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60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28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15篇
特种医学   16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144篇
预防医学   270篇
药学   81篇
中国医学   30篇
肿瘤学   12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
警惕食物中的致癌杀手亚硝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亚硝胺是强致癌物大量的动物实验已证实,亚硝胺是强致癌物,并能通过胎盘和乳汁引发后代肿瘤。同时,亚硝胺还有致畸和致突变作用。人群中流行病学调查表明,人类的某些癌症,如胃癌、食道癌、肝癌、结肠癌和膀胱癌等,可能与亚硝胺有关。亚硝胺从哪儿来亚硝酸盐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环境中,尤其是在食物中。因此,亚硝酸盐每天  相似文献   
3.
食管鳞状上皮细胞癌的流行病学和化学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食管癌在世界范围内的发生表现了显著的地理分布差异,男女性合计居各种癌症第7位。临床上所见的食管癌患者大部分已有晚期转移,这些患者的预后往往很差。研究显示,人类食管癌的发生是一个多因素、多阶段的逐步发展过程。从己研究发现的病因来看,食管癌化学预防可能是重要的预防措施之一,它强调危险因素与发病、发展的关系研究,在致癌物暴露较高的癌症高发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近年来,一个基于食物的肿瘤化学预防研究正在逐步取代单一化合物防癌方法。  相似文献   
4.
细胞色素P4501A1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细胞色素P450酶系参与生物体内许多内源性及外源性物质的生物转化。其中细胞色素P4501A1(CYP1A1)广泛存在于多种肝外组织,参与了多种前致癌物和致突变物的活化代谢过程,并与多种肿瘤发生相关。本文综述了CYP1A1在体内的分布、诱导和抑制,遗传多态性及癌症易感性,简要介绍了该领域研究的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5.
苯并(a)芘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功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10、5mg/kg B(a)p连续灌胃10天染毒小鼠,观察B(a)p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PEC)吞噬功能及Fc受体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总剂量为200mg/kg的B(a)p染毒组,小鼠PEC吞噬率为25.9%,对照组为43.9%,吞噬率下降近50%;剂量为100、50mg/kg的B(a)p染毒组,未见PEC吞噬率有明显变化。在三个染毒剂量组,均未见小鼠PEC Fc受体功能有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通过实验证实,可用腐植酸(HA)代表天然水中三卤甲烷(THMs)的前体。单一模拟化合物(含一个活性空位碳原子的间苯二酚,三个活性空位碳原子的间苯三酚,及甲基酮类化合物的丙酮酸钠)氯化后氯信形成的规律与氯化HA的不一致。而间苯二酚与丙酮酸钠的混合物(1:4W/W)能很好地反映出HA中活性结构的特性。为今后研究THMs的形成提供了一个可资定量比较的THMs前体。  相似文献   
7.
新衣服必须用食盐水浸泡后才能穿。因为新衣服上可能残留防驻处理时遗留的致癌物甲醛。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建立~(32)P后标记方法(~(32)P-Postlabeling Method)以用于检测致癌物-DNA加成物。其基本原理:用核酸酶P1(Nu.P1)完全消化DNA,释出5′单磷酸脱氧核苷(pN),而加成的碱基(Xi),则释出5′磷酸二脱氧核苷(pXipN);经前列腺酸性磷酸酶(PAP)作用后,分别生成N和XipN,然后经T_4多聚核苷酸激酶(PNK)作用,将[γ-~(32)P]ATP的~(32)P转移XipN的5′末端上,生成标记*pXipN而N不被标记。经聚乙烯亚胺(PEI)纤维素薄层纯化、分离和放射自显影,则可确定已加成的碱基,若DNA量已知,则可进行定量分析。在人羊膜上皮细胞FL中,适量苯并(a)芘[B(a)P]处理24b后,可分离到4个加成物斑块,其总相对标记量(Relative Adduct Labeling,RAL)有剂量依赖性关系。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和比较化学致癌物对人呼吸道上皮细胞和纤维母细胞的损伤及损伤后DNA修复合成的差异,作者用直接致癌物4-硝基喹啉-1-氧化物(4-NQO)和间接致癌物3,4-苯并芘(BaP)处理人胚鼻咽、气管上皮细胞和纤维母细胞,用放射自显影术测定这3种细胞的非时序脱氧核糖核酸合成(UDS)。用4-NQO处理后,这3种细胞的UDS均呈明显的剂量依赖(dose dePendency)关系,但气管和鼻咽上皮细胞UDS平均分别是纤维母细胞的3.0和2.4倍。用BaP处理后,气管和鼻咽上皮细胞UDS呈现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而纤维母细胞未见这种关系。气管和鼻咽上皮细胞的UDS平均分别是纤维母细胞的8.6和3.0倍。  相似文献   
10.
化学致癌物诱导的啮齿类动物的膀胱癌模型,与临床上膀胱癌的发生比较类似,因此其已成为评价膀胱癌新疗法的重要模型。该模型最大的弊端是对活体动物以及尸检时难以评估负荷瘤的生长状况。本作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简便、准确的方法。对60只雌性Wistar大鼠的饮水中添加0.05%N-丁基-N-(4-羟基丁基)亚硝胺(BBN),饲养35周,并定期超声检查麻醉大鼠膀胱中有无肿瘤发生。处死大鼠,称量肿瘤重量,数字化测量肿瘤大小,并进行组织病理学分析。发现在饮用含BBN饮水第5周时就出现尿路上皮点灶状过度增生,15周时出现重度异常增生,20周后形成移行细胞癌。数字化测量系统可辨别直径1mm的小肿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