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观察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带角膜缘上皮的球结膜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患者的疗效观察。

方法:前瞻性对照研究。选取2015-10/2019-10于我院接受治疗的翼状胬肉患者102例102眼,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治疗51眼,观察组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带角膜缘上皮的球结膜移植术治疗51眼。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角膜上皮修复时间及术后3mo临床疗效,并记录手术前后泪膜破裂时间(BUT)、裸眼视力(UCVA)、泪液分泌试验(SⅠt)、角膜散光度(CAD)变化情况,以及术后治疗美学量表评分比较和随访过程中的复发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角膜上皮修复时间短于对照组(4.14±1.35 vs 4.72±1.37d,P<0.05),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32.24±6.69 vs 29.67±5.21min,P<0.05),而两组术中失血量比较无差异(P>0.05); 术后3mo,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无差异(86.3% vs 78.4%,P>0.05),BUT、UCVA、SⅠt较术前均显著上升(均P<0.05),且观察组UCVA、SⅠt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BUT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CAD较术前均显著下降(均P<0.05),但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 术后3mo,观察组翼状胬肉治疗美学量表中眼部恢复、自觉症状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而两组间术区清洁及充血情况评分比较无差异(均P>0.05); 两组随访期间的复发率比较无差异(P>0.05)。

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带角膜缘上皮的球结膜移植术可有效治疗翼状胬肉,防止复发,相比于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患者术后恢复更快,美观度更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玻璃体切割治疗时机选择对眼外伤预后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0年4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50例单眼外伤病患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采用玻璃体切割(切除)治疗,对病患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并对手术时机及治疗效果等进行评价与分析。结果50例病患术后,有42例病患视力有所提高,有7例视力没有改变,而剩余1例则为视力下降。病患在外伤后1周内行玻璃体手术者有13例,1~2周内行玻璃体手术者有16例,2—3周内行玻璃体手术者有12例,3周及以后行玻璃体手术者有9例,其中成功(治愈)例数分别为9、15、9、6。这些数据经过统计学分析比较(1—2周与其余比较)后可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本研究之后,可知对于眼外伤病患而言,其最佳的行玻璃体切割治疗的时机为外伤后1~2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和分析玻璃体切割术对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diabeticretinopathy,PDR)患者黄斑区视网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40例(54眼)PDRⅤ期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40例(54眼)正常志愿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均应用标准三切口玻璃体切割术联合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进行治疗。两组均行裂隙灯、验光、眼压、眼底等常规眼部检查,利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coherencetomography,OCT)检查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同时利用多焦视网膜电图(multifocalelectroretinogram,mfERG)检查P1波、N1波5环、4个象限(鼻上象限、鼻下象限、颞下象限、颞上象限)的振幅密度及潜伏期等。结果 观察组患眼术前、术后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分别为(352.9±127.6)μm和(263.8±27.3)μm,对照组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为(137.6±18.5)μm,观察组患眼术后的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较术前显著眼科新进展 2014年7月 第34卷 第7期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观察组患眼的1环、2环、鼻上象限、鼻下象限的术后P1波振幅密度较术前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而3环、4环、5环、颞下象限、颞上象限的术后P1波振幅密度较术前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观察组患眼术前和术后5环和颞上象限的P1波振幅密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观察组术前1环的P1波潜伏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环、4环、5环的P1波潜伏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观察组术后鼻下象限、颞下象限P1波潜伏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其余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观察组术后1环的N1波振幅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此之外,观察组术前和术后的N1波振幅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观察组术前和术后的N1波潜伏期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玻璃体切割术治疗PDR患者可显著改善视网膜的感光和传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的治疗方案及疗效。方法将46例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玻璃体切除术治疗,观察组于术前5 d在玻璃体腔内注射1.5 mg贝伐单抗,术后在玻璃体腔内注射1 mg曲安耐德;对照组仅进行玻璃体切除术。结果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发生率、医源性视网膜裂孔发生率分别是(109.5±14.2)min、8.70%、4.35%,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瞳孔区膜性渗出、复发玻璃体积血及视网膜新生血管膜再增生发生率分别为4.35%、0.00%、0.00%,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于术后3周时眼压恢复正常,对照组在术后1个月时恢复正常,两组患者术后视力改善及视网膜复位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组治疗方案对患者术后视力恢复及视网膜复位情况无显著影响,于术前及术后注射药物之后,显著缩短了手术时间,降低了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了手术风险。  相似文献   
5.
泪囊鼻腔吻合术断与不断内眦韧带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不断内眦韧带的泪囊鼻腔吻合术的手术效果.方法 对48例(56眼)慢性泪囊炎随机分为A、B两组.A组:26例(28眼),泪囊鼻腔吻合术中不断内眦韧带;B组,22例(28眼)术中断内眦韧带.术后观察泪道通畅情况.结果 术后随访6~10月,A组27眼有效,1眼无效,有效率为96.43%;B组21眼有效,7眼无效,有效率为75.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0.03).结论 不断内眦韧带的泪囊鼻腔吻合术方法简便,治愈率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miR-375表达对脉络膜黑色素瘤MUM-2B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

方法:培养MUM-2B细胞,分别转染miR-375模拟物序列(模拟物组)、miR-375抑制物序列(抑制物组)、阴性对照序列(阴性对照组)和不做任何处理(空白组),分别采用qRT-PCR实验、CCK-8实验、细胞凋亡实验、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中miR-375、细胞增殖活性、细胞凋亡情况、细胞迁移和侵袭情况。

结果:相比于阴性对照组(1.01±0.10)和空白组(1.03±0.07),模拟物组细胞中miR-375表达量(2.65±0.15)升高,而抑制物组细胞中miR-375表达量(0.28±0.06)降低(P<0.05); 与空白组和阴性对照组比较,模拟物组细胞24、48、72和96h时OD值均降低(P<0.05),而抑制物组细胞24、48、72和96h时OD值均升高(P<0.05); 与空白组细胞凋亡率(20.54±4.01)%和阴性对照组细胞凋亡率(22.80±4.28)%比较,模拟物组细胞凋亡率(39.11±3.37)%升高(P<0.05),而抑制物组细胞凋亡率(10.13±2.17)%降低(P<0.05); 与空白组和阴性对照组比较,模拟物组细胞迁移数和细胞侵袭数均降低(P<0.05),而抑制物组细胞迁移数和细胞侵袭数均升高(P<0.05)。

结论:上调MUM-2B细胞中miR-375表达可降低细胞增殖活性,加速细胞凋亡,抑制细胞迁移和侵袭,下调miR-375表达则发挥相反的作用,表明miR-375可能在脉胳膜黑色素瘤病程中发挥抑癌功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