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7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老年人自评健康(SRH)与轻度认知障碍(MCI)的相关性,为早期发现老年痴呆高危人群,防控老年痴呆提供参考。方法基于"广州生物库队列研究"(GBCS)平台,选取27 888名50岁以上广州中老年人的基线资料,采用协方差分析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SRH与10个单词延迟记忆测试(DWRT)和MCI的相关性。MCI定义为DWRT小于4分。结果基于与同龄人比的SRH,自评良好组DWRT得分为5.56(95%CI:5.49~5.64)分,显著高于自评一般组[5.38(95%CI:5.31~5.45)分]和较差组[5.30(95%CI:5.21~5.3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7.30、7.10,P0.01)。与自评良好组比,自评一般组和较差组患MCI的风险分别增加24%(95%CI:13%~35%)和45%(95%CI:27%~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aldχ2=34.68,P0.01)。基于自身总体感觉的SRH,自评好者DWRT得分[5.44(95%CI:5.37~5.51)分]显著高于自评差者[5.36(95%CI:5.29~5.4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60,P0.01)。自评差者患MCI风险相对自评好者增加23%(95%CI:13%~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aldχ2=20.96,P0.01)。选相对健康者做敏感性分析或按性别分层分析,结果与上述一致。结论自评健康差与MCI有关,对自评健康差者进行认知障碍测试和合理干预可能有助于防控老年痴呆。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不同的肥胖类型对中老年人轻度认知功能损伤(MCI)的影响。 方法以《广州生物库队列研究》为平台,收集第一、二期年龄在50~85岁的19181例广州中老年人的基线资料,通过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结果和详细的问卷调查收集数据,认知能力的测量用10单词延迟记忆得分来评价。分析体重指数、腰臀比、腰围等反映肥胖的测量参数与认知评价得分的相关性。结果(1)除空腹血糖及高血压在正常与异常认知得分人群中无差异外,男女两性在年龄、教育、吸烟状况、喝酒状况、体力活动等生活方式及生理特征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腰臀比在男女性均显示是MC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3)当以认知得分≤3分作为有无轻度认知功能受损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时,腰臀比增大的中老年人群患MCI的危险性均明显增加,女性OR及95%CI为1.57(1.42-1.72),男性为1.22(1.05-1.41)。 结论 中心性肥胖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有关联,且这种关系在女性更明显,以腰臀比预测认知功能比其他肥胖测量指数更敏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广州市中老年人饮酒行为改变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推动中老年人群饮酒控制工作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选取广州生物库队列研究(GBCS)基线(2003年9月至2008年1月)和第1次随访(2008年3月至2012年12月)调查的17 672名50岁以上广州中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问卷调查一般人口学信息、社会经济地位(文化程度、职业和收入等)、婚姻状态(已婚、未婚、丧偶、分居或离婚等)、生活方式(吸烟及体力运动等)、自报个人疾病史以及自评健康状况,调查研究对象饮酒情况并随访其饮酒行为改变情况。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t检验和χ~2检验,用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模型分析基线人群一般人口学特征、酒精相关疾病和自评健康状况等对饮酒行为改变的影响。结果本队列中共纳入17 672名研究对象,男性占27.0%,平均随访(4.1±1.1)年。基线不饮酒或偶饮酒者中有221名(6.0%)男性和328名(2.7%)女性随访期间转为经常饮酒,其中男性转为适量饮酒者占转为经常饮酒者的99.5%,女性占97.9%。基线适量饮酒者中有261名(62.0%)男性和251名(83.9%)女性随访期间减量为不饮酒或偶饮酒;基线过量饮酒者中有249名(58.9%)男性和57名(79.2%)女性随访期间减量为适量饮酒、不饮酒或偶饮酒。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年龄(OR=1.02,95%CI:1.01~1.04)、居住郊区(OR=1.32,95%CI:1.04~1.68)、患心血管疾病(OR=1.57,95%CI:1.14~2.15)、自评健康状况好(OR=1.51,95%CI:1.17~1.93)与基线不饮或偶饮酒随访期间转为适量饮呈正相关,女性患血脂异常(OR=0.77,95%CI:0.61~0.96)与基线不饮或偶饮酒随访期间转为适量饮呈负相关,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女性患心血管疾病(OR=0.47,95%CI:0.23~0.96)和男性患糖尿病(OR=2.62,95%CI:1.29~5.30)分别与基线适量饮酒随访期间减量为不饮酒或偶饮酒呈负相关和正相关,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女性单身(OR=0.15,95%CI:0.04~0.60)与基线过量饮酒随访期间减量为适量饮酒、不饮酒或偶饮酒呈负相关,女性患高血压(OR=7.11,95%CI:1.23~41.18)和男性年龄(OR=1.04,95%CI:1.01~1.07)、患高血压(OR=1.49,95%CI:1.01~2.21)均与基线过量饮酒随访期间减量为适量饮酒、不饮酒或偶饮酒呈正相关,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广州市中老年人饮酒行为改变趋向良好,年龄和患高血压或糖尿病与限酒行为相关,提示应尽早加强中老年人群的控制饮酒宣传,减少饮酒所致疾病负担。  相似文献   
4.
