表达在不同年龄、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不同性别、病理类型、肿瘤位置、分化程度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分析显示Fascin‐1蛋白高表达组患者的总生存率明显低于低表达组(P=0.009)。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表明Fascin‐1蛋白高表达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相对危险度[HR]=2.087,95% CI:1.196~3.642, P=0.010)。结论 Fascin‐1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呈高表达,其与患者的远期生存率相关。Fascin‐1蛋白可能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贫血患者治疗前后脑血流动力学变化特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不同程度的贫血患者脑血流动力学特点,分析经治疗后脑动脉血流速度的变化.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1月在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内科门诊和住院收治的贫血患者68例,根据贫血严重程度,分为轻度贫血组(n=32)与中重度贫血组(n=36),选择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比较各组对象脑血流速度的差异.并对两组贫血患者治疗前后脑血流速度改变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中重度贫血组较轻度贫血组和对照组各血管(LMCA、RMCA、BA、LVA和RVA)的平均血流速度增快(P<0.05),轻度贫血组和对照组各血管平均血流速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贫血患者经治疗后各血管的平均血流速度较治疗前均明显减慢(P<0.05),而轻度贫血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各血管平均血流速度无显著差异(P>0.05).中重度贫血组患者LMCA、BA、LVA和RVA治疗前后血流速度变化程度显著高于轻度贫血组(P<0.05),而RMCA与轻度贫血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中重度贫血可造成脑血流速可逆性增快,监测贫血患者的脑血流速度可能对治疗起到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与巨幼细胞性贫血(MA)患者血液学指标及细胞形态学上的差异.方法 选择2015年7月至2020年6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合肥医院(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17例初诊MDS患者(MDS组)和18例MA患者(MA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常规、生化检查及骨髓涂片的结果.结果 两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平均红细胞体积及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A组患者乳酸脱氢酶高于MDS组,MDS组患者血清铁蛋白高于MA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DS组9例(52.94%)患者发生红系巨幼变,3例(17.64%)发生粒系巨幼变,14例(82.35%)红系出现其他病态造血,13例(76.47%)粒系出现其他的病态造血,8例(47.06%)患者出现淋巴样小巨核,13例(76.47%)患者的原始细胞增多,与MA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血液学指标及骨髓细胞学检查,有利于鉴别诊断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与巨幼细胞性贫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正压接头结合改良维护法对临床上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风险的影响.方法:选择医院PICC置管患者13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PICC置管后,静脉留置针在护理时选用肝素帽并进行传统的维护护理.试验组患者选用正压接头并通过改良维护法进行护理.结果:试验组患者PICC置管留置总天数、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PICC置管术中,与肝素帽各传统维护法相比,静脉留置针在护理时选用正压接头并进行改良式的维护对减少患者发生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风险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