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5株新疆出血热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目的 从分子水平揭示中国新疆出血热(XHF)病毒基因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寻找传播途径及流行原因。方法 对分离自新疆的5株XHF病毒进行S基因片段的克隆和测序,与其他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CCHF)的S基因序列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5株病毒S基因全长均为1672个核苷酸,开放阅读框均为1449个核苷酸,编码一个含482个氨基酸的蛋白,新疆分离毒株的S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93.0%-99.5%)明显高于其他国家分离毒株的S基因核苷酸序列。系统发生树状图显示新疆毒株在一个分支之下形成独立的群体,明显区别于来自其他地区的CCHF病毒并且又进一步分为三组。结论 不同毒株的S基因序列差异不完全取决于病毒分离的宿主,地域和时间。 相似文献
2.
应对复杂形势加强卫勤机动力量建设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针对新疆地区的复杂形势,论述了加强卫勤机动力量建设是未来高技术战争军事斗争准备的需要,是新疆地区多种自然灾害救援及突发事件应急保障的需要,是军队履行戍边维稳职责的需要。分析了新疆地区卫勤保障的特点:行动突然,时间紧迫;成分复杂,协调困难;方向不定,力量分散;伤情难料,消耗量大;社会依托差,药材供应难;战场环境差,保障要求高;防护能力弱,野外生存难。提出了卫勤机动力量建设构想:①适当调整卫勤机动力量结构。②卫生装备要适应现代战争需要。⑧信息保障实现远程化、适时化。④卫勤力量抽组机动灵活。⑤卫生专业救治技术要有新突破。⑥具有一定的生存和防卫能力。 相似文献
3.
新疆黑,白桑椹及喀什小檗抗诱变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解新疆部分可食性野生植物是否具有开发利用价值,对产于新疆吐鲁番地区的黑,白桑椹和阿克苏地区的喀什小檗的水溶性提取液用Ames试验,小鼠骨髓微核试验,SOS显色反应进行了诱变与抗变诱变研究。结果表明;三种受试物在上述三项试验中均无透变性,却有明显地抗诱变作用。提示黑,白桑椹和喀什小檗可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4.
巴楚县2001年新疆出血热疫情的血清学证实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以血清流行病学方法调查新闻出血热(XHF)病人,易感人群和主要宿主动物中疾病的感染情况。方法:分别收集2001年4-6月新疆巴县临床诊断为XHF的病人血清,易感人群血清和主要宿主动物的血清,用研制的诊断试剂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XHF特异性IgG和IgM抗体;用抗原捕获ELISA检测XHF病毒抗原。结果:病人血清IgG抗体阳性率为39.62%(21/53)。IgM抗体阳性率为20.75%(11/53),抗原获ELISA有1份血清为XHF抗原阳性;易感人群血清IgG抗体阳性主为21.05%(4/19),IgM抗体检测和抗原捕获ELISA全部为阴性;羊血清IgG抗体阳性率为70%(56/80)。结论:血清流行病学研究证实该次疫情确系XHF、流行地区人畜均有较高水平的隐性感染。 相似文献
5.
新疆兵团居民高血压病患病率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摸清新疆兵团居民人群中高血压病患病情况,为今后防治慢性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每1个师抽3个团场,对35岁以上居民进行体检调查。结果共调查18 478人,高血压患者5 344人,患病率28.87%,男性8 685人,高血压者2 312人,高血压患病率26.62%,女性9 783人,高血压者3 034人,高血压患病率31.01%,男女高血压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0,P=0.28)。随着年龄增长高血压患病率明显增加,职业中离退休人员高血压患病率最高(43.37%)。结论 35岁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有上升趋势,开展健康教育是今后慢性病防治重点。 相似文献
6.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2005年居民碘盐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居民食用盐含碘状况,为制定消除碘缺乏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按人口比例概率抽样方法(pps)”抽样,对居民食用碘盐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检测食盐876份,居民户碘盐覆盖率98.4%,碘盐合格率98.2%,合格碘盐食用率96.7%,非碘盐率1.6%。结论:兵团居民户碘盐合格率总体上已经达到标准要求,但仍然有部分团场存在非碘盐,应加强综合干预措施和健康促进来提高合格碘盐食用率。 相似文献
7.
新疆不同人群血清中TTV病毒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新疆地区不同民族,不同人群中TTV-DNA病毒的感染情况及流行病学特征。为进一步研究新疆人群中TTV-DNA病毒的分布,分子生物学性状及临床诊断奠定基础。方法 应用微板-核酸杂交PCR-ELISA技术对采集到的血样进行了TTV-DNA检测,同时进行肝功能及其他各型肝炎的检测。结果 本次共检测了不同人群的血要201人份,TTV-DNA的阳性率为12.93%(26/201)。民族与性别分布,汉族为13.04%(15/155),维吾尔族为12.79%(1/186),女性17.31%(9/52),明显高于男性11.41%(17/149)。在不同人群中,已排除甲-庚型肝炎的单纯转氨酶增高者TTV-DNA阳性率为21.05%(8/38),HIV阳笥人群中TTV-DNA阳性率为18.36%(9/49);一般肝炎病人阳性率为13.64%(9/66),透析人群及正常对照人群中未检出阳笥。结论 TTV-DNA的阳性率为12.93%(26/201),不同民族和性别的阳性率不同。 相似文献
8.
新疆地区儿童甲型H1N1流感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2009年新疆地区儿童甲型H1N1流感一般情况、临床表现、实验室、影像学检测及诊断治疗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15日-12月25日新疆地区49份资料完整的儿童甲型H1N1流感病历.结果 49例均为住院患儿,重症29例,危重14例,轻型6例,分别占59.2%、28.6%和12.2%;合并症以重症肺炎为主;汉族28例,少数民族21例,分别占57.1%和42.9%;全部病例急性发病,发热为最常见症状;辅助实验室检查均有不同程度的异常变化;全部病例给予磷酸奥司他韦口服及应用抗菌药物,40例给予清热解毒中药,23例应用小剂量甲泼尼龙;治愈37例,好转5例,自动放弃4例,死亡3例,分别占75.5%、10.2%、8.2%和6.1%.结论 新疆地区儿童甲型H1N1流感重症占多数,以抗病毒为主的综合治疗是减少死亡、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新疆克拉玛依区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新疆克拉玛依市社区卫生服务内外环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克拉玛依区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框架,包括对社区卫生资源的总体配置与布局、社区卫生服务与人才培养和完善社区服务服务中心功能的重要举措;并提出了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保障措施。提出的社区卫生服务发展框架对我国边疆地区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新疆采供血机构卫生人力资源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新疆采供血机构卫生人力资源现状和特点。方法对新疆15家采供血机构的卫生技术人员的基本状况、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等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新疆采供血机构卫生技术人员以中青年为主,本科以上学历的人员较少,占24.26%,有2.24%的卫生技术人员无学历;高级技术人员缺乏,少数民族采供血卫生技术人员比例较低,占25.00%;采供血卫生技术人员中仅有47.76%接受过技术培训。结论加强新疆采供血机构卫生人力资源规划,建立在职培训体制,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在职采供血卫生技术人员的学历层次,培养高级人才,加强少数民族采供血卫生技术人员的培养,以促进新疆采供血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