目的报告《建立广州生物库进行慢性重大疾病研究》过去十年的研究进展和今后十年的研究展望。方法选择≥50岁的30518名有广州市户籍的居民,收集其个人背景资料、职业接触、居住和生活环境与习惯、营养摄人及个人与家族史等详细资料,并作体格检查,血生化检验、尿柯铁宁及心电图、X线胸片与肺功能检测等,同时储存其白细胞与血浆在-196℃液态氮库内使其永生化;定期重复体检随访及电话随访并建立亚队列进行基因、生活方式与职业环境等因素对慢性重大疾病影响的研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的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采用秩和检验,以双侧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建立液态氮生物库、条码识别技术与Ficoll-Pague分离细胞室及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室的管理系统;(2)分三个阶段收集30518名研究对象建立生物库中老年队列;(3)基线资料分析表明,“三高”凸显,男女血压高值分别为24.0%和17.8%,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45.3%和41.3%,χ^2值为39.89,P〈0.001;血糖高值和糖尿病患者男性分别为11.1%和12.0%,略高于女性的9.9%和12.6%,Y。值分别为9.00和2.04,P=0.191和0.29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高脂血症更为明显,检出率则女性明显高于男性;(4)中央型肥胖、超重和全身性肥胖以及代谢综合征也呈现女性高于男性;短期记忆受损则男性为13.9%,稍高于女性的12.7%,χ^2值为8.05,P=0.005;(5)发现不良的生活方式如吸烟、二手烟、饮酒、缺乏体力活动、不良睡眠状态及打鼾对健康的影响,经历不同社会经济环境(生命历程)成长发育对健康的影响,研究已发表论文80多篇;(6)第一次重复体检和电话随访已于2012年12月结束,除606名研究对象因户口迁出或身份证有误无法确定外,成功随访率达98.0%,已知1801例死亡,随访资料仍在处理和分析中。结论既往十年《广州生物库中老年队列研究》项目已建立标准化的研究平台及完成第一次重复体检与电话随访,未来十年将继续重复体检为主的纵向随访及建立亚队列进行基因、职业与环境因素及生活方式对慢性重大疾病影响的研究,不断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成年早、中期体重变化与中老年糖尿病的相关性。方法 基于"广州生物库队列研究"(GBCS)平台,选取其中28 736例≥ 50岁广州市中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调整年龄、吸烟、饮酒、体力活动、教育程度、职业、居住地、BMI后成年早中期体重变化、达到最重体重时的年龄等与糖尿病的关系。结果 研究对象年龄男性(64.3±6.7)岁,女性(61.0±7.0)岁,糖尿病患病率男、女性(13.1%和13.7%)基本一致。与体重基本不变组相比,男女性糖尿病患病风险均随其成年早、中期体重增加而增加(趋势检验P<0.01),以体重增加>20 kg组患糖尿病风险最高,男女性OR值分别为2.83(95% CI:1.99~4.02)和3.13(2.47~3.96)。与在20岁时已达到最高体重者相比,以40~49岁达到最重体重组糖尿病患病风险最高,男性OR=5.32(95% CI:1.92~14.8),女性OR=3.41(95% CI:2.49~4.67)。男女性成年后体重减少仅与中老年自报糖尿病有关,与新诊断糖尿病无关。结论 成年早、中期体重增加可增加中老年糖尿病患病风险,体重明显增重到发生糖尿病相隔时间可能为10~20年。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中老年人核苷酸外焦磷酸酶/磷酸二酯酶1(ENPP1)基因多态位点rs1409181与左心室肥厚的关系.方法 从"广州生物库队列-CVD"项目中的1996名研究对象随机选出390名年龄≥50岁的中老年广州市居民,收集其个人资料与病史、体格检查并测定血清空腹血糖、血脂水平;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同步连接心电图,测定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舒张期室间隔厚度(IVSD)、舒张期后壁厚度(LVPWD).根据Devereux公式计算左心室质量(LVM)和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以判断左心室肥厚.应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ENPP1基因rs1409181位点的基因型.结果 ENPP1基因GG、CG和CC 3个基因型组左心室肥厚的比率分别为21.5%、28.2%和37.5%.与GG基因型相比,CG和CC基因型经调整包括血压和胰岛素抵抗指数在内等多种混杂因素后,对左心室肥厚的比值比(OR)分别为1.39(95%CI:0.78~2.50)和2.36(95%CI:1.21~4.60),趋势检验P=0.01.结论 ENPP1基因多态位点rs1409181与左心室肥厚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7.
