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6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新活素(rh BNP)联合小剂量速尿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50例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4例)和对照组(26例),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rh BNP(0.5 mg·支-1,1.5μg·kg-1负荷剂量静脉推注3~5 min,然后以0.01μg·min-1·kg-1的速度持续滴注72 h,对照组予40 mg·d-1速尿静脉注射、病因治疗、扩血管等对症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相关心功能指标、血清脑利钠肽(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的变化。结果治疗前后2组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LVEF明显升高(P<0.05),2组血浆BNP、血清hs-CRP水平均有下降(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优(P<0.05)。结论 rh BNP联合小剂量速尿疗效明显优于速尿一般治疗,能有效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症状,减少利尿剂抵抗。  相似文献   
2.
替罗非班治疗中危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盐酸替罗非班(四联)联合使用治疗中危非ST段升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住院中危非ST段升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17例,其中观察组57例,对照组60例,所有患者均服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给予静脉输注盐酸替罗非班2—3d.结果:观察组比对照组在7d内全因死亡、顽固性心绞痛发生率、4d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率方面均有下降(P〈0.05),但再次心肌梗死的发生率方面无统计学差异.观察组内轻度出血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联治疗中危非ST段升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是有效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新疆汉族、维吾尔(维)族、哈萨克(哈)族既往未诊断糖尿病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住院患者的糖代谢异常情况。方法收集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住院的、既往未诊断糖尿病的ACS患者共581例,对于空腹血糖不能明确诊断糖尿病的患者,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IT),以分析其糖代谢情况。结果(1)581例既往未诊断糖尿病的住院ACS患者中,汉族337例,维族219例,哈族25例。检测后共发现糖代谢异常428例(73.7%),其中糖尿病患者245例(42.2%),汉族146例(43.3%),维族96例(43.8%),哈族3例(12.0%);(2)糖调节异常共183例(31.5%),其中汉族114例(33.8%),维族65例(29.7%),哈族4例(16.0%);(3)若不进行OGTT试验,仅靠检测空腹血糖,既往未诊断糖尿病的ACS患者,将有38.0%的糖尿病患者被漏诊,43.7%的糖调节受损患者被漏诊,3个月后复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疆汉族、维族、哈族三民族既往未诊断糖尿病的ACS患者总体糖代谢异常率为73.7%,哈族偏低。仅检测空腹血糖将有很多ACS患者漏诊糖代谢异常。  相似文献   
4.
目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置入支架患者使用盐酸替罗非班、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四联)时,评价泮托拉唑对消化道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ACS置入支架治疗的患者266例,随机分入观察组134例,对照组132例,所有患者均服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和盐酸替罗非班.观察组患者静脉注射泮托拉唑40 mg/d 4~5天,之后改为泮托拉唑片剂40 mg/次,2次/天,服用30天.观察两组间30天全因死亡、再次心肌梗死、再次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再次住院、颅内出血和消化道出血状况.结果:观察组134例患者30天内全因死亡5例、再次心肌梗死4例、再次PCI4例和再次住院8例;对照组132例患者分别为8例、6例、5例和13例,两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颅内出血发生.观察组消化道大出血0和总消化道出血事件3例,对照组分别为5例和15例,两组比较观察组消化道大出血和总消化道出血事件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CS置入支架治疗的患者,盐酸替罗非班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未见颅内出血发生.静脉注射和口服泮托拉唑并不增加30天全因死亡、再次心肌梗死、再次PCI和再次住院发生,同时可以减少30天内消化道出血发生率特别是消化道大出血事件的发生,具有良好的消化道保护作用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AG)是诊断冠心病和指导进一步治疗及评估心肌梗死预后的重要方法。但CAG属“有创”检查,一定程度上具有导致重大并发症的风险,可发生多种并发症,其中心室颤动(VF)为严重并发症之一^[1,2],抢救不及时可引起患者死亡。本研究总结了在CAG中发生VF的9例患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盐酸替罗非班对糖尿病中危非ST段升高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纤维蛋白原(FIB)的影响。方法:选择住院非ST段升高的ACS患者248例,其中观察组129例,对照组119例,所有患者均首剂服用阿司匹林300 mg、氯吡格雷300 mg,之后阿司匹林100 mg/d、氯吡格雷75 mg/d,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给予静脉输注盐酸替罗非班2~3 d,给予替罗非班期间连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依诺肝素:40 mg/12 h),停止注射盐酸替罗非班12 h后,继续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3~4 d[依诺肝素:1 mg/(kg.12h)];对照组患者用低分子肝素[依诺肝素:1 mg/(kg.12h)]皮下注射连续使用5~7 d。测定患者治疗前、治疗后7、30和60 d血浆hs-CRP和FIB并分析其相关性;观察两组中治疗后30 d、60 d内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复发性胸痛例数;出血状况。结果:通过治疗两组hs-CRP和FIB水平均逐渐下降。观察组于治疗后7 d hs-CRP和FIB水平开始低于对照组,30 d降低作用最显著,60 d两组hs-CRP和FIB水平差异消失;两组hs-CRP和FIB水平变化呈线性正相关;观察组30 d和60 d的复合缺血事件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临床均无无明显出血事件发生。结论:替罗非班可进一步降低中危ACS伴糖尿病患者的hs-CRP和FIB水平;降低复合缺血事件发生的同时并不增加临床出血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7.
