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21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水通道蛋白-1(aquaporin1,AQP1)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鼻息肉水肿形成及发展的关系。方法:取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患者下鼻甲黏膜30例和鼻息肉组织60例。鼻息肉组Ⅱ型1期10例,2期15例,3期25例,Ⅲ型1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AQP1在不同类型及不同临床分期鼻息肉和下鼻甲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及在不同类型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结果:(1)鼻息肉上皮层AQP1阳性细胞数显著高于下鼻甲黏膜(P<0 01);不同分型分期鼻息肉上皮层AQP1的阳性细胞数又有差异,Ⅱ型3期和Ⅲ型鼻息肉显著低于Ⅱ型1期鼻息肉(P<0 01);而在鼻息肉血管内皮及腺体细胞中的AQP1的表达明显高于下鼻甲(P<0 01);(2)Ⅱ型3期和Ⅲ型鼻息肉血管内皮中AQP1阳性细胞数显著高于Ⅱ型1期鼻息肉和下鼻甲黏膜上皮下组织(P<0 01)。结论:AQP1在鼻息肉组织中的异常表达可能与鼻息肉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探讨鼻息肉中微血管生成准确定量的新方法,了解糖皮质激素对鼻息肉中CD34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的影响。方法:采用抗CD34单克隆抗体标记法检测了13例鼻息肉组织和11例鼻喷布地奈德的鼻息肉中CD34蛋白的表达,同时应用流式细胞仪行定量分析,与免疫组化法测定的MVD比较,对CD34阳性血管行MVD计数,并了解微血管的分布情况。结果:流式细胞术表明,鼻息肉组与激素治疗组平均检测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提示,流式细胞术测定血管内皮细胞百分率与免疫组化测定的MVD相关(r=0.675, P=0.011)。结论:糖皮质激素可能通过调控CD34蛋白,抑制血管内皮生长,这可能为阐明糖皮质激素治疗鼻息肉的机制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也提示流式细胞术可准确、快速、定量地测定鼻息肉组织中血管内皮细胞,这为了解鼻息肉生物学特性提供了较准确的信息和检测指标,为预测其预后和可能的抗血管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报告2例头颈部晚期恶性肿瘤根治性手术后大范围组织及器官缺损一期重建与修复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复习,讨论了头颈区器官组织缺损修复方法的选择和围手术期的处理,重点阐述了各种咽一食管重建与修复方法的优缺点和胃造瘘术在重建与修复术后非感染性咽瘘治疗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手术治疗外耳道闭锁或狭窄1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外耳道闭锁或狭窄的更好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接受外耳道成形术的外耳道闭锁或狭窄患者的病历资料,术后随访6个月~2年。结果 15耳中术后出现再闭锁1耳,其余患者外耳道均获得扩大。结论 外耳道闭锁或狭窄可根据先天性或后天性,伴或不伴中耳乳突病变,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手术关键在于成形外耳道和外耳道口,移植皮片覆盖缺损区并成活。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水通道蛋白-1(aquaporin1, AQP1)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 与鼻息肉水肿形成及发展的关系。方法:取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患者下鼻甲黏膜30例和鼻息肉组织60例。鼻息肉组Ⅱ型1期10例, 2期15例, 3期25例,Ⅲ型1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AQP1在不同类型及不同临床分期鼻息肉和下鼻甲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及在不同类型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结果:(1)鼻息肉上皮层AQP1阳性细胞数显著高于下鼻甲黏膜(P<0 01); 不同分型分期鼻息肉上皮层AQP1的阳性细胞数又有差异,Ⅱ型3期和Ⅲ型鼻息肉显著低于Ⅱ型1期鼻息肉(P<0 01); 而在鼻息肉血管内皮及腺体细胞中的AQP1的表达明显高于下鼻甲(P<0 01); (2)Ⅱ型3期和Ⅲ型鼻息肉血管内皮中AQP1阳性细胞数显著高于Ⅱ型1期鼻息肉和下鼻甲黏膜上皮下组织(P<0 01)。结论:AQP1在鼻息肉组织中的异常表达可能与鼻息肉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胃咽吻合术在晚期喉咽癌和颈段食管癌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3例行胃咽吻合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例中男2例,女1例,年龄分别为41、68、34岁。2例颈段食管癌,1例喉咽-颈段食管癌。3例患者均行全喉-侯咽-颈段食管切除术,胃上提胃咽吻合术,术后获得较好吞咽功能。2例健在,其中1例术后22个月,1例术后1个月:1例术后16个月出现全身转移死亡。结论胃咽吻合术对晚期喉咽癌和颈段食管癌切除后大范围缺损具有较好的一期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7.
