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治疗及影像学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56例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患临床及影像学特征。结果 ①56例患均有6~44a不等高血压病史,部分伴有多年吸烟史或2型糖尿病病史。②56例患CT均表现不同程度的白质疏松(LA)及深部白质软化灶,侧脑室扩大,部分伴有皮质小梗死。MRI显示部位与CT一致,但发现病灶更清晰,个别患CT未发现病灶:MRI能发现。结论 Binswanger病直接病因是高血压,对有长期高血压和进展性痴呆,伴有多发性脑卒中,结合影像学特征改变可考虑诊断本病,及时给予治疗,可延缓病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光照强度对影响蛋鸡繁殖性能的神经调节机制。 方法 选取100日龄京红Ⅰ号蛋鸡6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5只,每组重复3次,每次重复5只,分别接受光照强度30 lx、20 lx、10 lx和1 lx处理,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图像分析技术检测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在鸡中脑和间脑的表达和分布。 结果 GnRH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主要见于中脑的视顶盖中央灰质层(SGC)、峡核大细胞部(Imc)、峡核小细胞部(Ipc)、顶盖前下核/顶盖前间下核(SP/IPS)、基底视束根核(nbor)和半月核(SLu)。在SGC、Imc、Ipc、SLu内,光照强度30 lx和20 lx组的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平均灰度值显著高于10 lx和1 lx组(P<0.05);在SGC、Imc和Ipc内,30 lx组面积百分比最大,和20 lx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显著高于10 lx和1 lx组(P<0.05)。GnRH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在间脑主要分布于圆核(Rot)、下丘脑室周核(PHN)、室旁核(PVN)、外侧膝状体腹侧核(GLv)、丘脑前背外侧核(DLAm)、皮质联合床核(CPa)、隔内侧核(SM)。GnRH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平均灰度值在Rot内,光照强度30 lx最高,显著大于20 lx、10 lx和1 lx组(P<0.05),在PHN、PVN、GLv内,30 lx和20 lx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均显著高于10 lx和1 lx组(P<0.05),面积百分比在Rot内,30 lx组最高,和20 lx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显著大于10 lx和1 lx组(P<0.05),在PHN和PVN内,30 lx和20 lx显著大于10 lx和 1 lx(P<0.05)。 结论 光照强度显著影响GnRH在100日龄京红Ⅰ号蛋鸡中脑和间脑的表达,进而调节其生殖机能。光信息通路的离顶盖通路,包括侧枝循环-峡核回路在调节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4.
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及预防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脑血管疾病(CVD)是世界范围内人口死亡的第三位病因和成人致残的首要因素,同时也是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和情感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国为CVD高发国家,CVD年发病率为(185~219)/10万,估计每年有200万新发CVD病例,每年有150万人死于CVD,有CVD存活者700万人.  相似文献   
5.
正进展性脑梗死(progressive cerebral infarction,PCI)是急性脑梗死的一种特殊类型和过程,临床症状逐渐加重或经及时治疗仍不能阻止病情进展,其预后较差,增加了脑卒中患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1])。PCI按照进展时间分为早期进展(发病72 h以内)和晚期进展(发病48 h~7 d)~([2]),据报道发病率高达20%~30%~([3])。早期进展危害更甚,国内外专家学者对早期进展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进行了多年的研究,目前仍尚未明确,说明其发生及发展可能是复合因素共同作用的结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奥扎格雷钠联合苦碟子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评价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29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奥扎格雷钠联合苦碟子静脉滴注,连用14d.比较冶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定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P<0.01),但治疗组下降显著,且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扎格雷钠联合苦碟子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肯定,安全,无明显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可作为首选药物组合.  相似文献   
7.
朱金生  吴占福 《医学综述》2008,14(13):2071-2072
目的分析老年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临床特点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80例老年SAH的病因和临床特征,误诊原因。结果老年组80例中头痛48例(60%),恶心呕吐24例(30.0%),意识障碍者73例(91%),脑膜刺激征53例(66.2%),肢体瘫痪32例(40%),癫痫5例(6.2%),动眼神经麻痹5例(6.2%),颅内压在140~170mmH2O者68例(84.9%);非老年组头痛72例(90.0%),恶心呕吐58(72.5%),意识障碍者11例(13.7%),脑膜刺激征67例(83.7%),肢体瘫痪9例(11.2%),癫痫13例(16.2%),动眼神经麻痹5(6.2%),颅内压在210~400mmH2O者67例(83.8%)。结论老年SAH的主要病因是高血压及动脉硬化病,临床上年龄越大,头痛及恶心呕吐等症状越轻,出现意识障碍约占73%以意识模糊较多见。脑膜刺激征不典型,双下肢病理反射常阳性,癫痫发作较中青年少见,早期识别SAH的临床特征是防治误诊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阿加曲班注射液和注射用尤瑞克林治疗早期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5月在通辽市医院住院并在发病72 h内进展的9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阿加曲班组和尤瑞克林组,每组各46例。阿加曲班组静脉泵入阿加曲班注射液,60 mg/d治疗2 d,然后10 mg/d治疗5 d,早晚各1次,每次持续3 h。尤瑞克林组静脉滴注注射用尤瑞克林0.15 PNA单位/d,前15 min内控制滴速。两组连续治疗14 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BI)评分。结果治疗后,阿加曲班组临床有效率为82.6%,显著高于尤瑞克林组的69.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加曲班组在治疗7、14d后NIHS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而尤瑞克林组在治疗14d后才显示出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阿加曲班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尤瑞克林组同期,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加曲班组在治疗7、14 d后BI分值明显升高(P<0.05),而尤瑞克林组则在治疗14 d后与治疗前比较才显示出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阿加曲班组BI分值显著高于尤瑞克林组同期,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加曲班注射液治疗进展性脑梗死早期进展患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继发癫痫的发病机制、发病类型与梗死部位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8月~2006年10月我院经颅脑CT证实的缺血性脑血管病继发癫痫住院病例48例的发作时间、类型等临床资料。结果:48例缺血性脑血管病继发癫痫病例中,男32例,女16例,年龄38~78岁,平均(62±11)岁,8例表现为首发症状,36例在卒中后1年内发生癫痫,2例在卒中后1~3年内发生。单纯部分性发作34例。结论:本组病例的发生率为18.71%,以单纯部分性发作为主。1年内发生者最多,梗死部位以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多见,抗癫痫治疗有效,同时应处理好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奥扎格雷钠联合苦碟子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评价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29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奥扎格雷钠联合苦碟子静脉滴注,连用14d。比较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定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P〈0.01),但治疗组下降显著。且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扎格雷钠联合苦碟子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肯定,安全,无明显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可作为首选药物组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