电张调整性T波改变患者误诊为急性心肌梗塞7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电张调整性T波改变患者被误诊为急性心肌梗塞的原因.方法:对7例显性预激综合征患者成功射频消融术后出现电张调整性T波改变,而被误诊为急性心肌梗塞的患者进行镇静、止痛治疗,而不进行溶栓治疗.并观察其临床表现、心电图、肌钙蛋白T、肌酸磷酸激酶的同工酶(CK-MB).结果:7例患者均为显性预激综合征,其中右后间隔旁道3例、左侧游离壁旁道4例,所有患者术后心电图T波的方向与术前心脏激动顺序改变时QRS波群方向一致.3例右后间隔旁道患者下壁导联T波倒置深度Ⅲ>aVF>Ⅱ.出现ST压低;4例左侧游离壁旁道患者高侧壁导联T波倒置深度aVL>Ⅰ,V1~V6导联出现不同程度J点抬高、J波和ST段水平抬高;镇定和止痛等对症治疗2~3 d,心前区疼痛消失,肌钙蛋白T阴性(射频消融术后4~6 d),CK-MB均正常,随访8~10 W后心电图恢复正常.结论:急诊专业的医师对电张调整性T波改变缺乏认识;医生没有仔细询问病史,对射频消融术治疗预激综合征认识不足;对急性心肌梗塞的诊断认识不全面.以上是导致错误诊断的重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盐酸替罗非班、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四联)联合使用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时,评价静脉注射泮托拉唑对消化道保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住院ACS患者296例,随机分为试药组184例,对照组112例,所有患者均服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和使用2~3 d盐酸替罗非班。在此基础上试药组患者静脉输注泮托拉唑40 mg/d,4~5 d,再服用泮托拉唑片剂40 mg/次,2次/d,连服8 d。结果: 试药组8 d内全因死亡、顽固性心绞痛、再次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数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试药组与对照组比较消化道出血发生率(2.2% vs. 12.5%)、TIMI小出血发生率(1.6% vs. 6.2%)和TIMI较小出血发生率(0.5% vs. 5.4%)明显降低(P<0.05)。结论: 在四联抗栓治疗ACS患者时,静脉注射和口服泮托拉唑可以减少8 d内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从而减少了8 d内患者死亡、顽固性心绞痛、再次心肌梗死、急诊PCI数,具有良好的消化道保护作用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盐酸吡格列酮对Wistar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CFs)细胞周期的影响及其与一氧化氯-一氧化氮合酶(NO-NOS)系统的关系.[方法]采用胶原酶消化法培养Wistar大鼠的CFs,流式细胞仪(FCM)分析技术检测细胞周期,硝酸还原酶法测定CFs培养上清NO浓度,分光光度法测定CFs培养上清NOS活性.[结果]0.1、1、5和10μmol/L的吡格列酮作用48h后,CFs的G0/G1期细胞百分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均P<0.01),S期细胞百分率、G2/M期细胞百分率和增殖指数则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且随着作用浓度的增加,吡格列酮对细胞周期的影响逐渐增强.5μmol/L的吡格列酮干预48h后,CFs培养上清N0浓度为221.7士35.3μmol/L,与对照组(112.1±8.9μmol/L)相比,差异非常显著(P<0.01);NOS活性为256.7±30.1 nkat/mL,和对照组(186.7±8.3 nkat/mL)相比,差异亦有非常显著性(P<0.01).N(A浓度和NOs活性呈显著正相关(r=0.964,P<0.01)[结论]吡格列酮能够抑制CFs的细胞周期增殖,其效应可能与上调NO-NOS系统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27例支架内血栓形成患者中,观察组(14例)均首先接受盐酸替罗非班10μg/kg 3 min静脉推注,继以0.15μg.kg-1.min-1持续点滴,之后行急诊PCI或继续静脉点滴72 h。对照组(13例)直接再次行急诊PCI。结果:观察组中死亡2例(14.3%),对照组中死亡3例(23.1%),2组比较,P>0.05;观察组中7例(50%)ST段回落,对照组中无一例ST段回落,2组比较,P<0.05;观察组中胸痛部分或全部缓解者7例(50%),无缓解者7例(50%),对照组中14例患者胸痛均无缓解,2组比较,P<0.05;TIMI血流2~3级者,观察组、对照组分别为5例、0例,2组比较,P<0.05。2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出血;观察组轻、中度出血发生率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静脉推注大剂量替罗非班能减少急性或亚急性支架内的血栓量,化解清除部分或全部支架内的血栓,为再次急诊PCI争取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