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
目的 构建表达小鼠KGFR基因的重组腺病毒.方法 提取小鼠肺组织RNA,RT-PCR获得cDNA后,PCR扩增目的 基因片段.将获得的KGFR基因插入载体质粒pShuttle-CMV,构建穿梭质粒pShuttle-CMV-KGFR(pKGFR).线性化pKGFR后,转化入含Adeasy-1病毒骨架的BJ5183细菌中.筛选正确的同源重组质粒pAdeasy-1-pShuttle-CMV-KGFR(pAd-KGFR),转染HEK293细胞,产生病毒颗粒Adeasy-1-pShuttle-CMV-KGFR(Ad-KGFR).进一步,大量扩增病毒,氯化铯梯度离心纯化,测量病毒滴度.结果 ①经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和基因测序鉴定,证实pKGFR构建成功;②限制性内切酶酶切,确定穿梭质粒重组于病毒骨架;显微镜下观察HEK293细胞形态,证实病毒包装复制成功;③病毒滴度2.25×10^10PFU/ml,达到进一步体内、体外实验要求.结论 成功构建的重组腺病毒Ad-KGFR,为了解KGFR在肺部疾病中的作用,及进一步的基因治疗肺纤维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微重力在太空环境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微重力已被证明会对细胞形态和基因表达产生影响,这些影响可能也存在于肿瘤细胞及肿瘤干细胞中。综述了目前微重力对肿瘤细胞起到应激刺激和细胞外刺激的信号作用,通过信号转导系统影响肿瘤细胞的形态和功能,从而产生一定的生物学效应,并对未来肿瘤疫苗发展状态进行展望。肿瘤治疗仍然是全球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尽管现代医学有了进步,但还没有确定的策略用于预防肿瘤形成。模拟微重力状态下三维肿瘤球体结构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这种三维肿瘤组织的形成类似于癌细胞在体内形成原发肿瘤或者转移性实体肿瘤,这种模型可作为抗实体肿瘤药物预筛选的替代肿瘤,也可以用于肿瘤细胞的各种生物学行为研究。因此,微重力环境可能是一个潜在的抗肿瘤治疗的策略。本篇综述集中讨论目前关于微重力或模拟微重力环境对肿瘤细胞和肿瘤干细胞的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在微重力条件下,微重力对肿瘤细胞病理生理的影响,观察肿瘤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变化,通过比较基因组学、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的方法,探索肿瘤细胞的遗传规律,找到关键功能基因,并以此为基础研发抗肿瘤疫苗和新型抗肿瘤药物,从而为肿瘤预防、控制和治疗提供新策略。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老年人群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 纳入2021年5月至2021年9月北京市海淀区≥60岁的离退休老年人782例。根据是否患有NAFLD,分为NAFLD组200例及非 NAFLD组582例。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采用SPSS 2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NAFLD的影响因素。建立多指标联合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其对NAFLD的临床预测价值。结果 NAFLD患病率为25.58%(200/782)。与非 NAFLD组比较,NAFLD组患者体质量指数(BMI)、糖尿病患病率、丙氨酸氨基转氨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FBG)及尿酸水平均显著升高,年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病率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AFLD与女性(OR=1.882,95%CI 1.142~3.100;P=0.013),BMI(OR=1.303,95%CI 1.219~1.393;P=0.000),FBG(OR=1.215,95%CI 1.076~1.372;P=0.002),TG(OR=1.738,95%CI 1.401~2.154;P=0.000)呈正相关,与年龄(OR= 0.979,95%CI 0.964~0.995;P=0.009)呈负相关。ROC曲线分析显示,年龄、女性、BMI、FBG及TG多指标联合对老年NAFLD有良好的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为0.782(95%CI 0.751~0.811)。结论 老年NAFLD患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下降。老年NAFLD受多种因素影响,女性、肥胖、糖尿病、血脂异常尤其是TG升高,是老年人NAFLD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调查老年人跌倒风险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老年人跌倒预防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 便利抽样法抽取2021年5月至2022年4月北京市某三甲医院多学科联合跌倒门诊进行跌倒测评的老年人57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面对面调查的方式采集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疾病情况、跌倒风险评分,并进行躯体功能测试。根据跌倒风险评估得分,将患者分为2组。对比2组各指标差异,确定跌倒风险的独立影响因素。采用SPSS 26.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跌倒风险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572例老年人中278例(48.60%)有跌倒风险。