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3篇
眼科学   7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是一种多见于中老年人群(≥50岁)的致盲眼病,常累及视网膜黄斑区,引起中心视力进行性下降。该病早期的临床征象包括玻璃膜疣和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异常,晚期可以出现新生血管形成(neovascularization,NV),从而造成严重且永久的视力损伤或失明,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预计至2040年,作为全球第三大常见致盲性眼病,AMD的全球患者数将高达3亿[2]。近年来,国内外的AMD相关研究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进展,本文就AMD的分类、诊断和影像学检查进展进行综述,以期帮助广大眼科医师加深对AMD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眼底自发荧光作为一项新近发展的非侵入性检查技术,能反映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功能.观察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不同时期眼底自发荧光的分布情况及其强度变化,有助于早期诊断和预测疾病预后.文中就该项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在诊断黄斑变性中的应用作一综述,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微透析(microdialysis)技术是将灌流取样和透析技术结合起来并日益成熟的一种新型生物采样和给药技术。脑缺血后脑组织会出现一系列的神经生化和能量代谢改变。使用微透析技术能实时、连续、在线地监测这些变化,为深入了解脑缺血的病理变化以及临床防治提供了新方法。本文对微透析技术的原理、方法及其在脑缺血研究方面的应用状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华佩炎  宣懿 《国际眼科杂志》2011,11(9):1552-1554
目的:应用三维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观察Nd:YAG激光后囊膜切开对黄斑区视网膜的影响。方法:对超声乳化白内障术后后发性白内障患者65例79眼,依据后囊膜混浊的不同程度,使用不同输出能量的Nd:YAG激光进行治疗。术后10min及术后7d采用三维光学相干断层扫描(Topcon,3D-OCT-1000)检测眼底变化,并记录视力和眼前段情况。结果:后发性白内障患者79眼均成功施行Nd:YAG激光后囊膜切开术,术后患者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前房无炎性反应,仅6眼人工晶状体光学面出现小凹痕迹。术后10min,7d时患眼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平均厚度(CMT)分别为201.36±41.27μm与197.23±36.54μm,比正常同年龄人群组CMT(189.95±43.57μm)略有增加,但两者与正常同年龄人群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少数患者OCT表现为视网膜光感受器内外节连接(IS/OS)层不完整及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各层次欠清晰。结论:Nd:YAG激光是治疗不同程度的后发性白内障安全有效的方法。3D-OCT显示Nd:YAG术后10min,7d的视网膜厚度较同年龄正常人群相似,结构未出现明显异常改变。操作技巧娴熟且激光能量选择适当能减小其对黄斑区视网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相关急性黄斑神经视网膜病变(AMN)患眼的临床和多模式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研究。2022年12月20日至2023年1月17日在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就诊的COVID-19相关AMN患者29例58只眼纳入研究。所有患眼均行最佳矫正视力、眼底彩色照相、红外眼底照相(IR)、短波长自身荧光(SW-AF)、近红外自身荧光(NIR-AF)、光相干断层扫描(OCT)、OCT血管成像(OCTA)检查。所有患者均予以改善微循环口服药物治疗;其中, 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口服12例。首诊后随访1~3个月, 完成1个月随访共19例38只眼。结果 29例患者中, 男性9例18只眼, 女性20例40只眼;均为双眼发病。患者年龄(29.9±9.5)(12~47)岁。发热至出现眼部症状的时间为(2.52±2.01)d。58只眼中, 合并视网膜棉绒斑、视盘水肿、黄斑旁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分别为5、2、1只眼。所有患眼可见深红棕色黄斑暗区。IR检查, 中心凹和旁中心凹楔形、类楔形或"花瓣样"斑片状暗区。SW-AF检查, 未见明显异常39只眼;与IR一致的弱自身荧光暗区...  相似文献   
6.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高度近视、老年性黄斑变性等疾病伴发的脉络膜新生血管(CNV)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1,2]),抗VEGF单克隆抗体bevacizumab(商品名Avastin)可与所有已知VEGF异构体结合,通过抑制其生物学活性而起到抗VEGF的作用~([3,4]).  相似文献   
7.
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眼底自发荧光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22例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简称中浆,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CSC)患者眼底的自发荧光,探究中浆患者在恢复期眼底自发荧光的特点. 方法 回顾性随访临床病程超过3个月且曾经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确诊为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患者16例22眼,单眼10例,双眼6例,发病后半年22眼均经海德堡共焦激光扫描镜HRA2-cSLO拍摄眼底自发荧光(fundus autofluorescence,FAF),观察其影像学特点. 结果 22眼中仅有2眼表现为正常FAF,其余20眼均表现为异常FAF.异常FAF可分为3类:第一类,原发病灶渗漏点处呈不规则形状的低荧光,周围环绕0.5 -2 DD大小的高荧光区,有8眼占36.3%;第二类,在原发病灶处几乎看不到异常荧光,而在其下方或侧下方可见竖椭圆型,葫芦状或斜条状的高荧光区,中央夹杂有点片状的低荧光有7眼占31.8%;第三类,原发病灶处呈明暗相间的斑驳状的异常荧光有5眼占22.7%.这些不同类型的异常FAF说明自行愈合的中浆患者即使黄斑区视网膜下渗液已经消失但在病灶的原始渗漏部位或病灶周围及下方却出现了RPE细胞功能和代谢的损害. 结论 未经治疗的中浆患者眼底可出现异常FAF,说明RPE细胞出现了永久损害,故对中浆病人应早期进行干预性治疗.  相似文献   
8.
试题与答案     
宣懿  江睿  褚仁远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14,(1):14-14,16,23,26,66
  相似文献   
9.
自从20多年前Hosobuchi首次发现脊髓电刺激具有显著增加脑血流的作用后,该技术即在脑缺血治疗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学者进行了大量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使其成为继溶栓和介入治疗后的又一研究热点.文章对脊髓电刺激在脑缺血保护中的研究历史、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
1临床资料患者女,45岁,因进行性吞咽困难伴声音嘶哑入院。体格检查:神清,对答切题,格拉斯哥昏迷评分为15分,悬摊垂右偏,呛咳反射(-),未见舌肌萎缩,四肢无明显深感觉障碍,病理反射(-)。CT检查示:下部脑干见类圆形高密度影。MRI检查示:桑椹样混杂信号,伴周边疑低信号环,提示延髓海绵状血管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