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5篇
内科学   6篇
特种医学   1篇
预防医学   10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自1988年Reaven首先提出了“X综合征”的概念,至1999年WHO正式命名代谢综合征(MS),再到2001年美国胆固醇教育计划成人治疗组第三次指南(NCEP—ATP Ⅲ)和2005年国际糖尿病联盟(IDF)提出的MS标准。这些诊断标准虽不完全相同,但高血压始终作为MS一个重要的组成成分。高血压的确是MS的一个组成成分吗?上述权威机构的定义使得大家对此没有怀疑。然而事实上,高血压与胰岛素抵抗、MS的关系有许多问题尚未清楚,国内外近年来的许多研究提示我们有必要重视并重新审视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ObjectiveAssessment of diagnostic value of multiple molecular tumor markers in detection of colorectal cancer in peripheral blood. MethodsA 1∶1 matched case control study was carried out to detect multiple molecular tumor markers of 20 cases of colorectal can cer patients and healthy controls in peripheral blood by using methods of Bio-Plex200 liquid chip. ResultsThe best cutoff value, sensitivity, specificity, kappa value of 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 (MIF) were 366.09, 95.0, 96.88 and 0.918 8 respectively; of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 were 146.37, 100.0, 94.12 and 0.917 2 respectively; of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2 (FGF-2) were 62.68, 90.0, 93.75 and 0.837 5 respectively. ConclusionMacrophage MIF, VEGF and FGF-2 has the best authenticity, reliability and predictability.  相似文献   
3.
循证公共卫生决策不仅要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的结果,也经常用到非随机对照研究的数据。严格评价非随机对照设计同样有赖于充分、准确的研究报告。本文介绍非随机对照设计报告规范(transparent reporting of evaluations with nonrandomized designs,TREND)清单的内容,并对一些重要条目进行详细说明。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随机和类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综述,评价NaFeEDTA改善铁缺乏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通过检索电子数据库、手工检索相关期刊与书籍、收集灰色文献、查找会议摘要、联系相关领域专家、检索互联网,并通过查找参考文献和引文进行了全面的文献检索;使用Cochrane EPOC制定的标准对纳入研究的质量进行了评价;使用自行设计的表格提取了有关的数据;使用广义倒方差法对各结局的纳入研究进行了meta分析,通过亚组分析和meta回归调查了异质性的可能来源。结果在铁缺乏人群,NaFeEDTA可以使血红蛋白浓度增加12.14g/L(95%可信区间5.60-18.69;P<0.001),使血清铁蛋白浓度增加1.70μg/L(95%可信区间1.20-2.34;P=0.003)。亚组分析和meta回归提示更低的基线血红蛋白浓度、更高的干预剂量可能导致更大的血红蛋白浓度增加。结论NaFeEDTA可以显著改善铁缺乏人群的血红蛋白浓度和血清铁蛋白浓度,并且基线血红蛋白浓度越低、干预剂量越高,这种改善效果越大。未发现NaFeEDTA可能的有害效应。  相似文献   
5.
整群随机对照试验在公共卫生与临床服务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并为医疗卫生干预提供了重要的证据。对这类研究结果的正确评价有赖于充分、准确的报告。临床试验报告统一标准(CONSORT)扩展声明是当前权威的整群随机对照试验报告规范。本文介绍了整群随机对照试验的特殊方法学问题、实施与报告现状以及CONSORT扩展声明的清单和流程图,并对清单条目进行了解释与说明。  相似文献   
6.