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OR=2.059,95%CI 1.285~3.298)、共病(OR=1.978,95%CI 1.321~2.962)、多重用药(OR=2.211,95%CI 1.348~3.625)、睡醒后头晕/萎靡/疲劳(OR=2.948,95%CI 1.906~4.560)是老年人跌倒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男性(OR=0.520,95%CI 0.343~0.788)、四阶段平衡测试达标(OR=0.487,95%CI 0.275~0.862)、计时起步行走测试达标(OR=0.455,95%CI 0.256~0.807)是老年人跌倒风险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老年人跌倒风险较高,且女性高于男性,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共病、多重用药、睡醒后精神不佳是老年人跌倒的独立危险因素,应注意此类老年人的跌倒预防,动态和静态平衡能力的提升有利于降低老年人跌倒风险,应进行针对性训练。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高龄保健人群慢性病的患病情况,并分析其对日常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 2012-2014年,采用统一的健康调查表,对北京市驻京部队干休所全部≥80岁老年人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状况调查。通过病例记录,获得其慢性病患病情况。结果 纳入4 472名男性高龄老年人,年龄(87.1±3.9)岁(80~102岁)。慢性病患病数量为0~10(M=4)种,其中约50%患有≥5种慢性病。基本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DL)受损的比例为43.9%,中度及重度功能障碍者达到了13.4%。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IADL)受损的比例为38.8%,中度及重度功能障碍者达到28.7%。随着慢性病数量的增加,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逐渐下降。BDAL受损的比例从40.5%增加到50.6%。IADL受损的比例也随着慢性病数量显著增加,从24.7%增加到49.5%。相对于慢性病数量较低者(≤2种),患有≥7种慢性病者其BADL受损的风险增加了50.5%,IADL受损的风险增加了199.4%。结论 男性高龄保健人群多病共存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受损情况严重,且多病共存对IADL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重启抗血小板治疗对老年男性脑出血(ICH)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21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收治的113例老年ICH男性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重启抗血小板治疗,分为重启抗血小板组(Re-AP组,67例)和未重启抗血小板组(Non-AP组,46例)。收集患者基线资料和临床结局(缺血性血管事件、复发性ICH、全因死亡、血管性死亡)等。采用SPSS 2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分别采用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单变量和多变量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临床结局事件的危险因素。结果 与Non-AP组相比,Re-AP组患者房颤、服用他汀类药物的比例更高,脑叶出血的比例和血肌酐水平更低。重启抗血小板的中位时间为178(46,780)d。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重启抗血小板治疗与缺血性血管事件的风险降低独立相关(HR=0.377,95%CI 0.160~0.888;P=0.026);重启抗血小板治疗与复发性ICH的风险增加无关(HR=1.563,95%CI 0.767~3.184;P=0.219);重启抗血小板治疗与全因死亡(HR=0.734,95%CI 0.404~1.336;P=0.312)和血管性死亡(HR=0.454,95%CI 0.159~1.293;P=0.139)的风险增加无关;年龄(HR=1.100,95%CI 1.048~1.155;P=0.000)和血肌酐升高(HR=1.009,95%CI 1.005~1.014;P=0.000)是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血肌酐升高是血管性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HR=1.009,95%CI 1.001~1.017;P=0.028)。结论 对于老年男性ICH患者,中位时间178d后重启抗血小板治疗能够降低缺血性血管事件的风险,且不增加ICH复发的风险。。  相似文献   
7.
日间医疗可为患者提供高效、快捷、便利的医疗服务,是缩短平均住院日、降低诊疗成本、提高诊疗效率的重要途径。该文结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日间医疗发展实践,分析探讨了日间医疗运行管理模式和创新发展历程。通过深度理解日间医疗的内涵,该文认为为保障日间医疗质量与安全,需要制定本级医疗机构的日间医疗相关规章制度,以便推动这一新型医疗服务模式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8.
维生素D作为一类类固醇类激素原,可通过其代谢产物调节细胞代谢以控制多种生物功能。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维生素D通过多种方式影响着糖尿病发生和发展,补充维生素D不仅可用于预防和控制糖尿病,还能预防或减轻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本文将对维生素D在糖尿病及其常见并发症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