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1篇
预防医学   1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了解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农村藏族婴幼儿母亲喂养知识和行为,为指导婴幼儿科学喂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调查表对抽取的拉萨市城关区3个农业乡共386名藏族0~24月龄婴幼儿母亲的喂养知识和行为进行调查。结果 386名农村藏族婴幼儿母亲的母乳喂养率为88.6%;从出生至4月龄,80%婴幼儿主要添加的辅食为糌粑糊;至6月龄时,60%婴幼儿添加的主要辅食为酥油茶,鸡蛋、肉类、蔬菜和水果的添加比例30%;至12月龄后,50%的婴幼儿开始添加鸡蛋、肉类、蔬菜和水果,但肉类的添加仅60%左右;有关婴幼儿喂养知识的7个问题中,除哺乳时两侧乳房应经常更换的回答正确率为85.9%外,其他6个问题的回答正确率均50%;在婴幼儿日常照料行为的2个问题中,61.9%的母亲能够经常带孩子晒太阳,77.2%的孩子外表看起来干净。结论拉萨市农村地区婴幼儿母亲喂养知识普遍欠缺,辅食添加不合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2岁以下藏族农村儿童的母亲膳食结构特点.方法 采用半定量食物频率问卷于2008年对拉萨农村2岁以下藏族儿童的母亲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 共调查386名农村2岁以下藏族儿童母亲,平均年龄28.5岁,平均受教育年限为4.6年.其家庭人均消费植物油25.9 g/d,显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P<0.01),动物性油脂中酥油、糖和盐的人均每日消费量分别为27.8 g、12.9g和14.8 g,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P<0.01).共调查91种食物.其中22种食物的中位摄入频率为每周一次及以上.因子分析提取三个主要因子,反映三种膳食结构类型,第一因子是植物性膳食结构,其特点是以蔬菜、谷类、水果为主,辅以少量肉类、奶和豆制品,是该人群的主导膳食;第二因子是藏族特色膳食,主要摄入以糌粑为代表的富有藏族特色的食物,辅以简单蔬菜;第三因子是以肉类和奶制品为主的膳食,富有藏族特色.妇女每日平均摄入能量2097.02 kcal,达到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RNI)的91.2%,蛋白质的摄入量只达到RNI的82%,维生素A摄入量只相当于RNI的34.7%,钙、铁和锌的摄入量相当于RNI的64.6%、174.1%和150.7%.65%的能量来自谷类,动物性食物只提供了7.4%的能量和15.5%的蛋白质,57.6%的铁来自糌粑.结论 拉萨农村2岁以下藏族儿童母亲的膳食以植物性食物为主,膳食结构单调,存在蛋白质、能量及微营养素摄入不足.  相似文献   
3.
中国西部45县农村2005年3岁以下儿童母乳喂养现状调查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中国西部10省45县农村<3岁儿童母乳喂养的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设计和人口比例抽样法(PPS),于2005年调查了45县获得14 077对母子,通过母亲回顾调查了儿童的母乳喂养情况。结果西部地区农村<3岁儿童母乳喂养率为96.5%。然而,<6个月纯母乳喂养率只有11.4%,优势母乳喂养率为22.0%,完全母乳喂养率为33.4%;及时开奶率为43.5%;母乳持续喂养≥1年的比例是64.9%,母乳持续喂养≥2年的比例仅为9.7%。"应该断奶"和"母亲要参加劳动"是母亲自觉断奶的主要原因。<6个月纯母乳喂养有利于儿童的生长发育,可以降低儿童的2周腹泻患病率。<6个月纯母乳喂养的主要危险因素为母亲受教育程度高、调查地区经济状况差和母亲为少数民族。结论西部地区儿童普遍接受母乳喂养,儿童出生后开奶早,母乳喂养持续时间不长,<6个月纯母乳喂养率一直在较低的水平,尤其是经济状况较差的四类农村以及少数民族地区。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陕西汉中农村居民的膳食结构特点及营养素摄入状况。方法采用半定量食物频率问卷于2010年对汉中市18~80岁农村常住居民的膳食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共调查2958人,调查对象平均年龄50.0岁;平均受教育年限为6.8年。因子分析提取4个主要因子,反映4种膳食结构类型,分别定义为均衡模式、素食模式、饮酒模式和节俭模式。各类食物中,调查人群谷类、豆类、油脂类和食盐的平均每标准人日摄入量均高于2002年中国农村居民的平均水平(P<0.05),并且除豆类外,均高于推荐摄入量;动物性食物、蛋奶类和新鲜水果则显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P<0.01)。各类营养素中,调查人群的能量、蛋白质、碳水化合物、钾、钠、镁、铁、锌等每标准人日平均摄入量显著低于全国农村平均水平(P<0.01);脂肪、钙和部分维生素则显著高于全国水平(P<0.01)。仅脂肪、维生素C和E、钠、铁和锰达到或超过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RNI)(88.8%~315.3%),其他营养素均未达到RNI标准。近51%的能量来自谷类,动物性食物只提供了7.1%的能量和11.4%的蛋白质,均低于全国农村平均水平;58.9%的铁来自谷类。结论汉中农村居民的膳食中虽然包含了中国膳食指南推荐的主要食物种类,但食物摄入量并不理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陕西省汉中地区农村居民膳食结构特点及其与高血压的关系.方法 2010年采用半定量食物频率问卷对汉中地区18~80岁农村常住居民膳食进行横断面调查并测量血压,利用SPSS 13.0软件的因子分析模块建立膳食模式,并运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不同膳食模式与高血压间的关系.