非劣效性和等效性随机对照试验的应用日益广泛,为医疗卫生干预提供了重要的证据。对其结果的准确评价有赖于充分、准确的报告。CONSORT声明向非劣效性和等效性随机对照试验的扩展是2006年提出的又一个报告规范。本文介绍非劣效性和等效性随机对照试验的特殊方法学问题、实施与报告现状以及CONSORT扩展声明的清单,并对清单中的部分条目进行了解释与说明。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中国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CVD)患者他汀类药物的应用现状。方法借助1项国际多中心大规模临床试验在中国实施之际,于2007年6~12月在10个城市的39家三级医院对符合标准的高危动脉粥样硬化性CVD患者进行调查,利用电子问卷采集临床资料,对他汀类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描述和分析。结果调查4429例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CVD患者,年龄50~80岁,平均(64±8)岁,66.2%为男性,3345例(75.5%)合并冠心病,2053例(46.4%)合并心肌梗死,1976例(44.6%)合并缺血性脑卒中,3181例(71.8%)合并高血压。仅1952例(44.1%)患者在服用他汀类药物,其中1411例(72.3%)患者末在确诊糖尿病后立即开始服用他汀,而451例(23.1%)患者未在确诊CVD后即开始服用他汀。辛伐他汀(20mg≤且40mg)和阿托伐他汀(10mg≤且20mg)为最常用剂量,分别占63.5%(489/770)和61.0%(428/702)。结论目前中国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CVD患者他汀类药物的使用明显不足,应加强对医师的培训和对患者的健康宣教,努力缩小临床实践与循证医学证据和指南推荐之间的差距。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现场调查中多重应答资料的统计推断方法.方法 根据多重应答资料不同选项间既存在关联,又不可互换的特点,将其视为多因变量的多元logistic回归问题,采用广义估计方程建模分析,并通过实例及其SAS编程的实现过程进行阐述.结果 广义估计方程可以很好地分析自变量对于多重应答资料各项的影响,并能进一步回答各选项的基线应答概率、作业相关矩阵信息;在此模型下,还可以进一步分析各影响因素对于每一选项的具体影响,或各自变量的分层比较具体差异的信息.结论 广义估计方程可以作为现场调查中多重应答资料的推断分析.  相似文献   
9.
刘民  栾承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8,29(11):1083-1086
目的 了解中国O~14岁肢体残疾儿童的致残原因现状及近20年来该人群主要致残原因的变化.方法 对2006年和1987年两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中,0~14岁肢体残疾儿童致残原因的调查数据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和比较.结果 2006年中国0~14岁儿童肢体残疾的主要致残原因类别为先天性疾病及发育障碍、伤害因素、其他因素和疾病因素,致残专率分别为0.257%、0.066%、0.055%和0.041%.脑性瘫痪所致肢体残疾的致残专率最高,为0.129%.与1987年调查结果相比.先天性疾病及发育障碍的致残专率显著上升,疾病因素和其他因素的致残专率显著下降.2006年中国0~14岁儿童肢体残疾的前五位致残原因分别是脑性瘫痪、发育畸形、其他外伤、其他先天性或发育障碍以及其他原因;1987年前五位致残原因分别是其他原因、小儿麻痹症、发育畸形、其他外伤和不明原因.两次调查的分年龄组及分性别的前五位致残原因分别与两次调查的O~14岁肢体残疾儿童的致残原因构成顺位基本相同.结论 先天性疾病及发育障碍是我国0~14儿童肢体残疾的主要致残原因,脑性瘫痪致残专率最高;伤害因素逐渐成为我国0~14儿童肢体残疾的主要致残原因.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国内高危冠心病(CHD)患者β受体阻滞剂的使用现状,分析与用药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借助一项国际多中心大规模临床试验在中国实施之际,分别于2007年及2009年在14个城市的51家医院进行调查,对符合条件的CHD患者,利用电子问卷采集临床资料,对经临床试验证实且明确推荐用于二级预防的几种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描述和分析.本文将重点分析其中的β受体阻滞剂使用情况.结果:本调查共纳入13 078例CHD患者,均有服用β受体阻滞剂的适应证,但服用β受体阻滞剂的比例仅为60%,心肌梗死后患者服用β受体阻滞剂的比例也仅为61.9%.曾接受冠状动脉血管重建术的患者及伴有高血压的患者β受体阻滞剂用药比例较高.各种β受体阻滞剂中,美托洛尔和比索洛尔使用最为广泛.结论:国内CHD患者目前β受体阻滞剂的使用状况与指南要求存在差距,如何将循证医学证据与临床实践有机结合,让尽可能多的患者从中受益,仍是临床工作者及卫生决策部门面临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