Objective To examine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genetic polymorphism of rs1409181 in ectonucleotide pyrophosphatase/phosphodiesterase 1 (ENPP1) and 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 (LVH) among older Chinese in Guangzhou. Methods 390 subjects aged ≥50 years were randomly selected from the Guangzhou Biobank Cohort Study-CVD. Information on personal history, blood pressure, fasting plasma glucose and lipids were collected. Color Doppler ultrasound was used to measure the indicators of LVH, including left ventricular internal diastolic diameter (LVIDD) , thickness of the interventricular septum diastolic wall (IVSD) and the posterior wall diastolic diameter (LVPWD). LVIDD was calculated using Devereux ventricular mass (LVM)equation while the Left ventricular mass index (LVMI) equation was used to estimate LVH. The genotype of rs1409181 was determined by Taqman SNP genotyping kits using the ABI 7900HT real time PCR system. Results In the GG, CG and CC genotype groups, the proportions of LVH were 21.5%, 28.2% and 37.5% respectively. Compared with GG, the adjusted odds ratios (95% confidence interval) for the LVH were 1.39(0.78-2.50) and 2.36(1.21-4.60) for CG genotype and CC genotype of ENPP1 respectively (P for trend=0.01). Conclusion Polymorphism of ENPP1 gene rs1409181 was associated with LVH in the older Chinese people in Guangzhou.  相似文献   
8.
主动脉弓钙化影响因素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生活习惯及生理生化因素对主动脉弓钙化(AAC)的影响.方法 收集"广州生物库队列研究"第一、二期的研究对象20430名,年龄50~85岁的基线资料,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胸部X线的AAC诊断结果及详细的问卷调查数据;用logistic回归分析某些生活习惯及生理生化因素与AAC患病率之间的关系.结果 (1)2名高级放射诊断医师独立阅片对AAC诊断符合率为85%,Kappa值为0.68(P<0.01),显示AAC诊断是可靠的;(2)除血压外,男女性在某些生理生化特征上有明显差别(P<0.05);(3)年龄、吸烟、LDL-C及高血压是男女性患AAC的危险因素(P<0.01),其OR值(95%CI):年龄男性为1.11(1.10~1.12),女性1.12(1.12~1.13);吸烟男性为1.31(1.17~1.47),女性1.31(1.09~1.57);LDL-C男性为1.16(1.06~1.27),女性为1.38(1.22~1.56);高血压男性为1.33(1.18~1.50),女性为1.27(1.18~1.38);女性患糖尿病增加患AAC的风险(P<0.001),其OR值(95%CI)为1.38(1.22~1.56).结论 年龄、吸烟、高血压、LDL-C是患AAC的危险因素,糖尿病增加女性患AAC的风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广州市中老年人体脂率(BFP)与BMI、腰围(WC)和腰臀比(WHR)等常规肥胖指标的相关性,并推算BFP相应切点值。方法 基于“广州生物库队列研究”(GBCS)平台,选择3 490名50岁及以上相对健康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用于曲线拟合分析,确定BFP与BMI、WC和WHR间的相关方程,然后再引入性别、年龄、体力运动、吸烟、饮酒等因素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建立预测方程,进而推算反映肥胖程度的BMI、WC、WHR各切点值对应的BFP切点值,然后与另一组进行验证。结果 BFP随BMI、WC和WHR的增加而增加,与WC、WHR相比,BMI能更好预测BFP,其回归方程为BFP=(-23.47-8.87×性别)+2.94×(BMI)-0.024×(BMI)2,决定系数R2=0.805。根据回归方程,超重(24 kg/m2≤BMI < 28 kg/m2)对应的BFP分别男性为24.3%≤BFP < 31.1%,女性为33.2%≤BFP < 40.0%。与WC、WHR对应的BFP判定肥胖的一致性相比,BMI所对应的BFP判定肥胖的一致性较好,其ROC曲线下面积最大,男性为0.909,女性为0.919,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男性为70.3%、85.5%;女性为75.2%、93.0%。结论 BFP与BMI的相关性较好。广州市中老年人BFP对应于超重/肥胖(BMI≥24 kg/m2)的切点值男性为24.0%,女性为33.0%。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老年人FPG与血尿酸(SUA)的相关性。方法研究对象来自广州生物库中老年队列第一期基线资料收集时10413名年龄≥50岁的广州市居民,按照不同FPG水平分组,分析FPG与SUA及高尿酸血症(HUA)的相关性。结果女性SUA水平及HUA检出率随FPG水平升高而增加,各FPG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趋势检验P<0.05)。男性SUA水平及HUA检出率在糖尿病(DM)组、IFG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高于FPG正常组(P<0.05)。按不同FPG水平分组与HUA建立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在调整年龄、吸烟、饮酒、体力活动以及BMI、TG、SCr、高血压等相关因素后,女性患HUA的风险随FPG水平升高而明显增加(趋势检验P<0.01),当出现IFG时(FPG 6.1~6.9 mmol/L),女性患HUA的风险增加40%(95%CI:1.19~1.64),受检者诊断为DM与非DM者相比,女性患HUA的风险增加44%(95%CI:1.15~1.79),而男性患HUA的风险则与FPG水平的升高无明显相关(趋势检验P>0.05)。结论中老年女性SUA水平及HUA检出率随FPG水平升高而增加;FPG水平的升高使女性HUA患病风险增加,而男性则未见此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