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5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20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5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55篇
内科学   39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48篇
外科学   35篇
综合类   160篇
预防医学   23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89篇
中国医学   240篇
肿瘤学   29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91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强直性脊柱炎是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极易导致脊柱关节的进行性退变和脆性骨折的发生,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影响。骨质疏松症作为强直性脊柱炎的主要并发症,其本质还是机体内环境紊乱引起的骨代谢失衡,免疫紊乱、激素失调参与其发病的整个过程,细胞因子、激素和信号通路在强直性脊柱炎继发骨质疏松症中的作用极其重要。从分子生物学层面揭示强直性脊柱炎继发骨质疏松症的具体机制,可为临床强直性脊柱炎诊疗中积极配合抗骨质疏松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 运用循证医学方法评价热敏灸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primary osteoporosis,POP)疗效。方法 从CNKI、VIP、Wanfang、SinoMed和Pubmed数据库检索热敏灸治疗POP的随机对照试验,时间为建库至2021年8月。2名研究者依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使用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5.1.0版评价文献偏倚风险并用RevMan5.3软件绘图,以Stata16软件进行合并分析并绘制森林图。结果 共纳入14项研究,受试者共921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总有效率:OR=1.48,95 % CI (0.95,2.01),P< 0.01;骨密度(BMD):MD =0.05,95% CI (0.02,0.07),P< 0.01;视觉模拟评分(VAS):[MD = –1.13,95% CI (–1.49,–0.76),P< 0.01;生活质量量表(SF-36)总评分:MD =–1.55,95% CI (–6.76,9.81),P=0.71;骨保护素(OPG):MD =49.73,95% CI (22.81,76.65),P< 0.01;Ⅰ型胶原羧基末端肽(CTX):MD =–0.18,95% CI (–0.22,–0.14),P<0.01;Ⅰ型胶原氨基末端肽(NTX):MD =–0.66,95% CI (–0.86,–0.47),P<0.01。结论 热敏灸治疗POP能够使BMD有所增加,改善POP骨痛,改善OPG、CTX以及NTX等骨代谢指标。本研究纳入文献质量不高,治疗效果证据较为有限,尚需更多大样本、多中心、高质量临床随机对照研究予以佐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双肾上腺皮质激素样激酶 1(DCLK1)对胶质瘤细胞增殖、迁移与侵袭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RT-qPCR、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Western blot检测胶质瘤组织和细胞(U87和A172)中DCLK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sh-DCLK1和阴性对照(sh-Con)转染U87和A172细胞;MTT和Transwell法分析敲低DCLK1对神经胶质瘤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蛋白印迹法检测敲低DCLK1对神经胶质瘤细胞中TGF-β/Smads信号通路相关蛋白TGF-β1、p-Smad2、p-Smad7表达的影响;将已转染sh-DCLK1或sh-Con的U87细胞注射到BALB/c裸鼠颈部皮下,定期测量瘤体体积,收集瘤体并称重。结果胶质瘤组织和细胞中DCLK1 mRNA和蛋白表达较癌旁正常组织和正常神经胶质细胞均显著升高(P<0.001)。与sh-Con组比,sh-DCLK1组的胶质瘤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及细胞中TGF-β1、p-Smad2和p-Smad7表达显著降低(P<0.01;P<0.001);sh-DCLK1组裸鼠体内的瘤体体积和瘤体质量明显降低(P<0.001)。结论敲低DCLK1能抑制胶质瘤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GF-β/Smads信号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山药多糖关节腔注射对兔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模型软骨退变的保护机制及抑制炎症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为山药多糖的开发及研究提供相关证据,同时为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将55只新西兰白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每组11只,采用改良Hulth法制备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兔模型,分别为模型组、山药多糖低、中、高剂量(0.7,1.43,2.15 mg·kg-1)组、玻璃酸钠(1.00 mg·kg-1)组。造模成功1周后模型组不干预治疗,各组使用相应药物干预5周,1次/周。5周后通过肉眼观察关节大体标本,光镜下观察关节软骨组织苏木素-伊红(HE)染色和甲苯胺蓝(TB)染色病理切片及评分,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兔膝关节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关节软骨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Ⅱ型胶原(Col-Ⅱ)的表达。结果 山药多糖干预5周后,与模型组比较,山药多糖各组关节液中IL-6,IL-1β,TNF-α的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关节软骨中MMP-13的表达水平均也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而TGF-β1和Col-Ⅱ的含量明显升高(P<0.05);与山药多糖低、高剂量组比较,山药多糖中剂量组兔膝关节炎症因子IL-6,IL-1β,TNF-α含量明显降低(P<0.05),软骨组织中TGF-β1和Col-Ⅱ的含量明显升高(P<0.05),MMP-13的含量明显降低(P<0.05)。与玻璃酸钠组比较,山药多糖中剂量组兔膝关节炎症因子IL-6,IL-1β,TNF-α含量,软骨组织中TGF-β1,Col-Ⅱ和MMP-13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山药多糖关节腔注射可明显降低兔膝关节液中IL-6,IL-1β,TNF-α的表达,并能有效抑制关节软骨中MMP-13表达,使关节软骨胶原的降解得到抑制,促进TGF-β1,Col-Ⅱ的合成,对关节软骨起到保护及修复作用,从而延缓关节软骨的退变。  相似文献   
5.
