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23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调查淮北市城市和农村登革热媒介伊蚊密度、季节消长及分布变化规律,为预防控制登革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8—2020年每年的5—10月份,采用布雷图指数(BI)法,以淮北市濉溪县百善镇、铁佛镇四个村的居民做为农村监测点,烈山区杨庄街道办、烈山街道办四个社区的居民做为城镇监测点,开展登革热媒介伊蚊幼蚊监测,分析淮北市城镇和农村媒介伊蚊幼蚊的密度和分布。利用SPSS19.0软件进行分析,3年间容器指数(CI)差异采用χ2检验。结果 2018—2020年全市布雷图指数分别为13.5、4.92、8.33,平均BI为8.92;2018—2020农村布雷图指数分别为13.33、4.83、8.17,平均BI为8.78;2018—2020城镇布雷图指数分别为13.67、5.00、8.50,平均BI为9.06。每年全市BI峰值主要出现在7—8月,2018和2020年存在区域流行风险,2019年存在传播风险。监测显示孳生地种类中闲置容器(碗、瓶等)积水最多。3年间全市CI分别为9.24、5.58、7.85,平均CI为8.92;农村CI分别为9.13、5.58、7.58,平均CI为8.78;城市CI分别为9.34、5.75、8.15,平均CI为9.06。2018年和2019年容器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31,P<0.05)。结论 根据3年监测结果,观察到闲置容器是伊蚊幼虫的主要孳生场所,密度较高,农村和城市都同时存在流行潜在风险,应加强外环境治理、病媒消杀、宣传教育等有效控制手段,消除登革热流行的潜在传播因素。  相似文献   
2.
我院106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方法对我院2009年~2011年收集的106例ADR报告,按患者疾病信息、药物制剂、药品种类、给药途径、ADR累积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进行分类统计与分析。结果 106例ADR报告共涉及药品70个品种,以抗感染药物为首,占43.40%;静脉滴注给药引发ADR比例最高,为69.81%;ADR累及器官或系统主要为皮肤系统,临床表现以皮疹、瘙痒、潮红、红斑为主。结论应重视ADR,加强相关培训,提高医务人员上报意识,进一步推动我院ADR监测与上报工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分析西安市各级医院第一批国家重点监控药品(以下简称重点监控药品)不良反应/事件(ADR/ADE)发生的情况,以促进重点监控药品合理化使用。方法对西安市各级医院2013-2018年上报的重点监控药品ADR/ADE报告进行统计分析,包括患者性别、年龄、ADR/ADE发生的时间、产生ADR/ADE的重点监控药品、ADR/ADE所涉及器官/系统和临床症状、ADR/ADE的严重程度分级、后续转归及关联性评价。结果西安市各级纳入研究的医院同期共上报ADR/ADE 6 683例,其中由重点监控药品引起的463例(6.93%);在463例ADR/ADE报告中,男性(247例,53.35%)例数略多于女性(216例,46.65%),患者年龄以>40岁为主(361例,77.97%),其中>60岁的有212例(45.79%);ADR/ADE发生在给药后1 min内(立即)至8 d,其中发生在给药后6~30 min最多(122例,26.35%);ADR/ADE涉及16个品种,丹参川芎嗪例数占比最高(151例,32.61%);463例报告共发生598例次ADR/ADE,皮肤及附件损害最多(152例次,25.42%),其次是用药部位损害(110例次、18.39%)和全身性损害(96例次,16.05%),临床表现以注射部位发红最多(93例次),其次为瘙痒(83例次)和皮疹(74例次);其中主要为轻度ADR/ADR 281例(60.69%),重度ADR/ADE 55例(11.88%),新的ADR/ADE46例(9.94%),绝大部分患者痊愈或好转,共460例(99.35%),2例(0.43%)不详,1例(0.22%)死亡;416例(89.85%)关联性评价为很可能。结论重点监控药品临床中应用较广泛,不合理用药现象较多,无指征、超说明书使用等情况突出,导致ADR/ADE发生率较高,30 min内的速发型为主要ADR/ADE类型、这类ADR/ADE主要表现为皮肤及附件的轻度损害,加强和规范重点监控药品的合理应用,可以降低其ADR/ADE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构建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评价指标体系,完善中药注射剂合理应用评价工作。方法:在文献调研的基础上,运用德尔菲法邀请相关领域专家进行咨询,对咨询结果进行分析,确定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评价指标。结果:经两轮专家咨询,回收率分别为100%和97.78%;权威系数为0.85和0.86;一级指标协调系数为0.512,二级指标协调系数为0.355,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最终形成包含5个一级指标(用药指征、药物选择、用药过程、用药结果和管理指标)以及下设的30个二级指标的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评价指标体系。结论:应用构建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评价指标体系专家的集中程度和协调程度高,方法有效可靠,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龚海明  秦群  闵慧  杨周生 《中南药学》2008,6(5):536-538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浆中克林霉素浓度的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NUCLEODUR C18柱(1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四氢呋喃-磷酸缓冲液(27:1:72),流速:1mL·min^-1,测定波长:204nm。结果克林霉素最低定量浓度为0.05μg·mL^-1,线性范围为0.05-16μg·mL^-1(r=0.9983),方法回收率均〉95%。日内、日间精密度(RSD)〈10%。结论该方法快速、简便、无杂质干扰,适用于克林霉素的体内药物浓度测定及药动学研究。  相似文献   
6.
