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1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分析眼动脉分支逆行介入溶栓治疗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患者72例,根据患者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观察组行眼动脉分支逆行介入溶栓,对照组行超选择性眼动脉或选择性颈动脉顺行介入溶栓。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溶栓前,两组A-Rct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溶栓后,两组A-Rct均较溶栓前显著缩短(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溶栓及随访过程中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眼动脉逆行介入溶栓术治疗视网膜动脉阻塞疗效与常规顺行介入溶栓相同,有利于改善患者眼底视网膜循环水平,提高患者视力,且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准分子激光矫治屈光不正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810例(1620眼)行准分子激光矫治近视眼患者,根据近视程度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低度组、中度、高度组各270例(540眼)。三组患者均接受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镶磨术对其近视实施矫治。记录三组术前、术后3个月的屈光度和对比敏感度等指标变化以及术后1年裸眼视力情况。结果与术前相比,三组患者术后屈光度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术后裸眼视力均高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术后对比敏感度均低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准分子激光对不同程度近视眼实施矫治,均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及其受体(EPOR)在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化学低氧损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原代培养人胚胎RPE细胞,应用不同浓度氯化钴造成RPE细胞化学缺氧,应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RPE细胞增生活力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EPO和EPOR在RPE细胞中的表达,应用weslern blot法检测EPO和EPOR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不同浓度的CoCl2均促进细胞生长。正常人胚胎RPE细胞检测到EPO和EPOR的弱表达,CoCl2处理组检测到EPO和EPOR的强表达。结论化学缺氧促进人胚胎RPE细胞的增生,EPO及其受体EPOR可能在这个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飞秒激光LASIK术后角膜生物力学指标的改变,为飞秒激光LASIK术的安全性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选取2014-06/2016-06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85例170眼近视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飞秒激光LASIK术治疗,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和术后3、6mo采用眼反应分析仪测量角膜补偿眼压(corneal compensated intraocular pressure,IOPcc)、角膜阻力因子(corneal resistance factor,CRF)、角膜滞后量(corneal hysteresis,CH)以及模拟Goldmann眼压(Goldmann correlated IOP value,IOPg),采用A型超声测量仪测量中央角膜厚度。

结果:术后3、6mo中央角膜厚度显著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3、6mo时IOPcc、CRF、CH、IOPg等角膜生物力学指标均显著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3、6mo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角膜切削厚度为98.67±7.56μm,CH和CRF变化量分别为3.40±0.34mmHg、3.55±0.43mmHg,角膜切削厚度与CH、CRF变化量呈明显正相关(r=0.232、0.254,P<0.001)。

结论:飞秒激光LASIK术后角膜厚度显著降低,术后各项角膜生物力学指标均显著下降,且3mo后基本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联合激光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iabetic macular edema,DME)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06/2016-06于我院眼科治疗的60例60眼DME患者,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激光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wk,1、3、6mo后的最佳矫正视力; 采用非接触式眼压计测量治疗前后眼压; 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测量治疗前后黄斑中心凹厚度(central macular thickness,CMT); 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视力均显著提高; 组间比较:观察组治疗1、3mo后视力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1wk,6mo后两组间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1wk眼压有升高现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1、3、6mo后眼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CMT均显著降低; 观察组治疗1、3mo后CMT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前与治疗1wk,6mo后两组CM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6mo内复发5例5眼,复发率17%,对照组复发10例10眼,复发率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2d观察组2例2眼出现高眼压,对照组3例3眼出现高眼压,经卡替洛尔滴眼液治疗后恢复正常。

结论: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联合激光治疗相较于单独使用激光治疗,短期内能减轻黄斑水肿,视力恢复更快,能够提高治疗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玻璃体注射雷珠单抗联合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Coats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05/2016-05在我院治疗的Coats病患者13例13眼,所有患眼给予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同时联合巩膜外放液、激光光凝等治疗,观察患眼视力及视网膜复位情况.结果:选取的13眼中,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巩膜外放液治疗4眼,联合激光光凝治疗3眼,联合玻璃体切除、剥膜、冷冻、硅油填充等治疗6眼,眼球保留率100%;患者治疗后6mo视力明显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视力比较:0.05~0.1、0.01~<0.05、指数、光感和手动眼数比例术前为0、0、38%、38%和23%,术后6mo为23%、23%、38%、15%和0;视网膜完全复位5眼(38%);基本复位3眼(23%);未复位5眼(38%).结论: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Coats病有一定效果,能提高或保持患者有限的视功能,避免因病变进展摘除眼球.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治疗成人或大龄青少年远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03/2016-03在我院治疗的成人或大龄青少年远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26例26眼,均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观察患者裸眼视力(uncorrected visual acuity,UCVA)、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屈光度及立体视功能情况.结果:患者随访结束时屈光度的等效球镜和双眼间屈光参差分别为1.47±0.51D和1.15±0.22D,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患者随访结束时看远和看近UCVA及BCVA分别为0.26±0.13和0.23±0.09、0.42±0.09和0.31±0.16,均较术前明显提高(P<0.05);患者随访结束时立体视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术后立体视功能<100"眼数比例为23%.结论:成人或大龄青少年远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行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治疗有一定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生物陶瓷中空八孔义眼座植入术矫正眼窝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分离出四条直肌从义眼座的四个侧孔穿人,再从表面的四个孔穿出,呈“十”字交叉形缝合固定,间断缝合结膜下组织,连续缝合球结膜。结果采用本材料和方法治疗患者33例,1例感染,1例义眼座向前脱出,1例未装入义眼片,30例Ⅰ期治愈。结论生物陶瓷中空八孔义眼座组织相容性好,无毒副作用,是理想的眼窝充填材料。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不同表层角膜屈光手术方式后疼痛及角膜刺激症状的差异。方法按术式不同将方便选取该院2014年6月―2015年12月期间行PRK(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LASEK(乙醇法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及Epi-LASIK(微型上皮刀法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的150例患者分别设为A、B、C3组,各50例(100眼﹚,对比三组角膜刺激症状及疼痛指数的差异。结果术后第1天,A、B两组出现角膜刺激症状分为别有91眼、86眼,疼痛指数分别为2.95、2.77,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出现角膜刺激症状有60眼、疼痛指数为1.01,与A、B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3 d,A组出现角膜刺激症状有79眼、49眼,疼痛指数为2.04、0.91,与B、C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B组与C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表层角膜屈光手术术后疼痛及角膜刺激症状具有一定的差异,术后疼痛是引起患者不适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对过氧化氢氧化损伤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600μmol.L-1的过氧化氢造成体外培养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氧化损伤模型。实验设计分为5组:对照组,过氧化氢模型组,过氧化氢+10 kIU.L-1EPO组,过氧化氢+20 kIU.L-1EPO组和过氧化氢+40 kIU.L-1EPO组。MTT法检测细胞活性,测定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含量,Annexin V-FITC/PI双染色流式细胞法测定细胞的凋亡率。结果过氧化氢模型组RPE细胞的活性明显降低,不同浓度的EPO药物干预组的细胞活性较模型组明显升高,并随着EPO浓度的升高而升高。过氧化氢模型组RPE细胞SOD活性降低,MDA的含量增加;而EPO药物干预组SOD活性较模型组明显升高,MDA含量减少,差异有显著性。过氧化氢模型组RPE细胞的凋亡率升高,而不同浓度的EPO药物干预组降低RPE的凋亡率,凋亡率随着EPO浓度的升高而降低。结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过氧化氢诱导的人RPE细胞的氧化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氧化反应、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减少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