我科2003-09/2007—09共完成2146例冠脉造影和介入治疗,均在有创压力监测下取得成功,在监测过程中有142例发生压力监测伪血压变化,经过及时处理,排除了影响因素,保障了手术顺利进行。现将各种伪血压变化的原因分析和护理对策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颞浅动脉头皮岛状皮瓣修复眉缺损20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健  杨锋  蒋斌 《医学临床研究》2006,23(2):161-162
【目的】通过对不同原因造成的眉部缺损采用颞浅动脉头皮岛状皮瓣修复,探索颞浅动脉头皮岛状皮瓣修复眉缺损的优越性。【方法】对患者进行相宜的眉型设计和皮瓣设计,切取皮瓣修复缺损眉区创面。【结果】本组共20例28侧皮瓣全部存活,伤口一级愈合,未发现皮瓣坏死及伤口感染。【结论】颞浅动脉头皮岛状皮瓣是修复眉缺损的一种较好的方法,有着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齐作战  杨锋  金志 《新中医》2017,49(12):61-63
简版:查看全文请点击下载PDF全文  相似文献   
8.
正我们在制作上肢标本的过程中,发现1例左侧上肢前臂的腕屈肌变异,在桡侧腕屈肌和尺侧腕屈肌之间存在正中腕屈肌,此变异罕见。现报道如下:标本为成年男性,体长180 cm,体型微胖,经10%福尔马林固定。解剖左侧前臂前区及腕前区、手掌等局部,游标卡尺测量局部结构。发现左侧掌长肌细小,肌腹最宽处宽0.64 cm,肌腱长13.85 cm,远端散入掌腱膜。尺侧腕屈肌和桡侧腕屈肌均正常。在尺侧腕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早产儿宫内感染性肺炎和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发生的危险因素。 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8年11月惠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宫内感染性肺炎早产儿600例为宫内感染性肺炎组,另选取同期无宫内感染性肺炎的早产儿600例为单纯早产组;比较两组早产儿的性别、宫内窘迫、胎膜早破> 24 h、羊水污染、第2产程延长、母孕晚期发热史、剖宫产、胎龄、出生体质量以及1 min阿氏评分(Apgar),并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BPD早产儿60例为BPD组,另取同期无BPD早产儿60例为非BPD组;比较两组早产儿的性别、宫内窘迫、肺出血、巨细胞病毒感染、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出生2周内输注红细胞、宫内感染、胎龄、出生体质量以及1 min Apgar评分,并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宫内感染性肺炎组早产儿宫内窘迫[224(37.33%) vs. 78(13.00%)]、胎膜早破> 24 h [308(51.33%) vs. 99(16.50%)]、母孕晚期发热史[117(19.50%) vs. 54(9.00%)]和BPD [133(22.17%) vs. 35(5.83%)]比例均显著高于单纯早产儿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 = 94.320、162.408、27.068、66.473,P均< 0.001);而1 min Apgar评分[(7.08 ± 1.32)分]显著低于单纯早产组[(8.65 ± 1.4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19.911、P < 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宫内窘迫、胎膜早破> 24 h、母孕晚期发热史均为早产儿宫内感染性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OR = 3.824、4.017、3.492,P = 0.001、0.008、0.015)。BPD组早产儿宫内窘迫[12(20.00%) vs. 3(5.00%)]、肺出血[10(16.67%) vs. 0(0.00%)]、巨细胞病毒感染[5(8.33%) vs. 0(0.00%)]、有创机械通气治疗[46(76.67%) vs. 2(3.33%)]、出生2周内输注红细胞[51(85.00%) vs. 2(3.33%)]、宫内感染[23(38.33%) vs. 6(10.00%)]比例均显著高于非BP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 = 6.171、10.909、5.217、67.222、81.138、13.141,P = 0.013、0.001、0.022、< 0.001、< 0.001、< 0.001);而胎龄[(32.14 ± 1.20)周vs. (34.35 ± 2.74)周]、出生体质量[(1 352.39 ± 209.57)g vs. (2 285.56 ± 356.82)g]、1 min Apgar评分[(7.23 ± 1.36)分vs. (8.68 ± 1.75)分]显著低于非BP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 5.723、17.468、5.068,P均< 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巨细胞病毒感染、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出生2周内输注红细胞、胎龄、出生体质量均为早产儿发生BPD的独立危险因素(OR = 44.357、3.082、3.290、4.738、3.409,P < 0.001、0.003、0.002、< 0.001、0.009)。 结论宫内窘迫、胎膜早破> 24 h、母孕晚期发热史可能增加早产儿宫内感染性肺炎发生的风险,而巨细胞病毒感染、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出生2周内输注红细胞、胎龄、出生体质量可能影响BPD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鸢尾素(Irisin)是运动介导的调控能量代谢的肌肉因子,在治疗肥胖、II型糖尿病、脂代谢和心血管疾病、骨代谢疾病等具有良好的作用。研究发现运动可以促进鸢尾素的分泌, 同时鸢尾素又可以改善骨的代谢。鸢尾素可以直接靶向成骨细胞改善骨代谢,可以调节Runx2、Atf4、Spp1、Sost等骨骼基因改善骨代谢,可以与Wnt 、BMP (MAPK )、OPG/RANKL/RANK信号通路发生级联反应调控骨代谢,也可以增强有氧糖酵解来改善骨代谢。鸢尾素作为改善骨代谢新的肌肉因子,它的出现将极大地促进我们对运动改善骨健康的理解,并为药物治疗骨代谢疾病提供新线索。目前我们虽然证实了运动可以通过鸢尾素改善骨代谢,但是鸢尾素的分泌与运动类型、运动时间、运动强度、人群等因素存在复杂的关系。我们知道鸢尾素可以改善骨代谢,但是鸢尾素改善骨代谢的相关机制还需要更深入研究。骨代谢疾病的出现,迫使我们要加速了解更多合理改善骨代谢的方法。本文将从运动与鸢尾素、运动与骨代谢及鸢尾素与骨代谢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运动改善骨代谢疾病,骨代谢疾病治疗等方面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