吴茱萸次碱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闵慧  李元建 《中南药学》2008,6(4):451-453
吴茱萸为芸香科植物吴茱萸[Evodia rutaeearpa(Juss.)Benth.]石虎E[rutaeearpa(Juss.)Benth.vat,ofieinalis(Dode)Huang]或疏毛吴茱萸[E rutaeearpa(Juss.)Benth.vat.bodinieri(Dode)Huang]干燥的近成熟果实。吴茱萸属传统的中药温理药,始载于《神农百草经》,具有温中散寒、疏肝止痛等功效,临床上常用于治疗高血压、胃肠道及妇科疾病,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7.
8.
目的了解淮北市2014~2018年五种监测性病流行特征及发病趋势,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淮北市2014~2018年通过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报告的性病病例资料,统计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结果淮北市2014~2018年共报告五种监测性病病例4 018例,排在前两位的病种是梅毒和尖锐湿疣,共3 108例,占报告总数的77.3%。隐性梅毒占梅毒报告病例的68.4%(1 196/1 748)。年报告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趋势χ~2=38.621,P<0.001)。三区一县均有病例报告,其中濉溪县报告病例最多,占45.9%。男性占52.8%,女性占47.2%,男女性别比为1.12∶1,男性高于女性。不同年龄组均有病例报告,其中20~岁年龄组病例数最多,主要集中在20~49岁年龄段;职业以农民、家务及待业人员为主,占全部报告病例的69.4%。结论淮北市2014~2018年性病疫情总体呈上升趋势,防控形势不容乐观,应重点监控梅毒和尖锐湿疣病例,开展针对性的宣传及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血浆中阿加曲班药物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血样中阿加曲班用有机溶剂(乙酸乙酯-异丙醇=4:1)提取浓缩后测定。色谱柱为Kromasil C18(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2%三乙胺溶液(45:55),检测波长为333nm。结果阿加曲班浓度在0.5~50μg·mL^-1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5),最小可定量浓度为0.5μg·mL^-1,方法回收率为94.3%~102.4%(n=5),日内RSD为2.4%~7.8%(n=5);日间RSD为3.7%~8.1%(n=15)。结论本方法简单、快速、准确、灵敏,可用于阿加曲班的血药浓度监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系统评价鼠神经生长因子(Mouse Nerve Growth Factor,mNGF)联合常规药物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VIP)和万方数据库,搜集关于mNGF联合常规药物治疗AD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从数据库建库至2020年5月31日。依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13个RCTs,共1 086例患者,其中mNGF组545例、对照组541例。与对照组比较,mNGF治疗组能更有效地改善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评分(MD=2.29,95% CI=1.92~2.66,P<0.01)、临床痴呆评定量表评分(MD=-0.36,95% CI=-0.45~-0.26,P<0.01)、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评分(MD=3.53,95% CI=2.48~4.59,P<0.01)和临床有效率(RR=1.29,95% CI=1.15~1.45,P<0.01);C-反应蛋白(MD=-0.84,95% CI=-0.99~-0.70,P<0.01)、白细胞介素-6(MD=-3.13,95% CI=-3.73~-2.54,P<0.01)和肿瘤坏死因子-α(MD=-3.52,95% CI=-4.43~-2.61,P<0.01)水平更低;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09,95% CI=0.56~2.12,P=0.81)。结论 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mNGF可进一步改善AD患者的认知功能,降低痴呆程度,提高自主生活能力,提高临床有效性,且没有增加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