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1.
背景:光动力抗微生物化学疗法具有广谱抗菌、起效快和无耐药的特点,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浅表局限性感染的治疗。目的:了解光动力抗微生物化学疗法治疗骨髓炎的效果。方法:取新西兰大白兔(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36只,建立左侧胫骨骨髓炎模型,造模28 d后随机分3组处理:空白组胫骨开窗清创后不做任何处理;对照组胫骨开窗清创后在感染胫骨骨髓腔内填入万古霉素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实验组胫骨开窗清创后对感染胫骨骨髓腔进行光动力抗微生物化学治疗。术后4,8,12周,分别进行大体观察、影像学检查及细菌培养。实验已通过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2015)-0002]。结果与结论:①大体皮肤外观:空白组可见脓性分泌物,实验组与对照组脓性分泌物消失,皮肤愈合良好;②X射线检查:随着时间的延长,空白组骨髓炎逐渐加重,实验组及对照组治疗后骨质破坏逐渐减少,骨质缺损逐渐愈合,实验组与对照组术后不同时间点的表现无差异;③细菌培养:随着时间的延长,空白组细菌阳性率无明显变化,实验组及对照细菌组阳性率逐渐下降,且实验组与对照组术后不同时间点的细菌阳性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④结果表明:光动力抗微生物化学疗法作为一种新型的治疗骨髓炎方法,可有效控制感染,为骨髓炎临床治疗积累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
3.
背景:国外动物实验和临床报道复合微孔多聚糖止血效果佳,无迟发性出血发生,并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对机体无不良反应。 目的:分析应用复合微孔多聚糖止血粉减少全髋人工关节置换后失血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选择因单侧股骨颈骨折行全髋关节置换患者98例,其中男39例,女59例,年龄61-77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2组,试验组在行生物型髋关节假体置换缝合伤口前,将复合微孔多聚糖1g直接喷涂在出血部位,放置引流管;对照组缝合前在出血部位仔细电凝止血,放置引流管。记录两组治疗前后血红蛋白水平、失血量、输血率、引流量、凝血指标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 结果与结论:试验组总失血量、引流量及输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两组治疗后24 h的D-二聚体、血小板计数、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值及国际标准化比值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两组各1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下肢深静脉血栓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两组均未发生浅表及深部感染现象。表明复合微孔多聚糖止血粉能明显减少单侧全髋关节置换的出血,并具有安全、高效、便捷的特点。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生物材料;骨生物材料; 口腔生物材料; 纳米材料; 缓释材料; 材料相容性;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痹祺胶囊联合氨基葡萄糖胶囊和玻璃酸钠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10月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特色医学中心收治的82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膝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注射液,2.5 mL/次,1次/周,连续注射5周为1个疗程,并口服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0.75 g/次,2次/d,连续服用6周为一个疗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痹祺胶囊,1.2g/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6周后进行疗效评价。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WOMAC评分、VAS评分和血清学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0.49%、95.1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WOMAC各项评分、总分、VAS评分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这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软骨寡聚基质蛋白(COMP)水平较同组治疗前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这些血清学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痹祺胶囊联合氨基葡萄糖胶囊和玻璃酸钠治疗膝骨关节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降低患者膝关节炎性反应,缓解患肢症状,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6.
<正> 1990年至1997年,我院共收治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自发性气胸(SP)68例,现结合临床资料分析,将我们的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年龄与性别:男性52例,女性16例;年龄43~75岁,平均53.6岁,其中>60岁15例。 1.2 肺的基础疾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63例,支气管哮喘2例,肺结核3例,其中合并肺心病17例  相似文献   
7.
8.
刘爱鹏  贾鹏  王琪  赵冻 《武警医学》2021,32(12):1017-1020
 目的 探讨下伸肌支持带移位加强联合关节囊紧缩术治疗不同残余程度距腓前韧带损伤导致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06至2019-08在武警特色医学中心骨科行下伸肌支持带移位加强联合关节囊紧缩术的58例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患者,年龄18~50岁,平均(25.3±8.6)岁,随访12~26(18.1±5.5)个月,所有患者术前均对距腓前韧带残留物损伤程度进行超声、磁共振评估,术中进一步明确评估结果,术后采用足踝功能评分(foot and ankle outcome score, FAOS)随访,评估术后踝关节功能,比较不同残余程度距腓前韧带损伤的修复疗效差异。结果 58例中,术前超声检查48例可见距腓前韧带(auterjor tolofitular ligament,ATFL)残余,42例在MRI检查中可见ATFL残余,根据Cardone BW等按形态诊断ATFL损伤分级:19例韧带变薄,形态正常;10例韧带形态不规整; 29例断端萎缩或缺失。58例采用下伸肌支持带移位加强联合关节囊紧缩术治疗,术中见ATFL残余17例,缺失41例。58例均获得随访,术后患肢功能恢复满意,术后FAOS各独立分量中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不同残余程度距腓前韧带损伤的慢性外踝关节不稳患者,中-短期临床随访结果表明,下伸肌支持带移位加强联合关节囊紧缩术临床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