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3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1.
目的:探讨胆囊十二指肠内瘘诊断方法及腹腔镜下胆囊十二指肠内瘘修补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3月至2015年12月18例腹腔镜下胆囊十二指肠内瘘修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8例患者均于术中明确诊断,腹腔镜手术14例,中转开腹4例,18例均治愈.14例腹腔镜下胆囊十二指肠内瘘修补术患者术后5~23 d(M=9 d)开始进流质饮食,术后3~22 d(M=5 d)开始拔负压球,手术时间90~235 min,平均(166±59)min;住院8~30 d(M=13 d),术后住院5~27 d(M=10 d).1例术后肠瘘经充分引流、抗感染及肠外营养支持等治疗痊愈,随访未见十二指肠狭窄.4例中转患者中合并胆囊胆管内瘘2例,中转开腹行胆道镜探查术后,1例行胆囊切除+胆管探查+胆管一期缝合术,另1例行胆囊切除+胆管探查+T管引流术;1例因瘘口较大中转开腹行胃空肠Roux-en-Y术;1例中转开腹行胆囊十二指肠内瘘修补术.术后2例切口感染,经换药治愈.结论:选择性地开展腹腔镜下胆囊十二指肠内瘘修补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初诊结直肠癌肺转移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影响结直肠癌肺转移发生和影响预后的预测因素。 方法通过SEER*Stat软件收集SEER数据库中2010至2013年的4 202例结直肠癌器官转移的患者。通过卡方检验和二元逻辑回归的方法比较肺转移组(894例)和非肺转移组(3 308例)各临床病理特征的差异。采用Kaplan-Meier法对影响肺转移组预后的各临床病理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通过Log-Rank法检验生存率的差别;通过多因素Cox回归模型以得到影响结直肠癌肺转移远期存活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果卡方检验中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包括:种族、性别、原发部位、T分期及N分期。二元逻辑回归结果显示,种族(OR:1.211,95%CI:1.040~1.411,P=0.014)、性别(OR:1.209,95%CI:1.042~1.403,P=0.013)、原发部位(OR:1.147,95%CI:1.067~1.234,P<0.001)、N分期(OR:0.907,95%CI:0.826~0.995,P=0.039)分别为肺转移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894例直肠癌肺转移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1个月,1年生存率为65.2%,3年生存率为24.4%。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诊断年龄、原发部位、组织学分级、T分期、N分期、放疗情况、CEA、淋巴结检出数及其他器官转移与患者生存情况有显著的相关性。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显示:诊断年龄(HR:1.631,95%CI:1.344~1.980,P<0.001)、组织学分级(HR:1.405,95%CI:1.194~1.652,P<0.001)、N分期(HR:1.253,95%CI:1.111~1.414,P<0.001)、CEA(HR:1.744,95%CI:1.306~2.330,P<0.001)、淋巴结检出数(HR:1.764,95%CI:1.408~2.208,P<0.001)及其他器官转移(HR:1.980,95%CI:1.578~2.483,P<0.001)是结直肠癌肺转移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结论种族、性别、原发部位、N分期分别为预测结直肠癌肺转移发生的高危因素。诊断年龄、组织学分级、N分期、CEA、淋巴结检出数及其他器官转移是结直肠癌肺转移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single—incision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SILC)的经验和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7月至2012年12月27例SILC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7例患者均成功实施SILC,没有中转常规腹腔镜手术或开腹手术的患者。手术均未放置腹腔引流管。手术时间35—105min,平均68min,手术出血量0—80mL,平均18.5mL。术后无胆漏、出血、胆管损伤、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出现,术后均未应用镇痛药物,术后第1天即低脂半流质饮食,术后1~3d出院。无脐部切口疝等并发症的发生,瘢痕不明显,美容效果满意。结论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相对安全的,具备美观、恢复快等优势,但目前适应证相对局限,操作相对困难。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65岁以上老年患者日间ERCP模式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胆胰外科日间ERCP中心实施的228例治疗性ERCP操作的患者资料,其中年龄小于65岁的患者(A组)159例,年龄大于等于65岁的患者(B组)69例,评估两组的疾病分布、ERCP操作类型、住院时间、总费用、疾病转归及并发症等指标。结果 A、B两组患者的疾病分布、ERCP操作类型、住院天数、总费用、疾病转归及并发症等指标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日间ERCP模式治疗老年患者胆胰疾病安全有效,该模式可作为一种更加合理的模式被推广。  相似文献   
5.
辛诚  季力强  李世昊  王薇  楼征  孟荣贵  张卫 《肿瘤》2023,(5):404-410
结肠癌伴肝转移患者的治疗策略一直以来是临床外科医师面临的巨大挑战,单一的治疗手段如外科手术切除或全身化疗已无法满足这类患者的治疗需求。随着以外科手术为基础的结直肠癌多学科团队(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综合诊疗模式的广泛开展,越来越多的晚期结肠癌患者获得了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存获益。本文报道1例降结肠癌伴肝巨大转移瘤病例的MDT综合诊疗过程,旨在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日间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术(ERCP)模式在胆总管结石治疗中的应用,分析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2月行治疗性ERCP操作的229例胆总管结石病人临床资料,其中日间病人129例,择期病人100例.评估病人的ERCP操作类型、住院天数、总费用、结石清除率、并发症等指标.结果 日间组和择期组病人的ERCP操作类型、住院天数和结石清除率有统计学差异,总费用、并发症则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日间ERCP模式用于胆总管结石的治疗安全有效,开展日间ERCP手术,将部分病人按日间模式管理,能减少总体病人的住院时间,充分利用医院床位资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