张帆  郑世信  彭一纯 《安徽医药》2021,25(7):1372-1375
目的 探讨喉癌病人在射频消融术后气管切开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北京大学深圳医院2012年6月至2016年6月喉癌病人行射频消融术后气管切开病人80例.留取感染病人下呼吸道分泌物分离培养细菌,对细菌采用生物鉴定系统进行鉴定.综合分析下呼吸道感染病人的主要因素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结果 80例病人中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为11例,无下呼吸道感染为69例,感染率为13.75%.11例病人下呼吸道感染的分泌物细菌分离出23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5株占65.21%,革兰阳性菌6株26.09%,真菌2株占8.7%;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手术时间[≥3 h感染者12.73%(7/55),无感染者82.27%(48/55)]、术中出血量[≥400 mL感染者16.28%(7/43),无感染者83.72%(36/43)]、术后少量出血[<50 mL感染者26.67%(4/15),无感染者73.33%(11/15)]、高血糖[空腹血糖≥8.0 mmol/L感染者27.27%(9/33),无感染者72.73%(24/33)]、伴有肺部疾病[感染者20.59%(7/34),无感染者79.41%(27/34)]、抗菌药物的使用[感染者27.59%(8/29),无感染者72.41%(21/29)]、呼吸机的使用[感染者36.36%(8/22),无感染者63.64%(14/22)]是引起射频消融术后气管切开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术后随访3年至2019年6月,80例病人中,发生过下呼吸道感染病人肿瘤复发者为1例,占9.09%;未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病人肿瘤复发10例,占14.49%.结论 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少量出血、高血糖、伴有肺部疾病、抗菌药物的使用及呼吸机的使用是引起射频消融术后气管切开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对相关病人应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从而减少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非侵袭型真菌性鼻窦炎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胡洪义  刘钧  郑世信 《中国内镜杂志》2006,12(7):712-713,716
目的 探讨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FESS)与上颌窦根治术(RMA)治疗非侵袭型真菌性鼻窦炎的疗效。方法 对36例非侵袭型真菌性鼻窦炎采用RMA(11例)和FESS(25例)治疗,分析其手术效果。结果 术后随访6个月~3年,4例复发,其中RMA组复发3例(27.3%);FESS组复发1例(4%),效果优于RMA组,统计学上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手术治疗是非侵袭型真菌性鼻窦炎主要治疗方法,FESS是一种有效、微创的首选治疗手段,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手术切除加平阳霉素残瘤腔内注射治疗小儿巨大颈部水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6年8月以来,我科采用手术切除加平阳霉素残瘤腔内注射治疗小儿巨大颈部水瘤3例,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3例患儿均为男性,年龄1~20个月。2例瘤主体在左侧,1例在右侧。3例均于入院前数日出现迅速增大的颈部囊性包块,入...  相似文献   
10.
目的:运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鼻息肉组织的基因表达谱,并通过分析基因的差异表达探讨相关基因在鼻息肉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抽提6组鼻息肉和下鼻甲组织的总RNA,逆转录成cDNA,并分别用cy5和cy3标记制备成杂交探针,每组杂交探针与含有人类常见基因的BiostarH-40 s基因芯片杂交,用扫描仪扫描芯片荧光信号图像,并用软件对扫描图像进行数字化处理和分析.结果:鼻息肉组织基因表达谱中差异表达的基因共1887条,其中上调基因1099条,下调基因788条;6张芯片共同的差异基因6条,其中上调基因4条,下调基因2条.在差异表达的基因中,主要包括编码横跨膜4超家族蛋白、IFN-γ诱导蛋白IP-30前体、补体因子前体、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的基因.结论:检测鼻息肉基因表达谱中差异表达基因为研究鼻息肉的发病机制提供了分子生物学的线索和方法,鼻息肉为多基因调控,其中IFN-γ诱导蛋白、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等基因可能在鼻息肉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