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3篇
综合类   21篇
药学   7篇
  1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前应用β-受体阻滞剂对病人的保护作用。方法对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1997~2004年间行PCI治疗病人210例,随机分为β-受体阻滞剂组(105例)及对照组(105例)。分别于术前、术后6~8h及16~24h抽取血标本检测心肌肌酸激酶(CK-MB)、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值,并随访病人院内、院外1年心脏事件的发生率。结果(1)两组间CK-MB、E、NE值均无统计学意义。同组间,不同时间内CK-MB、E、NE值差异亦无显著性。(2)服β-受体阻滞剂组院内病死率较未服者低(2.1%比4.1%),1年随访β-受体阻滞剂组院内病死率亦较未服者低(5.5%比7.1%)。结论PCI治疗前应用β-受体阻滞剂对病人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8-251A/T单核苷酸多态性及其血浆水平与冠心病易感性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片长多态性检测冠心病组与对照组白细胞介素8-251A/T单核苷酸多态性,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白细胞介素8血浆水平。结果白细胞介素8血浆水平在冠心病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51A/T基因型频率、等位基因A和T频率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与其他冠心病患者相比,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AA基因型明显减少(OR=0.43,95%CI为0.2~0.97,P<0.05)。结论白细胞介素8血浆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有相关性。-251A/T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冠心病无相关性,但可影响冠心病的临床表现。AA基因型或许能降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aVR导联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是否有预测意义。方法 分析了 1998~ 2 0 0 3年间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因首次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入院的 5 71例病人的aVR导联抬高情况。将这些病人按aVR导联有无ST段抬高分为aVR导联无ST段抬高 ,ST段抬高 0 0 5~ 0 10mV及 >0 10mV三组。结果 在aVR导联无ST段抬高、ST段抬高 0 0 5~ 0 1mV及 >0 10mV 3组的病人中其病死率分别为 2 0 %、11 0 %及2 2 0 %。三支及主干病变分别为 2 5 0 %、4 4 1%及 6 0 0 %。三者间的CK -MB变化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aVR导联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 ,血管病变往往较重 ,预后亦较差 ,尽早冠脉介入治疗是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对兔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新西兰大白兔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与治疗组,每组10只。对照组以标准基础饲料喂养。模型组和治疗组以高脂饲料喂养4周后,行颈动脉内膜球囊损伤术,分别继续给予高脂饲料及高脂饲料加瑞舒伐他汀喂养6周。于4、10周末取血测定血脂及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的水平。于10周末将兔处死时,取颈动脉标本行病理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Lp-PLA2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及治疗组血脂及Lp-PLA2水平均明显升高(t=2.11~218.85,P〈0.05);治疗组血脂及Lp-PLA2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组(t=5.37~228.83,P〈0.05)。对照组未见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及Lp-PLA2表达,治疗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Lp-PLA2的表达也明显低于模型组(t=4.71,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可降低血脂及Lp-PLA2的水平,可能具有抗炎及抑制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肢体缺血后处理(Ⅰ-post)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急症介入治疗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 选择行急症介入治疗的初发AMI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A组于冠脉造影术后,常规行冠脉支架植入术;B组于冠脉造影术后,采用股动脉加压器压迫对侧股动脉5 min、松开5 min,反复3次,然后松开股动脉加压器行直接冠脉介入治疗(PCI),术中观察慢血流/无复流的发生率.两组手术前后均检测血清丙二醛(MDA)、N端前脑钠素(NT-proBNP)、CRP及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射血分数(LVEF),术后24 h行血清CK-MB检测.结果 两组术中慢血流/无复流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24h,B组血清MDA、NT-proBNP、CRP和CK-MB峰值均低于A组(P均<0.05);术后6个月,B组LVDd低于A组,LVEF高于A组(P均<0.05).结论 肢体Ⅰ-post能明显减轻AMI患者行急症介入治疗引起的再灌注损伤,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6.
本文探讨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cTnT)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脏事件的预测价值。1 资料与方法  选择了1996年3月至1998年3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206例,按Braunwald分级标准分为3级;入院后0~4小时及12~24小时静脉采血各1次,检测血清cTnT浓度;随访时间定为入院后6个月内。血清cTnT的测定方法为酶联免疫吸附一步夹心法。血清cTnT的正常值:≤0.2μg/L。  统计学处理:数据以x±s表示;两组间均数的比较用t检验;两组间率的比较用四格表χ2检…  相似文献   
7.
静滴L—精氨酸对原发性高血压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辉  于宏伟 《高血压杂志》1998,6(4):246-248
从血流动力学及神经内分泌学两方面探讨左旋精氨酸(L-Arg)-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通路对原发性高血压的影响。方法26例高血压病人分为两组,一组静滴L-Arg,一组静滴生理盐水,观察其血压、心率及心功能的变化,同时检测血中NO、cGMP、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以探讨其降压机理。结果在L-Arg静注期间,病人血压下降,心率增快,心输出量(CO)、每搏输出量(SV)、射血分数(EF)增加,总外周阻力(TPR)降低,NO的标志物cGMP升高。而在滴注60'时,随着cGMP浓度的降低,CO、SV、EF也随之降低,而TPR复又回升。E、NE、Nitrite及Nitrate在静滴前后无显著性改变。结论L-Arg通过使cGMP浓度升高,引起明显的血流动力学改变;L-Arg可能抑制血压过低所致的反应性E及NE的升高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本研究基于房颤与血脂的关系、他汀调脂与抗炎的多效性,评估10mg瑞舒伐他汀对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影响。方法收集临沂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阵发性房颤患者50例,随机分为瑞舒伐他汀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24例)。治疗组在服用治疗基础病原有药物的基础上术后即给瑞舒伐他汀10mg,每晚1次口服;对照组只服用治疗基础病的原有药物。术后随访1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术后12个月内的C反应蛋白、24h动态心电图、房颤复发情况、药物不良反应及安全性。选取同时期住院的符合纳入标准的50例非房颤患者作为对照,对比分析房颤组同非房颤组血脂(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脂蛋白a(Lp(a))水平的变化。结果 1血脂(TG、LDL、HDL、Lp(a))各参数,房颤组与非房颤组比较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组和对照组术前基础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12个月CRP减少程度较对照组明显(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房颤复发率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1房颤患者血脂(TG、LDL、HDL、Lp(a))水平明显低于非房颤患者;2他汀类药物具有调脂外的多效性,即抗炎作用,10mg瑞舒伐他汀能协调其调脂及抗炎功效,对房颤射频消融术后炎症改变的恢复有明显作用;3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服用10mg瑞舒伐他汀有减少术后复发率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解毒通络合剂对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将90例冠心病PCI术后成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安慰剂;治疗组以解毒通络合剂口服,疗程4周。结果治疗组MMP-9、ET-1、hs-CRP含量较对照组明显降低,NO含量较对照组明显提高。结论解毒通络法可以防治冠心病心脏冠状动脉内支架(PCI)术后再狭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重度脑动脉狭窄支架术疗效及风险.方法 根据主动脉弓+全脑血管造影结果,全面评估血管狭窄程度、类型、路径、获益/风险后,进行颅内/外动脉狭窄支架术,积极防治并发症,术后复查随访.结果 技术成功率较高,并发症控制较好,术后再狭窄率较低.结论 认真评估、熟练操作和防治围术期并发症前提下,重度脑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是防治缺血性脑卒中的一种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