结果 共调查2929人,调查对象平均年龄50.0岁,平均受教育年限为6.8年.高血压患病率为34.3%,男性为35.4%,女性为33.7%.共调查29类食物,其中11类食物的中位摄入频率为≥1次/周.提取4个主要因子做因子分析,以反映4种膳食结构类型,将研究对象按每个因子得分的四分位数分为4组(Q1~Q4),以Q1为参照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控制年龄、性别、体重指数、经济收入和受教育程度后,倾向于均衡模式即能显著降低高血压患病的危险性(OR=0.59,95%CI:0.44~ 0.77).结论膳食模式与高血压的患病密切相关,合理膳食应是防治高血压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采用中国膳食平衡指数(DBI)评价陕西省汉中地区农村居民膳食质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0年对汉中地区18 ~ 80岁农村居民膳食采用半定量食物频率问卷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DBI相关指标评价其膳食质量,应用多因素线性回归方法分析影响摄入不足和摄入过量可能的影响因素.结果 调查的2748人中谷薯类、豆类、腌菜、植物油和食盐每标准人日平均摄人量均高于全国农村居民平均水平(P<0.01),其中80%以上村民的谷薯类、食用油和盐摄入量平均水平超过推荐量;动物性食物、蛋奶类和蔬菜水果则低于全国平均水平(P<0.01),存在明显摄入不足.人群平均负端分(DBI LBS)和正端分(DBI HBS)分别为22.8和9.8,中度摄入不足(20<DBI LBS≤40)和摄入过量(10<DBI HBS≤20)的比例分别为62.6%和48.0%.影响摄入不足的主要因素有文化程度、财富指数、高血压史、体育锻炼和看电视时间;影响摄入过量的主要因素有性别、年龄、家庭人口数、劳动强度、睡眠时间、吸烟和饮酒情况.结论 汉中地区农村居民膳食结构不均衡,并以摄入不足为主,同时存在部分食物摄入过量;有必要在不同人群中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改善当地居民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采用修订中国膳食平衡指数(DBI-07)评价陕西省汉中地区农村居民膳食质量,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2010年采用半定量食物频率问卷对汉中地区18~80岁农村居民膳食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DBI-07相关指标评价膳食质量;应用多因素线性回归方法,分析影响摄入不足和摄入过量的影响因素。结果共调查2241人,其中65%以上被调查村民的谷薯类、调味品摄入量平均水平超过推荐量;动物性食物、蛋奶类和蔬菜水果存在明显摄入不足。人群平均负端分(DBI_LBS)和正端分(DBI_HBS)分别为24.83和5.70,中度摄入不足(25≤DBI_LBS≤36)和摄入过量(14≤DBI_HBS≤19)的比例分别为33.4%和51.0%。家庭人口数、文化程度、财富指数、参加体育锻炼、劳动强度和已戒烟是摄入不足的保护因素(P<0.05);中等经济水平、饮酒(≥2次/周)、男性、年龄和吸烟(>15支/日)是摄入过量的危险因素(P<0.05);家庭人口数和高中及以上学历是摄入过量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陕西省汉中地区农村居民膳食结构不均衡,以摄入量不足为主,同时存在部分食物摄入过量,有必要在不同人群中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西部农村居民对高血压病相关知识、行为的认知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西部农村高血压的防治提供建议.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的设计方法,分层随机抽取了陕西省汉中市九个乡镇的3030 位成年农村居民,采取访问的方式进行调查,采用Logistic 回归进行了多因素分析.结果 高血压知识得分及格率为35.7%,行为得分及格率为48.4%,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知识得分是否及格与年龄、性别、有无高血压史、收入水平和受教育水平有关;高血压行为得分是否及格的影响因素有性别、年龄、有无高血压史和知识得分及格与否.结论 陕西省农村居民对高血压知识的知晓率相对比较低,有高血压病史的人群对高血压的知识得分和行为得分都比无高血压病史的人群高,应该加大对农村居民的高血压知识宣传的力度,普遍提高农村居民的高血压防治意识.  相似文献   
10.
拉萨地区孕期妇女血红蛋白水平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了解拉萨地区孕期妇女的血红蛋白(Hb)水平及高海拔下贫血患病情况.方法 随机抽样选择拉萨地区孕妇,采用B-Hemoglobin血红蛋白仪,取指末梢血10 μl测量Hb含量,分别运用CDC法、Dirren法和Dallman法对Hb进行海拔调整,计算贫血患病率;采用KX-21N血液自动分析仪测量红细胞各参数,分析细胞特征.结果 共检测孕妇380名,Hb平均浓度为127.6 g/L.藏族孕妇Hb为126.6 g/L,低于其他民族134.6 g/L;农村为130.4 g/L,高于城市125.9 g/L.以孕周作为协变量进行协方差分析后,藏族孕妇Hb浓度仍较低,城市和农村孕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方法校正Hb与海拔关系后得出不同的贫血患病率:CDC法70.0%,Dirren法77.9%,Dallman法41.3%.分析红细胞参数发现,拉萨孕妇并未出现缺铁性贫血的特异性变化.结论 海拔因素对Hb有显著影响;拉萨孕期妇女Hb浓度较平原地区高;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Hb同海拔间关系的校正方法可能会高估世居高原的藏族妇女人群贫血患病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